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珂
摘要:指出了中國經濟整體和中國企業面臨著產業升級問題及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來實現進一步的產業升級;同時也面臨制造業產業層面上的產能過剩問題。提出了生產新的產品,以對關系鋼鐵行業的所屬輔助原料進行技術創新,通過對改質瀝青的研究,開發下游產業鏈,生產耐火材料粘結劑新材料,創新的工藝對產品的質量和成本均起到積極作用。通過量化生產,產品符合鋼鐵生產需要的耐火材料粘結劑的質量技術要求,引領新能源行業的方向,從而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改質瀝青;加溫滯留;氮氣參與;指標可調
1引言
中國的鋼鐵工業是高溫工業的代表,其耐火材料用量大、品種多,耐火材料的質量對于鋼鐵企業的產品質量和設備壽命具有決定性的的作用,因此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隨著近年我國鋼鐵產業的高速發展,鋼鐵行業的相關政策要求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推動鋼鐵工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耐火材料行業作為與鋼鐵行業直接相關的輔助性行業,鋼鐵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也將在性能、質量、壽命、節能、環保等方面對耐火材料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耐火材料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推動耐火材料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此形勢下,鋼鐵行業對耐火材料中粘結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普通中溫瀝青由于其指標性能的差異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其需要,國外早已根據耐火材料的發展需求,對普通中溫瀝青進行了改質,生產出了軟化點超過300℃的高品質特種改質瀝青作為高爐耐火材料用粘結劑,并廣泛應用于實際生產,大幅度提高了高爐一代使用壽命,節約了生產成本。但是由于技術上的制約,這種超高軟化點的耐火材料粘結劑國內目前還沒有企業可以進行生產,產品基本依賴進口。
據調查,目前我國現有大中型煤焦油深加工企業約46家,加工能力626萬t,在建及規劃擬建的還有34家,加工能力785萬t,一旦這些項目全部投產,我國煤焦油加工能力將達到1400萬t。瀝青產量將接近800萬t。煤瀝青是焦油加工中的大宗產品,其產率為煤焦油的54%~56%,其加工利用水平和效益對整個煤焦油加工來說重要。國內許多煤焦油加工企業,瀝青基本不再加工,提高瀝青產品的附加值也是提高煤焦油深加工企業效益至關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此背景下,生產高軟化點的耐火材料粘結劑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2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工藝利用煤焦油加工得到的瀝青為原料,生產耐火材料粘結劑,具有高軟化點的特性,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提高了瀝青產品的附加值,加深了中國在煤焦油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該工藝所生產的產品列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修訂本)》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第(九)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針狀焦、煤焦油深加工,是國家允許生產的。技術研發成功并產業化后,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促進地方經濟和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工藝主體路線。原料改質瀝青由瀝青抽出泵打入反應槽內,升溫加熱,根據指標要求,通過調整溫度和滯留時間,放入瀝青箱內,冷卻后,用叉車運至瀝青粉碎設備場地。將高軟化點瀝青按用戶質量需求進行粗粉碎、細粉碎后,即可成為所需的產品。
(2)工藝關鍵技術和關鍵工藝。反應器中導入原料后,進行升溫,改制瀝青在高溫下進行聚合反應,SP(軟化點)、TI(甲苯不溶物)值隨之增加。在瀝青分子結構聚合過程中,加入惰性氣體參與工作,使反應器內保持穩定的壓力,進而使質量指標穩定。根據質量指標不同要求控制目標溫度,繼續反應一段時間。并根據不同產品的規格要求進行調整,得到客戶需要的產品(表1)。3結果分析
4結語
該工藝技術國際領先,工藝先進可靠,技術含量高,能耗低,環保,可應用于耐火材料粘結劑的生產。
該工藝生產的產品具有灰分低、固定碳素高的特點,產品作為中國質量最好的產品,得到用戶的認可,該工藝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作為國家支持的新材料、新產品技術項目,依據自身具有的高技術、低能耗等特點,引領新能源行業的方向,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R]北京: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2011
[2] 國家環境保護局(GB1627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局,1996endprint
