張君柯
摘 要: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素質教育作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而大學生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便成為了高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道德建設的重要課題。大學生文明禮儀培養(yǎng)自然成為了高校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本文以禮儀的含義和意義為切入點展開論述,希望對于加強大學生禮儀修養(yǎng)提供一些的方法和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禮儀;教育
禮儀是人們在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守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大學生肩負著繼續(xù)發(fā)展并弘揚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大任,更應當身體力行的遵守禮儀道德,影響身邊人,為文明社會風尚的形成做出貢獻。當今社會,大部分的大學生能夠自覺做到講文明,講禮貌,言談舉止也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修養(yǎng),但是同時也存在少數(shù)大學生行為不文明,語言不優(yōu)美的現(xiàn)象。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的禮儀教育勢在必行。
1.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重大意義
1.1有助于加強大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思想道德教育是體現(xiàn)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禮儀是維系人類社會中和諧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禮儀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們所講的大學生的禮儀教育,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基本禮儀概念、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并向其傳承一些優(yōu)秀的禮儀傳統(tǒng)。通過教學培養(yǎng),使大學生了解與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相符合的禮儀規(guī)范,并以此作為日常生活的行為規(guī)范,做到“誠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將固有的道德規(guī)范和日常禮儀行為進行有機的統(tǒng)一,從而真正的顯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應有的高度的文明水平和道德素質。
1.2有助于提高大學生文明素質,推動全社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講文明,講禮貌反映了社會文明的程度,普及和加強禮儀知識,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通過禮儀教育,塑造一大批講文明,講禮貌,講秩序,注重衛(wèi)生和紀律的具有良好道德風尚的大學生。并通過實例讓他們自覺遵守社會主義道德,進而影響并規(guī)范社會人們的道德行為,這也有助于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
1.3有助于大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的文明習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交往中,禮儀是溝通人與人的關鍵,是人類生活中的潤滑劑。禮儀是各類交際活動的關鍵,人類禮儀的提升與社會的進步是密不可分的。隨著社會生活越來越日常化,如何調(diào)整禮儀以適應社會生活的發(fā)展便成為了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講究禮儀不僅是人類文明的表現(xiàn),同時又有助于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由于個別區(qū)域學生在小學和中學教育階段缺乏基本禮儀知識的培養(yǎng),沒有形成良好的禮儀文明習慣。因此,在進入大學后,禮儀有失規(guī)范,表現(xiàn)為隨地吐痰,扔紙屑,不遵守秩序,不尊重教師,遲到,早退,曠課等,甚至不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也無法完全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與人分享,這嚴重影響了個人的社會交往能力,導致人際交往受挫,影響心理健康。通過禮儀教育,讓學生了解禮儀、禮節(jié),有助于學生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掌握溝通技巧,在溝通過程中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
2.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措施和途徑
目前,各大高校已經(jīng)意識到在高校教育中,禮儀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教育質量及整體素質的提升方面的重要性,但是對于探討如何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工作做的并不到位。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作為切入點,逐步加強大學生的禮儀教育工作:
2.1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禮儀教育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起到切實的效果。社會實踐是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有效形式。禮儀教育可以抓住社會實踐這一有利時機,讓學生們感知社會,了解社會,讓學生親自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加強禮儀實踐。將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成功的運用到社會和生活中。此外,在社會實踐中可以挖掘自身的不足,從而達到進一步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2.2完善學校管理,注重他律和自律的有機結合
高校本科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應高度重視大學生的禮儀教育,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規(guī)范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yǎng)大學生尊師重友,善良互助的品格,及時制止不文明行為,倡導良好和諧的校園文化。
2.3開設禮儀教育課程,開展禮儀活動
學校應合理調(diào)整課程結構,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適當?shù)脑O置“禮儀培訓”課程,也可在大學選修課程中設置人文修養(yǎng)類課程。同時,要加強對大學生日常禮儀的教育和管理。對于大學新生要及時做好禮儀教育講座,并及時組織禮儀培訓,以便規(guī)范其日常行為。對于要進行面試的各類畢業(yè)生,應聘、進入單位等應注意的問題要做好早期指導。
2.4明確輿論導向,增強大學生重視禮儀的信心
高校應抓住機遇,通過校園廣播,報紙,廣告牌等形式的媒體,將禮儀文化融入校園活動之中,從而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教育和啟迪。
總之,禮儀教育的修養(yǎng)代表了一個人的性格和文明程度。當代大學生應該了解和掌握禮儀規(guī)范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內(nèi)涵,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以適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李琳.淺談大學生社交文明禮儀教育[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42~44.
[2] 田建國 .樹立以人為本德育新理念[N].光明日報,2012-03-18(6).
[3] 劉紅娟.關于教育當代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思考[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