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龍崗區文化館 518000)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城市建設也不斷發展,基層社區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社區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社區文化建設又是社區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可以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其文化素養,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和良好社會風氣,使城市更和諧更美好。社區文化建設還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使城市更好地可持續發展。總之,社區文化建設是社區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對促進社區和諧發展、維護社區的穩定,乃至推進社會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加強社區文化建設,下文將簡要探討如何加強社區文化建設。
明代王守仁曾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以知為行,知決定行。如此,在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這個問題上,科學的社區文化建設理念就是社區文化建設實施的指導思想,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去行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科學理念指導下進行的社區文化建設思想準備和思想宣傳活動是社區文化建設行為的開始,符合社區文化建設科學理念要求的行為是理論聯系實際、科學理念得以實施的過程。因此,要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必須理念先行,首先樹立科學的社區文化建設理念。
1.樹立“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
“以人為本”是將社區群眾置于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地位,尊重其個體自主選擇文化活動和自我發展的權利,把滿足社區群眾的文化需求作為社區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唯有如此,才能樹立以人為本的社區文化建設理念,并在其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進行社區文化建設。
2.樹立發展先進文化的理念
有些地方在進行社區文化建設、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時,對“以人為本”的理解略有偏差,導致不管社區群眾無節制、無高雅追求地開展文化活動,甚至有些低級、庸俗的文化活動,造成腐朽文化打著“以人為本”的旗號在社區傳播、泛濫,嚴重腐蝕了社區群眾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些腐朽文化包括官本位思想、享樂主義、低級、庸俗的思想和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等,雖然其取悅了社區群眾,迎合了社區群眾的口味,但是嚴重影響了社區的積極向上、科學高尚的社區文化建設。對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社區文化建設必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發展先進文化,以科學、先進的文化鼓舞、引導社區群眾,弘揚先進文化,唱響時代新聲。
3.樹立創新理念,豐富和發展社區文化
社區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因此,在社區文化建設中要樹立社區文化的創新理念。社區文化的創新是社區文化能否與時俱進、不斷滿足社區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保有持續生命力的關鍵。否則,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只會使社區文化脫離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社區群眾,以致被群眾所厭倦,進而失去了社區文化豐富社區群眾精神生活、引領時代風尚的作用。因此,在社區文化建設中,我們必須樹立創新理念,在文化內容、形式及其載體上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豐富和發展社區文化,使其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這樣也加強了社區文化同群眾的聯系,使其真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可以豐富、發展、創新社區文化,反過來,社區文化又為社區群眾服務,豐富其精神生活、滿足其文化需求。
進行社區文化建設應一改以往單純由政府出資、管理混亂的局面。應全面整合現有社區文化資源,并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充分利用社區文化資源。還要保證這些文化資源向群眾開放,真正做到社區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還可以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使社區文化可持續發展,以不斷滿足社區群眾文化需求。此外,嘗試文化館帶頭開展內容豐富、多種多樣的社區文化活動,當然政府要為此加大投入,通過建設文化廣場、舉辦各種主題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豐富社區群文化生活。
健全的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社區文化建設的硬件保障。因此,在社區文化建設中,應加大對社區文化建設的投入,比如,完善社區活動室,建設社區公益性活動場地,拓展社區文化活動空間。這些文化體育設施場所便于社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社區文化建設離不開文化工作者,提高社區文化工作者的文化素養,發展壯大社區文化建設隊伍,是發展社區文化的根本保證。為滿足社區群眾文化需要,建設并有效利用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已不再專屬群眾文化部門去做,文化場所、設施齊全,各種文化活動異彩紛呈。這些需要廣大社區工作者的參與,否則社區文化建設就會失去群眾基礎,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便無法豐富、發展。因此,我們要加強社區文化隊伍建設,找準其文化地位和充分發揮其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以適應社區文化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社區文化建設基礎牢固,充分發揮文化隊伍和社區群眾的文化建設潛力,使社區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社區文化建設涉及面極廣,因此,我們要完善社區文化建設管理體制。文化行政部門是社區文化的主管單位,在社區內可建立由其領導的以社區居委會為主體的社區文化工作協會,負責組織各種社區文化活動。在管理體制上,要建立市區政府、街道、居委會乃至家庭層次的社區文化基礎設施,開展各種形式的社區文化活動,各社區交流溝通,以形成點線面結合的整體文化網絡。此外,還要健全社區文化建設的組織體制,形成各方共建社區文化的文化建設機制,從而實現社區文化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網絡化和高效化。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歷經數朝,多次民族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創新發展,讓炎黃子孫一致有著自己的精神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篤厚、謙遜、高尚的價值取向,為華祖國赫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因此,我們應該傳承傳統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使其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取其精華,去其槽粕,不斷創新。在社區文化建設中要以和諧為主題,構建和諧社區,就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和,還要使其與時俱進,保持文化的先進性,在建設社區文化時,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還可以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數去群眾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社區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與靈魂,對推進城市乃至國家的先進文化發展,起著中流抵柱的作用。我們要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樹立科學的文化建設理念,理清社區文化建設思路,并不斷的探索、進行實踐,逐步解決社區文化建設中與道德問題和困難。創新社區文化建設,使其與時俱進,以使其適應社會發展和社區群眾文化需求,充分發揮其精神文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