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 116000)
在長期學習與從事服裝設計中,最擅長的就是用色彩來表達設計理念及潛藏情緒。盡管在設計中色彩的運用,用到的多是化學試劑染色的方法,所得的顏色絢麗多彩,而且方便高效,這似乎也很符合現代社會的節奏。但是自從偶然的一個機會接觸到中國傳統印染這項技法之后,就一直心生向往,被那種純樸,自然,和諧的顏色所吸引。在研究生的學習期間,致力于研究如何將這項傳統的印染技法在當代社會發揮其新的價值。
在19世紀中葉合成染料問世之前,世界各族人民都在用純天然的染色手法。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草木染。“草木染”是一種使用天然植物染料進行面料染色的技術,是中國傳統的織物染色方法。而“中草藥染”是傳統“草木染”的一個分支,即使用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染料進行染色。染得的面料不僅在天然、環保以及化學染色具有無法超越的藝術性,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級保健功效。遺憾的是,這項技法在當下的中國卻幾近失傳。為了保護和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以及加深對中國傳統色彩美學的深入理解,重新探索草木染技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
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后,對于常用的中草藥的藥用價值進行了研究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應用在服飾設計中。
(1)黃連。黃連別名:川連、姜連、川黃連、姜黃連、姜川連。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根莖可做染材。且黃連也是非常重要的中藥材,其根莖含多種生物堿,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2)決明子。決明子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物決明或小決明的干燥成熟種子。其味苦、甘而性涼,具有清肝火、祛風濕、益腎明目等功效。
(3)石榴皮。石榴屬石榴科,為落葉灌木或喬木,是草木染中最具保健效果的染色品種,它的染制品具有很好的廣譜抗菌功效,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霍亂弧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志賀氏痢疾桿菌作用最強,具有澀腸止瀉、殺蟲、收斂止血之功效,對各種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蘇木。蘇木又名蘇枋、紅木,是豆科植物蘇木的干燥心材,它不僅是中藥中常見的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藥,它所含有的蘇木紅素也是中國古代常見的染色植物,可以染制紅色衣物或用來制作胭脂。
(5)紫草。紫草為紫草科紫草屬的植物,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它有顯著的抗菌抑菌作用,主要功能為涼血,活血化瘀,解毒透疹,因此能加速痘印和疤痕的新陳代謝,具有顯著的祛痘和消炎的效果,有很大的美容價值。
(6)五倍子。五倍子又名鹽膚木、木附子、漆倍子,是漆樹科植物鹽膚木、青麩楊和紅麩楊等樹上寄生倍蚜科昆蟲角倍蚜或倍蛋蚜后形成的蟲癭,用于中藥時具有斂肺止汗、澀腸固精、止血解毒等功效。
(7)紅花。紅花是古代可以染紅的植物染料之一。秦漢時期,就有“種紅藍花以為業”的人,紅藍花是就紅花。紅色曾是隋唐時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詩句“紅花顏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況了紅花非同凡響的艷麗效果。紅花具有活血化瘀,散濕去腫的功效。
“草木染”,形態雖小,意蘊博大,價值不菲,影響深遠。貌似簡單,個中上品,匠心打造,智慧之果。
色彩在服飾設計中,具有強烈的視覺醒目作用,人們在談起服裝時,第一感官就是顏色,然后是服裝的造型問題,最后才是服質材料和工藝。因而色彩成為服裝中至關重要的組成因素,具有特殊的意義。由于草木染料取自天然植物,大多都是手工操作,吸引了眾多追求原生態品質的現代人。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變化,傳統草木染藝術的風雅、古樸、素凈等氣質,不僅給人創造華美的視覺盛宴,而且讓人深深地體會到中國民間藝術的樸素、真摯的情感。
“中草藥染”特別適合應用于開發高附加值的綠色保健產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以及對健康的日益重視,部分合成染料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副效應越來越受到關注。中草藥染料在染色過程中,其中的藥用成分會隨同與色素一起被織物吸收,由于植物對于人體皮膚基本無過敏性和致癌性,所以這種藥物成分,反而具生態環保效應抗菌作用,并且對人體有特殊的藥物保健功能。這一切都說明,“中草藥染”這項工藝在當今社會具有非常顯著的價值。
將中草藥染料同傳統的染色技術(如扎染、吊染以及手繪等)相結合,在保證其功能性的同時又注重美觀性。利用不同中草藥的獨特藥用性,拓展它的功能性內衣、家紡產品、裝飾性用品抗菌劑等的運用等。最終將中草藥的應用與保健型服裝結合起來,開發、設計具有保健功能的用中草藥染織的服裝,來迎合人們追求健康環保、人文時尚的生活方式,體現消費者的情感享受。
隨著人們對于生活品質以及健康保健的追求,中草藥染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以及美感定能夠在現代社會得以發揚并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伍英鷹.自然與藝術的靈光輝映一一試論草木染藝術的自然觀與審美意境川.中國知網.
[2]宋心遠、沈煌如.二十一世紀染色技術展望[J].染整技術,2000(4).
[3]王瑋.中國傳統草木染歷史發展概述[J].四川絲綢,2007(3).
[4]雷暢云.推廣植物染料正當時[J].紡織學報,2003(11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