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學院 274000)
壁飾藝術有很強的裝飾性,其形式法則比自然表象更集中更帶有主觀性,更具有典型意義。公共空間規劃設計從總體布局到具體的細節表現都是藝術設計的表現方式。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其目的是創造功能良好、城市空間有特色的公共環境。公共空間的設計從風格定位開始,到整個流線的分布、景觀小品的設置、地面鋪裝、天棚裝飾。都是設計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其中壁飾的設計因其表現形式多樣,色彩應用范圍廣泛,同空間設計的整體性都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它可以有效的表現設計者的思想,環境氛圍的創造與烘托,在空間藝術的表現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壁飾設計成為空間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地鐵裝飾顧名思義就是地鐵站空間的裝修點綴,使其具備功能性和視覺美感的一種裝飾。它主要包括地鐵口標識,站內內部墻壁壁畫,天花板,墻面,也包括地鐵本身的裝飾。地鐵壁飾是地鐵站的點睛之筆,從站臺到走道,從地面到天棚無一不充斥著裝飾的藝術。沒有了裝飾的地鐵站就是一個沒有生命力的空間。1
試想下,忙碌的人們來到地鐵站,面對著空洞生冷的四壁,看著銀灰的地鐵來回穿梭,沒有一點溫暖,疲憊的身體更疲憊,悲涼的內心更悲涼,它還是沒有感情的看著你奔波,四壁的白墻仿佛充滿了嘲笑,表現著冷漠。但是縱使它真的沒有生命,它也是服務于感情色彩濃厚的大眾,我們也得讓它生機盎然,給人們傳遞生活很美好的信念。
一個優秀的地鐵壁飾不僅使得部分地下空間有了生命力,更有使人開心的魔力,它既督促著路人前行,又給路人一個心甘情愿的愉悅心情。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大眾,所以地鐵壁飾不僅僅是種藝術體現,更是一種生活的體現。
地下鐵的壁飾需要的是平穩、流暢的主題,縱使是一件很有張力的作品也要遵循這一點。如果作品不穩將會影響人們的情緒,如果作品不流暢,將會影響密集人流的疏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素材十分豐富,歷史題材作是壁飾家們常采用的題材。在工業革命之后科技飛速發展,高樓林立,新興材料的不斷研發,一切都呈現著一種勃發的景象?,F代題材是近期高漲的題材,畫家們運用各種新型的材質描繪著新興的產業。關于壁飾在空間藝術的運用也是越來越多樣化,形式感也越來越強。
藝術源于生活,離開生活的藝術難免覺得空洞,市井小民的生活景象也不斷的被復制到北京地鐵壁飾中,親民的作品總是能引起民眾的共鳴,樂呵一看,趣味百生。2
無論哪一個時代哪一個國家,積極向上的品德都不能被磨滅。積極進取的作品和一部勵志電影一樣可以點播人生走出陰霾走向成功。3北京地鐵四號線自然不能放過這種題材,一個剛失業的員工走進地下鐵看到了這樣的壁畫會不會頓時添加了幾分勇氣呢。
西方地鐵壁飾的發展歷史較中國而言要比其久遠許多,有些地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而中國地鐵的歷史也僅僅不到20年。他們的地鐵站里無處不藝術,當走進去后,你會一度迷惑是否走進了美術館,美輪美奐的壁廊,隨處可見的雕刻,張力十足的畫作。4它們和現代感十足的地鐵融為一體,你只會堅信,只要來坐地鐵的人們都可以免費參觀美術館,本該枯燥的旅程立馬増艷了許多。走進俄羅斯地鐵站,你會發現,連最不起眼的小角落都有一幅畫作或一件雕塑,盧浮宮般的華美精致,讓你驚嘆不已。但我們不會覺得那是浪費,他們還不僅僅是藝術品,還具備高度的實用性。即美又實用,何樂而不為呢?
我國的地鐵壁飾因為剛起步,離西方壁飾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的地鐵壁飾多數還僅限于觀賞價值,實用性不強。而國外地鐵壁飾既美觀又實用。西方地鐵壁飾的多樣性也比中國的豐富。他們熟練運用各種材質,甚至你意想不到的材料都能運用于地鐵壁飾。而中國壁飾設計在公共空間中對于空間層次的營造,整體氛圍的烘托上面還是需要繼續努力。
地鐵壁飾的的發展趨勢開始朝著更美的藝術觀賞價值的方向發展,更加的符合大眾審美趣味,讓空間更加的多層次、多元化。與整個公共空間的設計更加和諧。各種新型材料的不斷面世,也為更具美感的壁飾創作提供了契機運用材料朝著環保材料新型材料的方向發展,現代的技術,可以更為深刻的挖掘和理解主題。地鐵壁飾的材質與科學的結合也使得壁飾的發展更加的科學化,人性化的設計越來越普遍的發展開來,人們不再把做地鐵作為一個緊張生冷的事情,而是帶著一種愉悅來享受藝術,感受旅程的精彩。地鐵站將不僅僅是一個人類運載工具的站點,也是一個博物館,藝術的集中地。
現如今,地鐵已經成為解決現代城市交通問題的主要手段,影響著人們的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地鐵壁飾作為地鐵建設的重要環節,在設計中應給予更多的人性關懷,立足于人們的交通出行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空間的細節品質,營造高質量、人性化、美觀和富有特色的地鐵環境。
地鐵的作用與影響已不僅僅局限于交通。他幾乎成為衡量一個城市運營能力,現代化程度以及城市形象的標志。作為地下交通空間,地鐵與其他公共空間會有所不同,但最終歸于“設計以人為本”5。營造人性化得地鐵壁飾并不依靠高昂的造價和投入,更多的是關注人們多樣化的物質功能,精神文化需求,并通過設計實踐盡力予以解決,就能降低地下環境的不利影響,提升空間的內在品質,真正賦予人們一場便捷舒適且美不勝收的身心之旅。
由于壁飾藝術是建筑與裝飾的結合體,評價壁飾設計的優劣不僅僅是壁飾這一單一物品所表達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在整個公共空間中起到的作用如何。6壁飾藝術在公共空間中所具有的創造環境藝術的價值是最重要的,甚至高于其本身的藝術價值現代壁飾藝術對公共空間藝術的總體氛圍能起到強化、彌補、改善、調節、烘托等作用,也能使得公共空間的功能、風格得到延伸,使得其公共空間更加的充實、完美更加具有使用效能,從人們心理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
這便是地鐵壁飾的魅力。不僅豐富了空間的層次,讓公共空間的動線設計更加具有流動性,讓色彩更加具有設計感,讓空間藝術發揮了另一種極致的魅力。給行人留下的也不僅僅是設計本身帶來的設計內涵還留下了對于這個地方的回味。
注釋:
1.侯一民.中國百年壁畫[M].1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34-35.
2.陳望蘅.藝術設計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65-66.
3.侯寧.從乘客的感官焦點看地鐵公共藝術位置與形態的設置[J].裝飾,2007(3):13-14.
4.馬林蘭.視覺與色彩[N].長春大學學報,2004-6-3.
5.程大錦.建筑,形式,空間和秩序[M].1版.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87-88.
6.金茲堡.風格與時代[M].陳志華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