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華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476000)
少兒大提琴教學經驗探討
吳海華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476000)
少兒大提琴教學由于其對象的特殊性而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少兒大提琴教學的基點就是興趣培養,要引導孩子產生興趣,此外還要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少兒的樂感。通過空弦節奏練習、靜止握弓練習、音階練習等多種練習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技術要領。在課后練習方面也加強指導,幫助少兒少走彎路,盡快成長。
大提琴;少兒教學;要領
西洋樂器中,大提琴是最具有人聲音域色彩的樂器之一,它音色深沉優美,旋律動聽感人并賦有極大的感染力,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向往。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如今學習大提琴的年齡逐年低齡化了,后繼輩出,儲備了大量人才,這對大提琴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藝術要從娃娃抓起,早期讓孩子學習樂器的確是一條通向音樂之路的捷徑,學習大提琴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做人做事的專注品格,也可從心靈深處喚醒孩子靈感和積極向上的朝氣,改掉多動的毛病,給其以想象力及邏輯思維和跳躍思維的空間,同時還能培養善于動腦、勤于思考的習慣。通過學習演奏樂器使左右手協調能力得到鍛煉,促進了幼兒大腦智力發育,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性情上得到極大改善,不少性格內向的孩子,學習音樂后喜歡與人溝通、交流了,這對今后的學習與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少兒大提琴教學具有其獨特性:
興趣可以為行為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無論是學齡前的孩子還是其他年齡段的學琴者,注重興趣培養都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面對那些天真可愛、幼稚任性的童孩,老師的教學有著一定的難度,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弱,對事情三分鐘熱度,愛好和興趣都不穩定,所以作為教師對于基本功教學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一旦新鮮感過去或遇到困難就不愿意繼續學習,這種現象十分普遍。
一方面要引導孩子產生興趣,在孩子與老師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和氛圍。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性格特點,給學齡前學生上大提琴技能課自然離不開有趣游戲話題,可以與他們探討動畫人物如奧特曼、喜洋洋等,用奧特曼的動作“給我力量吧”時不時的為他們加油鼓勁等。不管成績大小,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讓音樂成為孩子生活中的精神食糧,增添學習演奏的興趣,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另一方面要與家長保持良好溝通,形成合力?,F在的孩子學習什么樂器一般是由家長單方面決定的,所以最初的學習階段孩子自身可能缺乏愛好、興趣,學習幾次之后就不想繼續學習,導致半途而廢。這時老師和家長的良好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家長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同時鼓勵孩子堅持學琴,做事持之以恒。與專業老師配合及時扭轉孩子不好的想法,非特殊情況不要幫助孩子找理由請假,養成定時上大提琴課的好習慣,避免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另外,老師也要告訴家長、孩子絕不能急于求成,年齡小的孩子學習取得成績較慢,基本功的學習要扎實,不能因為成績不顯著,家長就失去信心,需知樂器的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考慮到童孩們缺乏耐性和專注性的特點,學齡前的少兒上每次課程時間不宜過長,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延長課時。