摘要:指出了中國經濟整體和中國企業面臨著產業升級問題及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來實現進一步的產業升級;同時也面臨制造業產業層面上的產能過剩問題。提出了生產新的產品,以對關系鋼鐵行業的所屬輔助原料進行技術創新,通過對改質瀝青的研究,開發下游產業鏈,生產耐火材料粘結劑新材料,創新的工藝對產品的質量和成本均起到積極作用。通過量化生產,產品符合鋼鐵生產需要的耐火材料粘結劑的質量技術要求,引領新能源行業的方向,從而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改質瀝青;加溫滯留;氮氣參與;指標可調
1引言
中國的鋼鐵工業是高溫工業的代表,其耐火材料用量大、品種多,耐火材料的質量對于鋼鐵企業的產品質量和設備壽命具有決定性的的作用,因此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隨著近年我國鋼鐵產業的高速發展,鋼鐵行業的相關政策要求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推動鋼鐵工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耐火材料行業作為與鋼鐵行業直接相關的輔助性行業,鋼鐵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也將在性能、質量、壽命、節能、環保等方面對耐火材料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耐火材料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推動耐火材料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此形勢下,鋼鐵行業對耐火材料中粘結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普通中溫瀝青由于其指標性能的差異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其需要,國外早已根據耐火材料的發展需求,對普通中溫瀝青進行了改質,生產出了軟化點超過300℃的高品質特種改質瀝青作為高爐耐火材料用粘結劑,并廣泛應用于實際生產,大幅度提高了高爐一代使用壽命,節約了生產成本。但是由于技術上的制約,這種超高軟化點的耐火材料粘結劑國內目前還沒有企業可以進行生產,產品基本依賴進口。
據調查,目前我國現有大中型煤焦油深加工企業約46家,加工能力626萬t,在建及規劃擬建的還有34家,加工能力785萬t,一旦這些項目全部投產,我國煤焦油加工能力將達到1400萬t。瀝青產量將接近800萬t。煤瀝青是焦油加工中的大宗產品,其產率為煤焦油的54%~56%,其加工利用水平和效益對整個煤焦油加工來說重要。國內許多煤焦油加工企業,瀝青基本不再加工,提高瀝青產品的附加值也是提高煤焦油深加工企業效益至關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此背景下,生產高軟化點的耐火材料粘結劑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2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工藝利用煤焦油加工得到的瀝青為原料,生產耐火材料粘結劑,具有高軟化點的特性,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提高了瀝青產品的附加值,加深了中國在煤焦油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該工藝所生產的產品列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修訂本)》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第(九)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針狀焦、煤焦油深加工,是國家允許生產的。技術研發成功并產業化后,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促進地方經濟和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工藝主體路線。原料改質瀝青由瀝青抽出泵打入反應槽內,升溫加熱,根據指標要求,通過調整溫度和滯留時間,放入瀝青箱內,冷卻后,用叉車運至瀝青粉碎設備場地。將高軟化點瀝青按用戶質量需求進行粗粉碎、細粉碎后,即可成為所需的產品。
(2)工藝關鍵技術和關鍵工藝。反應器中導入原料后,進行升溫,改制瀝青在高溫下進行聚合反應,SP(軟化點)、TI(甲苯不溶物)值隨之增加。在瀝青分子結構聚合過程中,加入惰性氣體參與工作,使反應器內保持穩定的壓力,進而使質量指標穩定。根據質量指標不同要求控制目標溫度,繼續反應一段時間。并根據不同產品的規格要求進行調整,得到客戶需要的產品(表1)。3結果分析
4結語
該工藝技術國際領先,工藝先進可靠,技術含量高,能耗低,環保,可應用于耐火材料粘結劑的生產。
該工藝生產的產品具有灰分低、固定碳素高的特點,產品作為中國質量最好的產品,得到用戶的認可,該工藝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作為國家支持的新材料、新產品技術項目,依據自身具有的高技術、低能耗等特點,引領新能源行業的方向,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R]北京: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2011
[2] 國家環境保護局(GB1627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局,1996endprint
