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紅鷹學院 315000)
新海誠憑借卓越的獨立性和高超的技術性,在近幾年的日本動畫電影界可謂是收獲了無數的喝彩和榮譽。新海誠用動畫的形式向我們描述了對愛情的憧憬,對自由的渴望,對生命的感悟。新海誠的動畫猶如一場“視覺盛宴”,動畫作品“動”中蘊“靜”,“靜”中有“動”,在動靜之間取得了微妙的平衡。從新海誠的電影出發,場景、色彩、光線、鏡頭運動、角色、獨白設計,情感表達等一系列元素構成了“新海誠式”動畫的藝術形式,揭示了新海誠的動畫藝術特色。
新海誠動畫中的場景設計、色彩美學、光線處理以及鏡頭運動是構成“新海城式”動畫的基本原理和決定因素。作為新海誠動畫的“頂梁柱”,這四個因素使得新海誠成為了新一代動畫導演的個中翹楚。
動畫場景是動畫制作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框架。它貫穿了整部動畫從時間和空間上的調度與轉換。新海誠摒棄了傳統動畫中以人物為核心,劇情為主旨的二維動畫電影。他巧妙地運用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將動畫場景提升到了與人物以及劇情相輔相成的鐵三角關系。動畫場景無疑是新海誠動畫的整個基調。它所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不僅僅只是畫面的變動和調度,更多的是在角色無法表達內心情感的時候充當思想傳播的媒介,讓人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動畫場景上,這正是新海誠注重畫面的關鍵所在。
色彩和光線是最能表現一部動畫電影真實性的決定因素。光線是色彩的基礎,色彩是光線的本質。新海誠在動畫電影中用色大膽新穎,濃度極高,且色彩斑斕。在光線的處理上,新海誠體現出一種風格上的張揚和個性上的細膩,兩者的搭配使得畫面的效果更加具有沖擊力。新海誠還會在畫面中適時的加入強烈的光暈效果,光暈效果使得畫面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魔幻感和唯美感。
新海誠動畫中的鏡頭運動則是從電影本身所存在的特質出發的。例如在動畫短片《遙遠的世界》中,影片就以跟鏡頭為主,搖鏡頭和移動鏡頭為輔的形式,將人物角色與地鐵在時間軸上所發生的故事同快速切換鏡頭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在另一部動畫短片《她和她的貓》中,除了貓咪的自白以外,移動的鏡頭是唯一呈現整個故事發生的“目擊者”。移動鏡頭時快時慢的穿梭在公寓內景的情景:潔凈的洗漱臺,凌亂的衣架筐,玄關處隨意擺放的涼鞋和雨傘,煤氣爐上“嗞嗞”作響的鋁水壺等等,這些鏡頭下出現的畫面記錄了女主角流水線般平淡的每一天。
新海誠動畫中所設計的獨白和旁白是貫穿劇情發展的重要紐帶。對于不擅長敘事結構的新海誠而言,如何超越亦或是脫離如迪士尼以及宮崎駿動畫中那種商業性的線性敘事結構,成為新海誠在自身“薄弱環節”取勝的關鍵。采用大量的獨白和旁白不僅可以彌補人物言語以及肢體動作上的不足,而且連貫性的穿插獨白和旁白更是形成了探索式的敘事結構。新海誠依靠獨白和旁白彌補了敘事結構上的缺陷,更是將那些扣人心弦的文字應景應情的直達觀眾內心最真實的觸動。
新海誠動畫中永恒的情感主旋律是思念與愛戀?!哆b遠的世界》《星之聲》《她和她的貓》《云之彼端》還有《秒速五厘米》等等都是圍繞著這兩個主題展開的。世間一切的美好源于思念與愛戀,而世間的一切錯過源于孤獨和距離。新海誠作品中所刻畫的孤獨和距離成就了戀人之間的思念與愛戀,同時孤獨和距離也成為了戀人之間無法逾越的心理魔障。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從從始至終都帶著凄美感傷的情緒,影片中淡淡的憂傷在渲染場景的同時也在勾勒觀影者心目中最美好,最殘忍的畫面。這樣所呈現的動畫電影不是稍縱即逝的愛情動畫,而是觸動人心的情感怒放。新海誠用一種優雅的方式去完成了一件殘忍的事情,讓人們去認識最真實的情感,去面對最殘酷的現實,同時讓你笑著流淚為這段故事畫上最圓滿的句號。
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之一,憑借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拔锇А笔侨毡緩墓胖两窬鸵恢贝媪粝聛淼拿缹W思潮?!拔锇А彼於ǖ倪@種獨特的感受性,抒情性,悲劇性的美學風格被譽為“物哀美學”。
作為一個傳統日本文化孕育下的動畫導演,新海誠的動畫中所蘊含的日本文化元素是無處不在的。以櫻花為例,《秒速五厘米》開篇至結尾都以櫻花作為“時間信物”。小時候的明理一句櫻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便直擊了全片的主題。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從創作之初到現今也逐漸的走向了商業電影的模式。同樣是商業電影,新海誠摒棄了制作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小丑動畫”,而是從商業價值和精神文化兩個層面出發,制作出帶有思想、情感以及含金量的動畫電影。從商業價值的角度出發,作為一名獨立動畫制片人,新海誠動畫電影的制作模式和后期形成的風格就為小型動畫制作團隊以及個人動畫制作者提供了最佳的范例。
新海誠用取自現實又超脫現實的場景,似真似幻的色彩光線,沁人心脾的獨白話語構筑了一張張美輪美奐的璀璨畫面。但是,新海誠在情感的表現上從始至終都帶有濃重的“物哀美學”情懷,作品一直處在悲觀主義和生離死別的邊緣徘徊,但與之相對的,總是在華麗的背景外衣下用情感去渲染這樣悲哀的事物,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在研究新海誠動畫藝術特色的過程中,作品本身所體現的價值已經不再僅限于動畫電影的商業性,而是從新海誠的作品中充分領略他的個人魅力以及他作品所帶給我們的共鳴和感動。從他的作品中去感受日本文化對其的影響以及日本元素賦予新海誠動畫的突破。
參考文獻:
[1]黃霽風.淺談新海誠動畫的啟示及中國獨立動畫的發展趨勢[J].數字時尚新視覺藝術,2009(04).
[2]姚旭.初探新海誠式動畫語言[J].現代裝飾(理論),2011.(07).
[3]施亮.淺析新海誠動畫風格[J].少年科技博覽,2012.(10).
[4]元天慶.新海誠及其動畫作品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3).
[5]趙昆.新海誠動畫作品的創作理念和技術分析[J].老區建設,2012(24).
[6]陶朋.新海誠動畫作品風格淺析[J].藝海,2013(08).
[7]衛金華:云后之韻——淺議新海誠作品風格[J].青春歲月,2013.(06).
[8]任天淳.新海誠式動畫語言探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2.(14).
[9]新海誠.季麗曄:秒速五厘米[J].當代學生,2013(Z4).
[10]苗鵬,句磊.試論《秒速5厘米》對我國動漫產業的幾點啟示[J].電影評介,2008(14).
[11]孫利娟,曾健友.淺談《秒速5厘米》中的情感與共鳴[J].大眾文藝,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