樂感是指對音樂的感知,具體內容包括:音高感,節奏感,和聲聽覺,旋律感等等。樂感是長期積累形成的,那么如何培養少兒的樂感?對于這些娃娃般的少兒來說,平時應該在生活里多讓他們聽曲、唱歌、跳舞,多接觸與音樂有關的事物,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把一些音樂意境講述出來幫助記憶等,利用少兒喜愛的動畫片中的情節及音樂,引導培養樂感,盡早灌輸旋律對比、強弱變化等觀念,告訴他們音樂中漸強、漸弱、漸快、漸慢等方面的處理,各類體裁的樂曲“漸感”在不同樂曲中呈現的不盡相同等。通過培養少兒“漸感”來幫助少兒理解音樂,這也是提高音樂樂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課程中為少兒講授知識具有特殊要求,必須確保他們能夠認知并愿意接受,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直接決定著教學成效,為此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必不可少。少兒期的記憶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啟蒙教育是直接關系到今后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這個階段的少兒學習過程基本上是一個模仿的過程,所以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尤其重要,可以在非常熟悉的生活動作和尚未掌握的演奏動作之間建立聯想,僻如右手握弓的松弛度掌握,可以用鉛筆、筷子等代替練習,使右手每一個手指關節靈活自如。再就是運弓的問題,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由于少兒自身右手的力量有限,握弓會出現平衡問題,就琴弓本身而言是弓根重弓尖輕,所以運弓時會出現力量不均衡,弓根音量大,弓尖音量小,甚至有時弓子拉到上半弓就從琴弦上滑落。解決運弓這方面的問題,可以試著幫助少兒做靜止式的運弓,即弓子附在琴弦上不動,右手在弓桿上從弓根到弓尖走動,握弓式手型練習,一根弦一根弦的做,這樣練習的好處,可以熟悉換弦角度和右胳膊換弦時的先行動作問題,同時也可減少少兒握弓手累的現象??傊诮虒W演奏方法上要靈活,讓少兒愉快練琴,有助于少兒學琴達到事半功效的效果。同時要注意教師言語表達親切自然,不管自己遇到什么煩心事,都不能帶進教學。對于孩子的頑皮,要保持良好修養,寬于待人,保護少兒身心健康與發展,充分體現教師獨特的審美情趣及思維方式乃至氣質、性格、能力等,言傳身教。
1.左右手基本要領。持琴空弦練習是一項最基礎的基本功練習,剛學琴的孩子往往是右手力量不足握不住弓,控制力不足導致拉空弦出現困難,感覺胳膊不夠長,角度沒掌控好,時常是拉1弦碰撞到2弦,拉2弦又掛上3弦,這樣地情況拉兩根粗弦時會好點,拉兩根細弦的時候問題更為突出。那么胳膊不夠長了,要及時調整右手握弓的肘部,右手向前右方無限伸出去,同時還要注意調整拉空弦在每根弦上的角度,使其在練習運弓中聲音自如流暢。此外還要注意音色方面的問題,右手握弓會出現手型后座不良習慣,滿手抓弓右手握弓用力方向不對等各種現象,筆者采用空弦節奏練習法改變以上的各種情況,直接提高孩童的練琴興趣,盡快掌握運弓的平衡度。單獨練握弓的方法,即右手握弓,弓桿保持橫平,靜止不變,讓孩子自己數數的形式增加握弓練習的時間,二是弓桿保持豎立,重復上述練習方式,這樣有助于孩童對右手握弓趣味性或達到右手靈活性。當每個學琴的孩子開始右手練習拉空弦的同時,左手也隨之按弦先找感覺,但不是左右手同步進行,不要急于與右手配合,只是左手按弦從四弦按到一弦,要讓學生用口念著C大調音階指法,從C弦開始指法的順序0134、0134,0124、012,就這樣一直到左手按弦自如手型固定。教成人和少兒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方法,教師要開發簡單有效的練習方式,讓這些孩子感覺學琴不呆板,學習與玩耍同步進行,不知不覺掌握拉琴的要領。
2.音準與節奏。從手指生理方面來講,初學琴者四個指頭常見的指距與音位不符,AD弦上2指易高,GC弦上3指易低,有時小指短按弦力度弱往往按弦的位置上偏低,使小二度關系之間音不準,大提琴音準要求非常高,只要是音不準確,肯定是手指按弦的位置或手指按弦的角度不對,為此就要及時經常地幫助孩子矯正音高,力求音準。音階練習是最好的音準練習方法,再對應著一些練習曲拉,從慢練開始,同時要讓學生有聽辨的能力,想著音距在大提琴指板上的位置與手指有機地結合。節奏問題往往是少兒識譜上的障礙,所以遇到節奏上不穩,過快過慢,除糾正節奏問題以外還要輔導樂理知識、視唱能力,每次上新課都要先唱譜,一邊唱一邊打拍,待熟悉了譜子之后再用大提琴拉,這種方法非常有效解決因識譜帶來的節奏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少兒的視奏能力,讓他們從演奏樂器中獲得樂趣,由被動灌輸變為主動學習,此外借用節拍器可以配合控制拉琴中節奏快慢不均的情況。
僅有上課時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老師還要指導少兒課后練琴事項,每次上課后布置作業,但是家中練琴會出現這樣那樣各類問題,如何讓少兒學習者少走彎路,教師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基本功要每天練,例如,空弦練習時要采用各種節奏型的方式練,還有音階練習;右手力度練習;練習曲與樂曲練習時目的要明確、重點要突出。
2.練琴時必須精力集中不能胡拉亂拉,寧慢勿錯,掌握拉琴時的動作要領,自始至終用意識控制練琴,由淺入深一段一段的練,先慢后快達到熟悉背譜的程度,這樣有助于提高練琴的效率。
3.由于少兒拉琴是在家長的陪伴下完成的練琴,所以練琴時間要分配合理,避免在疲勞狀態下和被動不情愿的情況下練琴,令孩子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練琴。
4.布置兩種以上不同內容練習曲,提高少兒拉琴興趣,使其穿插著練習,防止少兒出現重復一種事情的單調煩躁心理。
作為一名大提琴教師,以少兒為對象開展教育是一項艱辛、麻煩、困惑又出成績緩慢的工作,不僅要有優秀的技術、豐富的教育經驗,還要有足夠的耐心,有時候還要在生活上照顧這些少兒。對于有些少兒上課時表現出的不良情緒,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不能拿針對成人或大小孩教學方法直接套用,同時千萬不能忽視少兒家長的積極配合和溝通。少兒大提琴教學中,教師不僅傳授的是大提琴技能與技法,更重要的是發展大提琴教育事業,以情促美、促智、促德,關愛少兒身心健康及少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