摘要:指出了中國經濟整體和中國企業面臨著產業升級問題及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來實現進一步的產業升級;同時也面臨制造業產業層面上的產能過剩問題。提出了生產新的產品,以對關系鋼鐵行業的所屬輔助原料進行技術創新,通過對改質瀝青的研究,開發下游產業鏈,生產耐火材料粘結劑新材料,創新的工藝對產品的質量和成本均起到積極作用。通過量化生產,產品符合鋼鐵生產需要的耐火材料粘結劑的質量技術要求,引領新能源行業的方向,從而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改質瀝青;加溫滯留;氮氣參與;指標可調
1引言
中國的鋼鐵工業是高溫工業的代表,其耐火材料用量大、品種多,耐火材料的質量對于鋼鐵企業的產品質量和設備壽命具有決定性的的作用,因此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隨著近年我國鋼鐵產業的高速發展,鋼鐵行業的相關政策要求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推動鋼鐵工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耐火材料行業作為與鋼鐵行業直接相關的輔助性行業,鋼鐵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也將在性能、質量、壽命、節能、環保等方面對耐火材料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耐火材料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推動耐火材料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此形勢下,鋼鐵行業對耐火材料中粘結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普通中溫瀝青由于其指標性能的差異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其需要,國外早已根據耐火材料的發展需求,對普通中溫瀝青進行了改質,生產出了軟化點超過300℃的高品質特種改質瀝青作為高爐耐火材料用粘結劑,并廣泛應用于實際生產,大幅度提高了高爐一代使用壽命,節約了生產成本。但是由于技術上的制約,這種超高軟化點的耐火材料粘結劑國內目前還沒有企業可以進行生產,產品基本依賴進口。
據調查,目前我國現有大中型煤焦油深加工企業約46家,加工能力626萬t,在建及規劃擬建的還有34家,加工能力785萬t,一旦這些項目全部投產,我國煤焦油加工能力將達到1400萬t。瀝青產量將接近800萬t。煤瀝青是焦油加工中的大宗產品,其產率為煤焦油的54%~56%,其加工利用水平和效益對整個煤焦油加工來說重要。國內許多煤焦油加工企業,瀝青基本不再加工,提高瀝青產品的附加值也是提高煤焦油深加工企業效益至關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此背景下,生產高軟化點的耐火材料粘結劑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2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工藝利用煤焦油加工得到的瀝青為原料,生產耐火材料粘結劑,具有高軟化點的特性,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提高了瀝青產品的附加值,加深了中國在煤焦油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該工藝所生產的產品列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修訂本)》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第(九)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針狀焦、煤焦油深加工,是國家允許生產的。技術研發成功并產業化后,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促進地方經濟和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工藝主體路線。原料改質瀝青由瀝青抽出泵打入反應槽內,升溫加熱,根據指標要求,通過調整溫度和滯留時間,放入瀝青箱內,冷卻后,用叉車運至瀝青粉碎設備場地。將高軟化點瀝青按用戶質量需求進行粗粉碎、細粉碎后,即可成為所需的產品。
(2)工藝關鍵技術和關鍵工藝。反應器中導入原料后,進行升溫,改制瀝青在高溫下進行聚合反應,SP(軟化點)、TI(甲苯不溶物)值隨之增加。在瀝青分子結構聚合過程中,加入惰性氣體參與工作,使反應器內保持穩定的壓力,進而使質量指標穩定。根據質量指標不同要求控制目標溫度,繼續反應一段時間。并根據不同產品的規格要求進行調整,得到客戶需要的產品(表1)。3結果分析
4結語
該工藝技術國際領先,工藝先進可靠,技術含量高,能耗低,環保,可應用于耐火材料粘結劑的生產。
該工藝生產的產品具有灰分低、固定碳素高的特點,產品作為中國質量最好的產品,得到用戶的認可,該工藝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作為國家支持的新材料、新產品技術項目,依據自身具有的高技術、低能耗等特點,引領新能源行業的方向,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R]北京: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2011
[2] 國家環境保護局(GB1627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局,19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