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園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 江蘇 南京 211135)
目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方法還是以傳統的會計教學法為主,強調“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形式,傳統會計教學模式的單一、死板狀態,使得會計教學的質量無法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高職院校開始把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會計教學中,經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彌補了傳統會計專業教學法的不足,因其能使知識得到有效吸收而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它產生于1910年,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法學院首次運用,隨后經過反復的實踐修改,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通常適合在管理者、醫生和會計等專業人員的培訓中運用,它具有以下特點。
傳統的教學方法只告訴學生怎么做,僅停留在書本理論層面,不能使學生學習效果立即顯現出來。案例教學法則可以通過學習具體案例使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對待案例中所遇到的問題。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方式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所以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法時,主要發揮引導與啟發作用,而學習者更多地通過對案例進行自主分析,吸取相關的理論知識,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案例教學法讓傳統教學法以講授為主的形式轉變為以互動實踐為主的教學形式,注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在會計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論知識的運用,有時候因為一個賬目計算方法使用錯誤,就能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案例教學法最大的作用就在于通過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把理論知識生活化,再將知識轉變為實際操作的指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
傳統的教學法是老師講授,學習者聽。至于聽到多少,學到多少,要到考試成績出來時才能知道。案例教學法加強了學生與老師的互動,要求教師提前準備好案例以便課堂討論使用,這樣既強化了知識點的落實,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加深學習者的印象,輔助學習者進行知識理解,有助于理論知識的吸收。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的對象是即將步入社會從事與會計相關職業的學生,而會計又是一門實際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所以培養其全面發展的能力是高職院校教學的首要目標。在會計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有些高職院校由于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實際運用。而通過案例教學法則可以改變這種現象,讓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相結合,從而加快會計專業教學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案例教學法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實踐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助于推動教材改革,實現會計專業教育的發展。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有利于緩解會計教材與社會需求之間脫節的狀況。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首先模擬出的現場場景應該與實際財務工作情境相聯,從某個角度看,它具有真實性,能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所需要學習的知識。由于案例教學法具有真實性特征,所以它的教學成果可以作為會計教材革新的參考資料,在教材的改編中,加入更多可實際運用的內容,對其空洞的知識進行刪減。通過對教材內容的不斷完善,使得教育與社會需求同步,推動會計專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2)使抽象的會計理論變得直白形象化。會計案例教學把呆板的文字、數據變成了生活故事,呈現的畫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對會計理論知識的吸收和理解。例如:在會計等式關系的教學中,資產和權益是同一資金的兩個方面,那么在教學中可以先給出一個提問式案例“某公司要在其旗下再建一個原料供應工廠,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可以讓學生針對此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與概括。通過案例的分析,就能把“資產和權益是同一資金的兩個方面”這一知識難點理解吸收。案例教學法能利用案例引出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增加,不經意間就能吸收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并加深記憶。
(3)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等綜合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造力是培養21世紀高質量人才的主要目標,所以創造力也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案例教學法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比如,在案例教學法的實踐運用中,案例模擬教學可以通過模擬現實情境,進行知識運用的訓練,在這個模擬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所理解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例如,關于證券的教學中,可以采用模擬證券操作法,學生可以在整個過程中就如何使證券操作更加快速進行研究。那么,通過會計案例教學法,就可以讓學生針對實際會計事項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提前進行討論分析,并且能夠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4)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近幾年,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在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教材、方法等方面都同步進行,但是,在會計教學實踐環節,基本上還是照搬20世紀50年代的模式。比如:平時的作業練習基本上只是習題、試卷等停留在理論層面;高職院校因為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多且題目復雜,教師基本上采取的是抽查方式。而會計案例教學法將會計理論、制度和會計處理事項按照科學的目標、規范和格式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編撰成會計案例,以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展示于課堂,讓學生能夠快速理解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提高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1)教師隊伍綜合素質不高。許多高職院校的專業老師并不少,但是大多數的專業課老師都沒有企業實踐經歷,對于專業知識的了解也僅僅限于書本,缺乏實際運用的能力。有時候,因為會計專業教師的缺少,甚至會出現一位老師擔任幾門專業課程教學的現象,也有其它專業的老師來教授會計專業課程的情況。由于教師本身對會計專業不了解,認知結構不全面,導致學生吸收的知識處于殘缺的狀態。
