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強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任。我國研究生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邁入研究生教育大國的行列,傳統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的要求,這就需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為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50-01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重任。新世紀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步入了“快車道”,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生源結構來源日趨多樣化,傳統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的要求。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保證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已成為各級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1.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部分院校盲目追求招生規模和學科門類的數量
許多高校為了建設綜合型、研究型大學,在學科布局上片面追求學科門類的齊全,不顧辦學條件是否成熟,盲目申報和增設碩士點,其結果是許多高校專業趨同、缺乏特色,部分專業培養人才過剩,不僅影響了研究生就業,還使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教育的無效供給,研究生培養質量也難有所保障。
1.2 行政權力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
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同時存在于高校管理中。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相互制約為高校的良性發展創造了條件。由于歷史因素,我國高校形成了以行政權力為主體的權力結構,高校行政化現象比較嚴重,學術權力相對比較薄弱,而且往往受到行政權力的支配,比如在高校學術委員會中,一些行政性的領導也名列其中,在涉及敏感利益問題時,可能利用所掌握的行政權力影響決策。甚至出現個別校領導一句話就能左右學術委員會投票結果的不正常現象。另外,一部分碩導、博導追求行政職務和級別,關注權力和利益,無心學術,官僚化和官僚學術的現象比比皆是。學術權力越來越邊緣化,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
1.3管理機制僵化,決策缺乏科學性
高校在招生等方面缺乏自主權,不利于選拔創新人才。許多研究生培養單位還是沿用的老一套管理辦法,對于研究生學制、畢業條件以及導師的任職資格等,許多高校實行“一刀切”的辦法,很少考慮各學科特點以及研究生培養的實際情況。另外,許多高校在制定研究生教育政策時,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調研、論證,特別是很少廣泛征集與政策密切相關的院系、導師及研究生的意見與建議,導致政策缺乏可行性。權力分配的不合理,學術權力的弱化也影響了決策的科學性,降低了決策實施的有效性。
1.4研究生培養質量有待提高
教育質量是研究生培養的核心問題。研究生培養質量高低,關系到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研究生教育規模的快速擴張,使我國步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國的行列,同時也帶來了社會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憂慮。由于缺乏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總體來說,我國研究生培養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這直接關系到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能否順利實現。
2.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對策研究
2.1 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
先進的管理理念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的基石。第一要樹立服務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就是服務,管理是一種手段,最終還是為了服務,具體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就是為研究生服務、為老師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第二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興趣,使受教育者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第三要堅持改革創新理念,在研究生管理制度、培養機制、課程設置和科學研究等方面不斷創新,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從而培養出創新性的高層次人才。
2.2 推動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
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需要一大批高層次的創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不應只是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科門類的齊全,更重要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是創新能力的提升。無論從社會發展的需求出發,還是就研究生教育自身發展現狀而言,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都勢在必行。應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研究生教育規律,更新觀念,深化改革,推進創新,把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重心從規模擴張轉移到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的軌道上來。
2.3發揮學術權力的作用
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協調制衡是高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學術權力負責的是學術性事務,行政權力為學術權力的行使提供制度和后勤保障,保障學術權力能夠依照學校章程在高校學術事務中充分發揮作用,才能為學校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提供保障。同時,管理權力應當下放,加強二級院系研究生教育管理職能,注重發揮院系學術權力的作用,有利于根據各學科專業特點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2.4深化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也是增強高校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型人才培養能力的重要突破口。研究生教育實行全面收費制度后,對一些地方高校提出了挑戰,只有不斷改革創新培養機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學研究為導向的導師負責制,在研究生招生、人才培養模式、導師隊伍建設、獎助制度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形成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提高培養質量,才能吸引優秀生源,培養出高質量的創新人才。
2.5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隊伍
研究生教育是為了培養高層次人才,要求管理者在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工作作風和業務能力等方面具備較高的素質。目前很多高校基本都設置了研究生秘書這一崗位,但是缺乏像本科生輔導員這樣的角色,研究生秘書職責主要包括研究生招生、教學管理、日常培養、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獎助學金評定、導師管理及學科建設等方面,工作內容非常繁瑣,對研究生的思想、心理、日常生活、就業指導等方面難以顧及,尤其是研究生人數較多的院系,一個研究生秘書在工作中往往力不從心。因此,要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必須優化研究生管理隊伍結構,提高管理人員水平。除研究生秘書外,有條件的院校可以配備研究生輔導員,對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素質培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要加強對研究生管理隊伍的培訓學習,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另外,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尤為重要。對研究生導師隊伍實行動態管理,嚴格導師遴選和退出機制,把好進口,疏通出口,完善導師管理評價機制,使研究生導師隊伍保持旺盛活力,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創新能力強的導師隊伍。
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需要培養一大批創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深化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創新教育管理體制,為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培養出一大批高層次的創新性人才,從而實現由研究生教育大國向研究生教育強國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王戰軍.轉型期的中國研究生教育[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1
[2]徐翠華.先進的管理理念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石[J].煤炭高等教育,2007.6
[3]王戰軍.轉型期的中國研究生教育[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1
[4]石玲,戴林.研究生培養機制運行模式及其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4
[5]任維禎.高校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協調[J].寧夏社會科學,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