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學院 530028)
世界上的顏色是五彩繽紛的,藝術家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對色彩進行歸納、概括,以黑白兩種極色來對物象進行構建,從彩色到黑白色是人類認知上的一種升華。黑白極色具有強力的對比效果,并且簡潔、淳樸,具有其自身他、獨特的魅力。
黑白極色是美術作品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也是現(xiàn)階段可以完美呈現(xiàn)出物象秩序與結構關系的主要色彩,其具有一定的語言特點。黑白極色在繪畫中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以及理念,起可以將不可名狀的情感通過繪畫表現(xiàn)出來,這也是現(xiàn)代繪畫教學中的重點。藝術家往往是通過黑白兩種色彩的繪畫來對自然進行反應,這不僅是創(chuàng)造思維,意識一種繪畫能力的表現(xiàn)。這就要求在對高校繪畫專業(yè)的而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讓其對自然進行觀察與探索,并在這一過程中掌握自然的思想、反應以及情感等等。黑白色彩是自然的媒介,也是萬物的根本色彩,也是自然進行表現(xiàn)的媒介。通過對自然黑白狀況的對稱、分布以及組合進行研究,可以讓學生感受視覺上的愉悅,不僅為學生帶來視覺上的享受,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
黑白色形態(tài)的表現(xiàn)形式通常都是由簡單的點面線來體現(xiàn),以此來展現(xiàn)層次上的變化。點主要就是指相對較為弱小的形態(tài),也可以說是在特定空間范圍內的總體關系中,通過不同物質材料所組成的小面積視覺形態(tài),都可以稱之為繪畫中的點,其有規(guī)則與無規(guī)則的區(qū)分。在黑白繪畫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的形狀來對視覺特點進行有效的構成,這也是現(xiàn)在繪畫 教學中的特點,要求學生對點在視覺中的作用進行有效的掌握。例如在對羅貫中的《圍城》進行賞析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其墨色的分布與點得特點,《圍城》給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藝術效果,其中的點都起到特定的效果,這就要求高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線條也是黑白極色的主要體現(xiàn)形態(tài),其在繪畫的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不同形態(tài)的線條起到的效果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例如在對龐薰琹的《無題》進行賞析的過程中,就應該對于其靜態(tài)的構圖進行掌握,雖然畫面是以濃重與穩(wěn)定起到主導的作用,但形態(tài)上也具有一定的張力,可以在強烈的運動感與節(jié)奏感中來體會畫面的情感。黑白極色中面的應用相對較為廣泛,也可以說面在繪畫中是通過空間來對意向進行表達,對空間的布局、運用以及風格都是具有一定講究的。例如書法中的黑與白,通過黑色來裝點白色,這也是我國傳統(tǒng)布局的特點。
黑白極色的運用在繪畫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不僅是我國的傳統(tǒng)繪畫,還有很多其他國家也對其進行有效的運用,例如畢加索在繪畫上也比較重視黑白的特質。例如保羅.克利在《小孩》中主要體現(xiàn)的就是物我間的生命關系,通過黑白極色來對物象進行表現(xiàn),這與我國傳統(tǒng)繪畫有一定的相同之處。由于各國之間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相應的思想領域與意識形態(tài)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黑白極色所展現(xiàn)出的形態(tài)也存在相應的差異,其所蘊含的情感與內容直接也有一定的差異。
在黑白極色的運用過程中,首先吸引人們視線的就是黑色的畫面,而白色的部分往往是被忽視的,通常情況下對畫面中的黑白色不是同時感知的。同時,在黑白極色的運用過程中,黑色屬于實體,白色則屬于虛像,而將二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會產生相應實中帶虛,虛中帶實的效果。黑白極色在畫面中的有效運用,是對色彩的歸納、提煉以及總結,所以對形象的效果相對較為重視。黑白藝術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卻以不可,以此來達到藝術的效果。此外,如果畫面中有大面積的白色,就應該通過少量的黑色來對其進行改善,保障畫面的穩(wěn)定性;如果畫面中有大面積的黑色,就需要通過白色來進行處理,降低畫面的壓抑感,以此來提高畫面的質量。平面畫中使用黑色與白色,可以提高畫面的宏觀視覺效果,使畫面可以更加自由。
黑白極色在繪畫中的運用往往是通過對比的方式進行,這也是高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進行掌握的部分。通過黑白極色的對比可以體現(xiàn)出畫面的明暗效果、色彩明度、純度等方面,以此來展現(xiàn)畫面的層次化。如果畫面中沒有進行黑白極色的對比,也就難以展現(xiàn)畫面的魅力與韻味。
在黑白藝術中,繪畫中復雜的色彩被逐漸簡化,并向著兩極的方向發(fā)展,黑白兩極在繪畫中所蘊含的情感與象征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例如常見的黑色通常是代表著成熟、穩(wěn)重、大方、忠毅、剛正等等;白色則是象征這純潔、樸素、明朗等,通過將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來提高畫面的效果與藝術家的情感。人們以黑色為樞紐來講畫家與作品進行有效的連接在一起,在喧鬧的環(huán)境下對心靈進行洗滌。同時,隨著現(xiàn)代藝術的發(fā)展逐漸加快,黑白極色所代表的含義也不在是傳統(tǒng)的單一表現(xiàn),其通過對不同顏色的配比與搭配,來體現(xiàn)不同的情感,而黑白色則是我國繪畫藝術中較為重要的部分,也是經典的藝術形式,這就要求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黑白色的運用,以此來提高形式語言的能力,也是對時代特點的凸現(xiàn),具有一定的意義。此外,黑白極色不僅可以對語言風格進行表述,也具有一定的發(fā)展空間。
隨著藝術的發(fā)展,藝術的形式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轉變,黑白極色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其主要是對不同色彩的總結、提煉以及歸納,以此來對創(chuàng)作人員自身的情感進行表述。黑白藝術不僅是對客觀事物的放映,也是對視覺形象的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1]張映輝.編著.秘響旁通——現(xiàn)代黑白灰化論析[J].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05).
[2]郭曉霞.再論黑白極色在繪畫中的情感表現(xiàn)[J].視覺殿堂,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