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是“中國畫”的繪畫表達方式之一。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主要以梅蘭竹菊、花鳥魚蟲作為創作題材,學生的學習也是以臨摹和跟畫為主,這樣學生完成的作品內容不僅千篇一律,還跨越了學生的年齡界線,表現偏成人化,不符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征。這樣陳舊的教法既約束了學生的自由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會讓學生認為水墨畫比較難學,甚至有距離感,從而沒有了興趣,將對后面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
水墨畫課程教學在小學期間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水墨畫以及水墨畫材料的神秘,如變化豐富的毛筆、奇特材質的宣紙、漫無目的的墨點,好似一套吸引孩子的好玩的畫具,使學生既感覺陌生又充滿好奇心理。同時讓他們嘗試各類水墨畫工具材料,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設計一些互動游戲讓學生在水墨課堂上真正地玩起來,體驗水墨造型帶來的樂趣。在游戲活動中自主去體驗點、線、墨塊的不同表現方法,在欣賞中分析筆墨的濃淡、干濕、粗細等變化,在實踐中去感受水墨畫這一傳統藝術的獨特表現語言。真正做到讓學生接受水墨,體會筆墨的韻味。
一、釋放個性,打造本真課堂
字典中“本真”解釋為:本來面目,真相;本真教育是指在群體傳播中的群體壓力和趨勢同心理下,能夠保持自身的優勢基因,體現個性,維護自我,拒絕異化,顛覆傳統,追求真理的精神,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诒菊胬砟钕碌乃虒W,則是給學生創造一定的創作空間,讓學生將內心真實而客觀的感受充分地表現出來。
水墨課要讓學生隨心所欲,心靈得到自由,個性得到釋放。太多的條條框框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千篇一律,教師應該適當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描繪自己心中的所想,讓他們把個性彰顯出來,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如在《熊貓》這課水墨教學環節設計中,首先教會學生初步掌握熊貓水墨造型的基礎,再以“熊貓故事會”為主題,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大膽想象,自由發揮,進行添畫練習。于是一幅幅生動且充滿童趣的可愛熊貓造型出現,有的熊貓在吃竹子,有的熊貓在爬樹,有的畫了熊貓全家福,甚至有的熊貓手上拿了冰淇淋在津津有味地品嘗呢!畫面的改變以及思路的拓展,使學生創造出有趣而富有童趣張力的水墨作品。
義務教育美術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美術課程注重創新精神,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應該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更多地與直覺、靈感、聯想、想象聯系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
二、精心設計,從“有用”到“有效”
如何讓水墨畫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真正愛上水墨畫?水墨畫是我國優秀傳統藝術,不僅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藝術的魅力,掌握一些繪畫的表現方法與技能,還應該啟發學生用更多更豐富的藝術語言和藝術風格來進行大膽的創作,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觀察與體驗,表達自己對藝術的詮釋。
1.豐富題材,激發創作熱情。傳統的水墨畫學習題材離學生的生活較遠,一味地讓學生接觸傳統的梅蘭竹菊、花鳥魚蟲等內容,學生只能機械地去模仿,而不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與藝術追求,因此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再跟著教師去臨摹,去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將教師的水墨技能技法的傳授、示范變成啟發、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去主動探索、研究和創造,最終學會學習。
2.豐富形式,進行多樣化實踐。首先要了解筆墨紙硯,自由地發現與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梢宰寣W生看一看、摸一摸、舔一舔、畫一畫以及聞一聞水墨材料的特質(顏色、質地、氣味等),體驗與比較毛筆、宣紙、墨汁帶來的不同繪畫效果。如在《潑墨畫》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主去探尋水墨中水的作用,嘗試用不同量的水與墨汁去表現千變萬化的墨色效果,實踐后進行反饋,有的同學說:“我畫的比較干,是因為墨汁多水少?!睆亩治龀瞿臐獾P系。有的說:“我的毛筆很軟,畫出來的線條不是很有勁。”這時我隨機區分出毛筆的材質不同,狼毫與羊毫的不同繪畫作用。這樣學生通過思考、探索,進一步總結出水墨的奇妙變化。其次要內容多樣,擴展學生表現面。教授學生學會很多不同的技能技法,如揉紙法,作畫前將紙揉成一團,再展開使皺紙平整后作畫,體驗肌理效果。還有點染法、拓印法、暈色法以及指墨畫、潑墨畫等技巧學習,使學生運用各種表現手法來描繪心中所想的事物,獲得成就感,從而提高創作興趣。
三、活動生趣,表現兒童世界
在水墨畫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基本的水墨用筆技法,教師還可以通過欣賞、感受、嘗試水墨畫來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觸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并在神奇的墨色變化中找尋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1.結合游戲,體驗水墨帶來的快樂。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生活離不開游戲,無論是“老鷹捉小雞”還是“丟手絹”,都承載著智慧,釋放著他們的純真和快樂。水墨教學時,當學生感受到墨色的滲化、水墨的交融時,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了啟發。豐富的想象與自由創造是美術活動的本質,水墨畫教學也不例外。根據小學生心理年齡特征以及學習內容,設置一些輕松愉悅的互動游戲,讓學生嘗試各種水墨畫工具材料,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自己的所感所想,體驗水墨造型的樂趣。如在《水墨游戲》這課學習中,通過水墨的不同技法以及材料的運用,讓學生表現不同的點、線以及墨塊效果,我設計著讓學生去畫故事,帶著一根水墨小線條去旅行,路途上前后經歷了很多不同的地點,有山坡、小河、森林等,并且讓學生根據音樂的變化、氣候的變化去表現不同的線、形和墨色。這樣,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墨色魅力而展開豐富的想象力,興趣得到了調動和提升,這時候再指導學生如何掌握水墨技巧,讓學生在“玩中學”,獲得了愉悅和積極的經驗,充分激發了學習興趣,效果事半功倍。巧妙地將教學結合游戲,不僅可以避免學生毫無章法、隨意涂鴉等現象,還能增添對水墨畫的興趣,大大提高水墨畫教學的質量。
2.欣賞認識,提高學習水墨的興趣。欣賞是小學美術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水墨畫教學也不例外,也應該擺脫“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因此教師在改變觀念的同時,了解學生的欣賞水平與心理傾向,選擇一些與水墨教學內容接近的、富有兒童情趣的、易于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供學生去觀看與鑒賞。水墨畫欣賞教學不僅可以選用透出筆墨技巧的大師作品,還可以讓學生觀賞一些由水墨畫設計成的水墨動畫片,如:《小蝌蚪找媽媽》《牧笛》《鹿鈴》《山水情》《百鳥衣》《大鬧天宮》《鶴蚌相爭》《三個和尚》《小燕子》《猴子撈月》等,這些動畫片跟現在的動畫片有所不同,都是由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動畫制作的,畫面中虛虛實實的意境體現了水墨的韻味,就連背景都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學生欣賞了這些優美靈動的畫面,不僅直觀地掌握點、線、墨塊的不同表現方法以及墨色的濃淡層次,同時激發了學習水墨的興趣,提高了創作熱情。
讓學生喜歡并接受水墨畫教學,首先就要打破傳統的教學、僵化的模式,通過豐富有趣味的教學活動來淡化難度,教師以學生發展為主旨,給學生創造一定的空間自由發揮,不要以成人的要求來約束學生的水墨創作。讓兒童做回兒童,保留童真、快樂,多表現他們自己的世界,運用水墨的語言來說自己想說的話,主動去獲得愉悅和積極的體驗,才能真正做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趙秋菊,南京市百家湖小學,210000)
責任編輯:趙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