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清新區文化館 511800)
群眾文化自從被人民群眾創造產生以后,就反作用于它的創造主,從而向社會發生功能,于是,人民群眾再也不能缺少了它。但是群眾文化功能的發揮是有條件的,不同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對群眾文化功能的發揮起或抑制或促進的作用。在我國幾千年的剝削階級統治的社會里,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不可能充分發揮,因為它在那種社會里,地位低下,倍受壓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群眾文化社會功能1。
現階段,群眾文化基本的表現方式為廣場舞,我們常??吹胶芏嘀欣夏耆嗽谝魳返陌樽嘞?,翩翩起舞,這不僅僅能夠促進其業余生活的豐富,還起到了強健體魄的作用。除此之外,有社區組織的文化活動,如體育比賽,文藝晚會都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健康和諧氛圍的營造上起著重要作用。從上述兩個角度來講,群眾文化應該是廣義的。具體來講,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在參與工作之外,積極參與各種娛樂文化活動而形成的特殊文化。其特點為:活動主題為人民群眾,方式為自娛自樂,內容涉及面比較廣泛,涉及到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事業、群眾文化隊伍等方面的內容。
最大限度的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是構件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對于我國來講,傳統文化融入到群眾文化中,有著豐富的道德基礎,并且慢慢演變成為文,德,樂于一體的傳統群眾文化體系。從這個角度來講,群眾文化擁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兼備娛樂性和教育性的特點,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群眾文化的豐富性,將對于群眾情操的培養,品質的形成,靈魂的塑造,精神的豐富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從理論上來講,群眾文化違特殊知識經驗的載體,往往可以發揮出巨大的知識作用,其不僅僅可以實現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還將促進人們生活能力的形成。在構建社會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以群眾文化傳授的方式去促進文化社會教育效能的發揮,不僅僅可以實現群眾學習空間的擴展,還將在社會成員科學文化素質提高,終身教育體系形成,社會整體素養構建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2。
群眾文化還具備精神調劑的作用,也就是說其在對于參與者意識的調整和管理,改變其思維活動和心理效能方面發揮著一定作用。尤其在構建社會主義社會的過程中,人們需要一個比較正能量的氛圍。而群眾文化的聚集,使得群眾文化活動項目不斷開展,人們可以借此獲得心靈上的安慰,身體上的休憩,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群眾文化可以成為人們宣泄情緒,緩解壓力,調和矛盾,消除隔閡的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群眾文化給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個良好的氛圍。
近年來,群眾文化在新時期改革與發展中,已經進入理性發展階段。群眾文化因其綜合性、多樣性的特點,在實現社會統籌、均衡發展的進程中,應把握好四個需要:第一,需要進行新的探索,尋求新的突破;第二,需要建立新的文化發展理念;第三,需要在科學發展和戰略高度上進行品牌的打造與提升;第四,需要在品牌研究和項目策劃、運作、管理上實現多樣化、特色化、科學化。因此,這四個需要是打造群眾文化品牌的關鍵,其目的是用品牌的價值提高文化活動品位,形成區域文化特色,增強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引領群眾文化的新發展。
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為依據,群眾文化實際上是人民群眾精神生活需求,應該盡可能的舉辦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讓群眾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去。但是,沒有一定的物質條件的話,群眾文化的開展缺乏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成了空談。因此,我們應該保證有健全的公共服務文化體系,確保各項活動能夠切實的開展下去。但是現階段,我國各個地區群眾文化的發展程度不一,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文化體系機構不合理,文化發展程度不均衡,資源分布不均勻,網絡建設不齊全,覆蓋面積有限等。由此導致我國各個地區群眾文化服務基礎設施不健全,群眾文化機構運行效率低下,服務質量一直難以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群眾文化的文化功能難以有效的激發出來,使得群眾的文化權益難以得到保護3。從這個角度來講,要想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就應該從群眾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入手,實現政府相關部門監督能力的提高,對于那些難以將群眾文化有效組織起來,發揮其功效的機構進行懲罰,對于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對于群眾文化發展起著一定促進作用的個人和組織給予一定的建立,由此實現群眾文化組織形式的改善和調整。在此,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偏遠地區的文化俱樂部的建立,因為地理位置的偏僻,使得其本身就處于文化權益的弱勢局面,如果此時忽視這樣工作的開展,勢必使得其文化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對于城市來講,應該積極構建社區文化,實現群眾在生活環境中就可以感受到群眾文化的影響;對于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弱勢群體,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制定優惠政策去實現社會弱勢群體文化的健康發展;最后,在不斷跳動社會辦公調動積極性的過程中,進一步優化文化資源配置,實現群眾文化的健康發展。
高度重視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尤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以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的形式,以社區舞蹈,社區聯歡會的內容展現出群眾文化的主題和思想,對于促進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相關的服務部門應該積極做好輔助工作,具體來講:其一,積極開展社區文化的調查和研究,找到群眾文化的載體,以此為突破口進行社會文化活動的組織工作;其二,保證在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能夠給予充足的支持,保證現場的秩序以及相應的配套設備;其三,積極宣傳群眾文化,讓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去,在整個參與的過程中,實現群眾文化的繼承和發展4。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已發展成為當代文化的幾種主要形態之一,是我國文化建設中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隨著構建和諧社會的不斷開展,群眾文化顯得尤為重要。群眾文化能夠滿足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訴求,實現他們娛樂的生活目標。所以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勢必會不斷的發展,并且更加深入的影響著人們。
注釋:
[1]李燕平. 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如何發揮群眾文化的主導作用[J]. 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4):73.
[2]胡長梅. 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05):246.
[3]張勛亞. 試分析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群眾文化[J]. 音樂時空,2013,07:92.
[4]丁愛華. 中國夢·構建和諧社會與發展繁榮群眾文化之議[J].新經濟,2013(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