(2)教學內容脫離實踐。很多高職院校開始把會計專業實踐實習這一環節放入教學中,但是教學的重點還是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一些教師沒有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再加上更多地強調理論知識,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與運用;另外,一些學校缺乏對會計實訓設備的資金投入,學生真正動手實踐的機會較少,降低了學生學習會計專業課程的積極性。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要積極運用案例教學法,但是也要意識到,一個案例并不能把所要學的全部內容概括在內,如果教師片面使用案例教學法而完全摒棄理論教學,也無法實現會計專業教學目標。所以,會計專業教學需要案例教學和傳統的理論教學相協調,可以分為三步來進行:第一步,開始上課之前,老師要把每堂課的知識體系和重點進行單獨講解;第二步,進行案例講解,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與分析;第三步,由教師總結,并結合案例對知識進行系統講述。案例教學法和傳統講授法進行交叉運用:講授→案例分析→講授。只有這樣才能讓會計專業知識得到充分的吸收。
高職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法實施中,必須要運用與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基本要求相符合的案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綜合能力。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為避免教學的盲目性,要提前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整理,分階段有計劃性地進行講解,按照一定的順序安排進行上課。如果按時間順序來排,可分為: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以及其他課程。按內容排,則分為章節獨立案例和課程綜合案例。由于案例教學耗時長,所以在案例設計時,案例教學的步驟要計劃好,按照一定規律進行分層次教學。
案例選擇的正確與否在會計專業教學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正確的案例選擇可以加快教學目標的完成。關于案例的正確選擇,應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生活化。會計案例的生活化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理論知識,而生活化同時也要求會計案例具有真實性。真實的會計案例才能讓學生對其知識的可信度增加,才有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式。選擇引導式的會計案例,可以讓學生自己發揮創造思維,指引學生自主思考。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才能有動力去解決問題,學好專業知識技能。
(3)互動性。選擇的會計案例要具有互動性,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主動思考,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模擬性實際操作。教師在旁要進行引導,并針對學生的思考做出正確判斷,然后循序漸進地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將知識熟練運用于實際中。
(4)綜合性。根據實際生活來說,某件事情不可能只關系到某一個方面的內容,同理而言,我們可以找一些較其他普通會計案例不同的、知識內容覆蓋面廣的內容,也能適時加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對于整個會計案例教學法實施而言,評估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在一個會計案例教學結束后,要及時對其教學的效果進行評估,這樣才好確定下一個會計教學案例的選擇方向。如果能對每次的評估結果進行整理,可以給整個會計案例教學的完善和創新提供有效的信息。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法在操作實施與完善的同時,相關的配套措施也應該跟上步伐,只有各方面互相配合才能使得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教育教學上得到提升。
俗話說“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同樣學習上也不能急于求成,會計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應該與科學的教學進度相互配合。在許多高職院校,常常會出現會計教師采用大量灌入式教學方法的現象,導致大部分學生只能對少量的知識進行理解和吸收,加大了學生對會計知識學習的難度。所以會計教師在實行案例教學法之前,要對其教學進度進行合理的規劃,根據每次上課學習的效果對下次課堂制定的教學內容方法進行修改,然后再選擇合適的案例進行配合,這樣才能讓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加倍。
傳統的會計學習效果檢測方式主要為筆試考試,以卷面分數來評定成績的好壞。在我們實施了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法后,相對應的學習效果檢測方式也應該隨之修整。由片面的筆試檢測到全方位的考查,可以采用比例分配的方式,對整個會計教學的過程進行劃分。比如,筆試成績占50%,案例教學的學習效果檢測占30%,綜合能力考查占20%。只有對學生各方面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行綜合的考查,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有效性。
許多高職院校雖然提倡案例教學法,但是并沒有把傳統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很好的融合運用。應該注意,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不可偏向任何一個教學方法,再加上會計專業涉及的知識面廣,更是需要兩種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和促進。
在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尤其不能因為資金和實訓設施問題導致案例教學法無法順利展開。學校領導應大力支持案例的收集與撰寫,加強會計專業教師對于案例教學法的實施信心與激情,從而推動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法的改革與發展。
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中還屬于探索階段,但經過多年來的研究和發展,證明案例教學法是科學且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方法。目前,案例教學法還處在一種以理論為主的狀態,需要大力的提倡實踐創新。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實施,是對傳統會計專業教育教學的一次重要改革,也給整個會計專業教學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
[1]謝周平:高職會計專業中稅法課程的教學改革[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
[2]周小妮:《審計學基礎》課程教學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12(4).
[3]譚若寧:高職會計教師如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J].科技風,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