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450000)
1.白色的簡介
從物理學光學角度來分析,色彩的類別包括無彩色系與彩色系。常用的黑色、灰色和白色,是費彩色系,也成為中性色系。嚴格地講,黑、灰、白是不可以加入色彩行列之中的,原因是黑、灰、白未包括在可視光譜中。
白色是所有可見光光譜內的光都同時進入視覺范圍內的,稱為全色光。白色的明度最高,無色相??梢詫⒐庾V中三原色的光:紅色、藍色和綠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光譜中所有可見光的混合也是白光。
2.白色的分類
光有白色,色有白色,詩有白色,繪畫有白色,書法有白色,白色作為一種基本色,集豐富性與復雜性于一體,是對立統一的顏色,白色獨特的形式效應和社么特征值得深入研究。
白色作為視覺傳達領域中最為重要的顏色在應用時可分為:非底片色和底片色。
(1)白色作為非底片色
所謂非底片色是指設計中白色部分表示一定的視覺形象,具有具體含義和內容。
在吳冠中山水畫中,白色作為實質性物質符號,即水的意義出現。畫面中河與岸,虛與實的構圖形式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用筆方面,清爽干練,虛實相生,不僅具有很強的視覺張力,而且很好地抒發了作者的內心感受,真正達到了中國書畫抒情寫意的境界。
(2)白色作為底片色
所謂底片色是指設計中白色部分作為背景色,襯托主題形象,沒有具體所指含義及內容。
在朱耷的花鳥畫中,大量白色背景襯托藝術創作者的內心凄涼的感受。 在中國畫中極其重視白色的運用,剩下的“白”并不填實,是海,是天空,白色部分更有意味,并不是虛無。白”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形象代表,素白色的紙張,黑色的墨汁,加之書畫家富有創造性的形態塑造能力,將黑白與虛實間相互的對應關系表現的淋漓盡致,干練的用筆,筆墨濃郁,而又富有變化,畫面中樹干的簡單一筆,即將畫面構圖勾勒出來,枯萎的樹干,大面積的底片白色應用,變換有序的線條,將作者內心凄涼的感覺表現到了極致。
1.白色非底片的應用
在圖形創意中,非底片色應用中最為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正負圖形白色作為非底片色構成具體的形象和實質內容,在黑色強烈的對比下,傳達一種特殊的含義。如福田繁雄的正負形、魯賓杯等在圖形創意中我們會經常運用的正負形,黑色與白色的對比有這強烈的視覺張力,同時,正形與負形、黑色與白色是彼此界定的,同時又相互作用。
在正負形的構成中,黑色與白色缺一不可,他們共同扮演了背景與內容,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構成完整的畫面,這正是他擁有的特殊魅力。正如福田繁雄的正負形作品中巧妙利用黑白、正負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復并置,黑色“底”上白色女性的腿與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創造出簡潔而有趣的效果。
2.白色底片色的應用
書籍設計中我門常常會用到白色,我們常用白色作為底片色,給人以間歇感,空間感。在書籍設計中,編排的內容是實體,編排內容之外的空間便是底片色,由于紙張以白色為主,因此書籍設計中白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白色底片具有和諧與舒適、突出主題、深化意境的作用,書籍設計中,白色部分能夠營造空間,給讀者合適的視覺停頓與休息,會產生更好的閱讀效果。不僅如此,白色底片色能夠突出文字、圖形中清秀、纖美的感覺,使人產生聯想和想象,從而體會出書籍內容所要傳達的文化內涵和深厚意境,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了書籍中所要傳達的靈動和隨意的主題風格。例如,國內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設計的書籍《對影叢書》中就采用白色與黑色的對比運用。又如,國外著名平面設計大師杉浦康平的大量書籍設計中多運用白色背景。在創刊已經36年的季刊《銀花》的設計中,杉浦康平講雜志內容主題用圖片和文字反映到等面設計上,用不同字體和字號表現不同主題,而底片色全部設計為白色,使得整套書籍具有整體連貫性。白色在整套書中是面積最大的色塊,白色上顯示任何顏色都鮮亮大方,試想如果這套書運用了另一種非白色的色彩作為底片色,并不能達到現在簡潔、明亮的效果,可見設計大師們鐘情于白色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在包裝設計中,色彩的運用要考慮色彩的心理和社會因素。由色彩引起的心理反應和象征性,色彩的宜人性等問題都是包裝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白色明亮干凈、暢快、樸素、雅致與貞潔。由于它沒有強烈的個性,不會引起受眾視覺心理上的沖動,給人以潔凈,雅致的感覺,所以常被用于醫藥、化妝品、清潔用品等包裝中,光明、暢快、干凈正符合這些行業的行業特性。由于白色的這些特性特性,在包裝設計中白色作為底片色常用于藥品、化妝品、清潔用品等包裝上。
在所有形式的藝術作品中色彩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色彩往往可以賦予作品以生命感,它是無形的,猶如音符,可以變化無窮。然而在這個五彩繽紛的的色彩世界中,設計師最為鐘情的還是白色。尤其是在現代設計領域,用白色的色彩表現完成的作品以其冬天般的寧靜平衡著這個如此喧鬧的花花世界?!吧?,白立而五色成矣”,白色在視覺傳達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白色以其樸素的質感及其精煉、理性、抽象的特質成為眾多設計師競相使用的設計手段。而這些充滿魅力的白色為主色調的作品也使欣賞者產生強烈的感官刺激,在傳遞信息的同時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戴葒.藝術設計鑒賞[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 2010年
[2]鐘錦榮.平面設計手冊[M]. 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 , 1992年
[3]林家陽.圖形創意[M]. 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 , 2003年
[4]白蕓. 色彩視覺藝術[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11年
[5][美]史蒂芬·布赫爾. 30位國際杰出平面設計師的成功創意[M]. 侯新鵬譯 .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