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萍
摘 要:紫砂壺的造型,大體可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紋形體三大類,各類造型皆有嚴格的工藝要求和規律依據。紫砂壺造型千姿百態,方非一式,圓無一相,可說是一座瑰麗的壺藝造型的藝術寶庫。
關鍵詞:紫砂壺;造型;藝術
1 前言
宜興紫砂壺是中國工藝美術寶庫中,造型豐富、制式廣博以及藝術品味很高的工藝精品。如何正確評估造型之美,也是一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口難調的藝術理趣,工藝美術品的鑒賞和收藏本身是“智者常樂”、“愛者如寶”之事。
2 紫砂壺的造型藝術
紫砂壺的造型,大體可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紋形體三大類,各類造型皆有嚴格的工藝要求和規律依據。幾何形體造型,俗稱“光貨”,講究器皿的立面線條和平面形態的變化,以及形體各部位問的比例關系,可分為圓器和方器兩種。圓器,是根據球形、圓柱形、圓錐形等變化而來的,由各種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線構成,圓器的造型規劃要求“圓、穩、勻、正”,顯示一種活潑柔順的美感。而方器,有四方、六方、八方、長方、扁方等,主要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方器造型常以線面挺括平整,有棱有角,給人以干凈利落、明快挺秀的陽剛之美的感受。方器造型規則要求,制品必須“比例正確,線條流暢,輪廓分明,平穩莊重”,“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形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正確勻挺,富于變化”。還要求口、蓋、紐、把、嘴皆應與壺式形體相稱,做到“方中寓圓,方中求變,口蓋劃一,剛柔相稱”,不論壺體為幾方形,任意變換壺蓋方向,仍須嚴密吻合。
自然形體造型,俗稱“花貨”,又稱塑器,是對模擬自然物體形態和帶有一定的浮雕、半浮雕、線雕、圓雕裝飾的壺式造型的統稱。造型取材于自然界的瓜果花木、蟲魚鳥獸的形態,運用提練取舍的藝術手法,將自然形態予以變化夸張,創制成壺式,典型的造型如甜瓜壺、梅椿壺、竹段壺等。另一種做法是在幾何形體紫砂壺上,以鏤雕捏塑的手法,將壺的嘴、把、紐塑成自然物體的形態,或者在壺身顯見部位施以簡潔堆雕裝飾。因此,有人將前者稱為自然形體造型,后者為肖自然形體造型,以區分兩者在造型結構方面的差別。
紋形體造型,習稱為筋紋壺或筋囊壺,是制壺藝人創造的一種規范精確、結構嚴密的壺式。它將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紋等形態,予以藝術化規范化,形成流暢自然的筋紋,納入紫砂壺的造型結構中,使紫砂壺具有一種秩序井然,韻律鮮明的美。這類壺式造型的突出要求不僅壺身必須是筋紋形的,而且口、蓋、嘴、紐、把也必須制作成筋紋形,使之與壺身紋理相契合,達到上下映襯,身蓋齊同的效果。筋紋壺造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壺身筋囊的曲線,必須是內外同一的,如若只是壺身表面有筋紋形,而壺內面為圓形的,則為瓜棱壺,屬自然形體造型,不屬筋紋式造型。這是筋紋形體造型與自然形體造型最根本的差別。同時也決定了筋紋壺制作的工藝難點,不僅壺身的每一等分必須比例精確,和諧自然,而且口蓋必須蓋合嚴密,特別是壺蓋任意轉換方向均可嚴密蓋合,滑爽利索,毫不搖晃松動,這就要求壺口每一等分的曲線,與蓋口每一等分的弧線,都必須計算得十分精確,達到絲毫無差的嚴密程度,才可能在壺蓋隨心所欲地轉換方向時,每一筋囊皆可吻合無差,這是何等高超的工藝技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造型,其中有組合茶具、雙連式壺、溫套壺、暖座壺、熏壺,以及外銷壺等各種造型與款式。組合茶具是壺與杯組合為一體,常見一壺與四杯組合,一壺與兩杯組合,一壺與一杯組合。構思奇特,組合巧妙。雙連式壺以兩壺體相連構成,中空。這種連體式器皿,我國新石器時代已有,以后歷代均有生產。溫套壺為一種保暖壺,壺外設一套,壺座其中,具保溫作用,故名。暖座壺、連溫爐壺,壺下置有碳火,可使加溫。外銷壺為適應外銷國風俗習慣尚需要生產,造型和裝飾,與傳統款式不同,具有異國情調。
3 結語
紫砂壺一個造型還有一個造型的氣度,作品的氣度,亦包含著作者個性的表現和作者風格的體現、氣質的體現,有的壺造型清秀飄逸;有的古樸敦厚;有的輕快明朗;有的粗獷簡雅;有的對造型氣度的欣賞干脆擬人化,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神仙子,廉潔如高士,脫塵如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