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芹
【摘要】古詩詞是我國悠久文化歷史的記載,是廣大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光輝燦爛的古典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也一樣散發著熠熠的光輝。讓學生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古典文化作品,對于學生了解文化歷史、豐富學生的文學積累具有一定作用。
【關鍵詞】古詩詞 多媒體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57-01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尤其是高年段的教材內容中,古詩詞占有一定的比重,通常會有一個單元的內容為古詩詞。古詩詞是我國悠久文化歷史的記載,是廣大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光輝燦爛的古典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也一樣散發著熠熠的光輝。讓學生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古典文化作品,對于學生了解文化歷史、豐富學生的文學積累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在教學中很多老師認為古詩詞的教學枯燥,不如現代文閱讀那樣生動和豐富,因此教學中只是注意朗誦而后背誦,學生熟練地背誦了,但是詩詞中蘊含的意境和文學美則沒有深刻領會。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這方面的思考。
一、營造氛圍,促進興趣
有人說語文教學是模模糊糊的一大片,說的是語文教學內容的廣泛而不好把握。古詩詞更是教師教學最感頭疼的一部分內容。短短幾句話,怎么能講40分鐘?于是一遇到古詩詞的教學,老師就感到頭疼,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果,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古詩詞高度精煉,意境優美而深遠,老師應該很好把握詩詞的內涵進行教學。教師要在教學前給學生描述出詩詞要表現的意境,用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將詩詞的寫作背景描述給學生,讓學生沉浸在一種詩意的氛圍中。
例如學習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橫沙道中》,課前我做一些在準備,也讓學生搜集辛棄疾的資料,然后上課時由學生介紹自己搜集來的資料。接下來我先為學生描述了這首詞的大致景色,用詩情畫意的語言,唯美地介紹了作者所寫的環境和意境,那些景色描寫的絕句,我用現代語言進行稀釋:月色朦朧的夜晚,一鉤新月高懸天邊,不知道是誰碰動了樹枝,驚飛了一只喜鵲,撲棱棱地飛走,給寂靜的夜晚帶來了聲響;清風徐徐,疏星朗朗,鳴蟬聲聲。一群農人站在稻田里,瞭望一望無際的稻田,暢談著不久的豐收景象,河塘里青蛙呱呱地鳴叫,叫聲里帶著暑天的燥熱。這時候幾滴雨點落下,哦,真是好雨,給這酷暑降溫了。我這樣描述后,給學生帶來了無限的美感,學生也被老師的講述深深打動。然后在這樣的氛圍中,我開始朗誦詩詞,并出示全詩。開始了新課的學習,學習效果自然會提高很多。
二、抓住關鍵詞句進行教學
古詩詞都是經過幾千年淘洗后沉淀的精華,而且每一首古詩詞中都有一些經典的詞句,使得整首古詩流傳下來。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品,經過了時代傳承,流傳至今,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因此,教師教學中要抓住詞中的重點詞句來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在這首詞中,教師應該抓住“諳”“紅”“火”“綠”“藍”等關鍵詞語,理解作者從一個側面描寫春天景色的寫作手法。抓住描寫色彩的字詞進行深入的分析,分析作者這樣寫的妙處,理解文中所要描寫的江南的景色。學生通過色彩詞匯的分析,領會了作者的遣詞造句的功能,從而更深入的理解了詞中所蘊含的優美意境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熟讀背誦強化積累
學習古詩詞不僅僅是增加積累,還是豐富文化素養的途徑。因此小學課本中的古詩文都要求學生背誦,這是知識增加積累的手段。背誦的前提是熟讀,古詩詞具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師要注意交給學生斷句、重點字詞的音節朗誦等,充滿感情的朗誦為背誦打下良好的基礎,熟讀成誦。背誦是強化記憶的手段,是豐富積淀的途徑。古詩詞的朗誦教學應該是重點。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詞讀多遍其意也自現。所以讀是理解的先導,只有熟讀才可能成誦。古詩詞的朗讀要注重斷句、注重重點字詞。古詩詞的韻律明晰,朗朗上口,教材中所選的古詩詞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特別適合學生的朗誦和背誦。
四、利用多媒體增加趣味
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顛覆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發揮的輔助作用已經成為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手段。利用多媒體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果,烘托教學氣氛,給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習的氛圍。多媒體具有聲光色的優勢,尤其適合古詩詞的教學。利用互聯網以及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深遠意境。網絡上有很多這方面的教學資源,只要認真搜索并靈活使用,都可能成為提高古詩詞教學效果的幫手。古詩詞多是寫景、抒情的內容,但是作者的寫作角度卻不同,通過不同角度,選取了不同的景色,從不同的側面入手,字詞句都生動有吸引力。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的優勢,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效果勢在必行。
古詩詞作為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方法和方式,是老師應該認真對待的話題。如何提高效果,需要教師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結合教材內容實際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馬振寶.讓古詩詞在教學中流淌美的音符[J].文教資料.2011(03)
[2]張金河.為有源頭活水來——小學古詩詞教學之我見[J].中學語文.2011(03)
[3]朱文玉.學考結合相得益彰——試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古詩詞教與學[J].語文教學通訊.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