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艷 (上海市閘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200333)
中美義務教育階段之舞蹈教育的比較
馬文艷 (上海市閘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200333)
美國義務教育階段有18%學生接受舞蹈教育,中國該比例為4%。美國公立中小學舞蹈教育的學生/教師比是81:1,中國該比例是240:1。美國53%的舞蹈課程由全職在校舞蹈教師教授,中國中小學中全職舞蹈教師比例過低,中小學舞蹈教育過分依賴于校外專業師資。美國的藝術教育預算是中國的7倍。美國37個州將取得舞蹈證書作為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
總體而言,中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舞蹈教育在數量和質量方面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需要政府、教育決策管理機構、學校、教師共同努力。
中美義務教育;舞蹈教育;比較
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青少兒舞蹈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教育機構和家長的重視,青少兒舞蹈教育的質和量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美國作為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青少兒舞蹈教育方面現狀如何,是否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這些都值得我們研究探討。本文即對中國、美國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國中小學,美國K12體系)的舞蹈教育進行比較,提出建議。
因考慮到中國各省市經濟、教育發展不平衡及數據的不透明性,本文以上海市閘北區和大連市為例,與美國數據進行比較。
上海市閘北區共有39所小學,在校學生約6萬名。每個學校幾乎都開設舞蹈課程。但其舞蹈課程不是針對所有學生,僅針對有舞蹈愛好并符合條件的學生,約有1500名學生接受舞蹈教育,每周一次,每次約1小時至1.5小時。
閘北區中小學約有6名全職專業舞蹈教師,分布于5所中小學。其余中小學由該校音樂老師或者外聘專業舞蹈老師教授舞蹈。
除此之外,作為校內舞蹈教育的補充,閘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和閘北區少科站少年宮作為校外教育機構,也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義務教育階段的舞蹈教育工作。閘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和閘北區少科站少年宮共有專業舞蹈教師4名,開設舞蹈班約20多個,約900名學生接受校外舞蹈教育。
(一)學生人數、教育時間
在全美5000萬公立中小學生中,有900萬在學校接受舞蹈教育,占18%。其中400萬學生是由高素質的舞蹈教育者授課的,占8%。
在中國,以上海市閘北區為例,在在校注冊的6萬名中小學生中,約2400名學生接受舞蹈教育,占4%。其中1000名學生有專業舞蹈教師授課,占1.7%。
根據Fast Response Survey System(FRSS)公立中小學藝術教育調查報告(2009/10學年),3%的小學專門設有舞蹈課程,12%的中學專門設有舞蹈課程。
由于美國的舞蹈課程是針對所有學生的,中國舞蹈課程只針對小部分學生,為了便于兩國比較,將接受舞蹈教育學生的比例作為學校開展舞蹈教育的比例。以上海市閘北區為例,以每所小學平均900名學生,20名學生接受舞蹈教育計算,約2%小學開設舞蹈教程;以每所中學平均700名學生,20名學生接受舞蹈教育計算,約3%中學開展舞蹈教程,均低于美國。
在美國53%的舞蹈課每周授課一次以上,在中國舞蹈課基本都是一周一次。
(二)舞蹈課程種類
從表1可以看出,美國中小學開設多種舞蹈課程,創造性舞蹈和現代舞比較受歡迎。13%的美國中學開始5門以上舞蹈課程。在中國,舞蹈課程比較單一,一般以民族舞和形體訓練為主,學生選擇余地較小。
(三)師資
以紐約州為例,根據表1統計,美國公立中小學舞蹈教育的學生/教師比是81:1。
在中國,以上海市閘北區教育系統為例,專業舞蹈教師(包括中小學和校外教育機構如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共10名,學習舞蹈學生工2400人,學生/教師比為240:1,遠遠高于美國,這意味著教師分配到每個學生的時間少,在相同教授效率的情況下,教授的內容和質量將大大減少和下降。
在美國,在開設舞蹈課程的中學中,53%的舞蹈課程由全職在校舞蹈專家教授,13%由兼職舞蹈專家教授,余下的31%由其他教師(駐場藝術家、任課教師、其他教師或志愿者)教授。
在中國,以上海市閘北區教育系統為例,在開設舞蹈課程的75所中小學中,5所由該校全職的舞蹈專業教師教授,約15所由外聘的舞蹈專業教師教授,余下的約50所由該校其他教師如音樂教師教授??梢娫谥袊行W中全職的舞蹈專業教師的比例還是過低,中小學舞蹈教育過多地依賴校外的專業師資,因此缺乏連續性、系統性和全面性。
在美國,要成為中小學舞蹈教師,必需取得大學本科學位,主修獲輔修舞蹈,取得由當地教育機構規定的教育理論和實習的學分,并通過教師資格考試,以獲得K-12國家舞蹈教師認證許可或憑證。
在中國,要成為中小學舞蹈教師,需要取得教師資格證,中美都需要,但資格考試的專業難易度可能有區別。
(四)教育方法和理念
國外有一些新的舞蹈教育方法和理念值得我們研究借鑒。
Brown和Parsons 2008年的研究顯示在學習舞蹈時大腦的左右半球都積極參與,創新的教學方法——“腦舞”(brain dance)技術,已證明對所有年齡段舞蹈學習都行之有效。目前在國外,“腦舞”教學方法被廣泛推廣。
國外舞蹈教育者認為音樂的學習對于舞蹈教育十分重要。學習音樂可以提高學生對運動的理解,提供背景供他們創造自己的舞蹈。因此他們建議在課堂上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也可邀請音樂人現場展示他們如何創作歌曲,教學生如何欣賞音樂。
國外舞蹈教育者也認為可以在舞蹈班上引進良性競爭,讓學生們參與舞蹈演出,或競爭獨舞或特殊的舞蹈動作,實踐對于他們學習舞蹈很重要。
(五)舞蹈教育的地位
1.藝術教育預算
美國是一個地方分權的國家,發展教育的責任主要在州和地方,約94%來自州、地方政府和私立捐助,只有約6%來自聯邦教育部。美國聯邦教育部2012年的藝術教育預算是3.091萬美元,按照月6%教育預算來源于聯邦政府,以5000萬公立中小學生計,每人藝術教育預算約為65元人民幣。
在中國,以大連市為例,全市中小學生共46.5萬,2014年藝術教育預算為422萬,每人藝術教育預算約為9元人民幣,因此美國在藝術教育上的預算約是中國的7倍。
2.舞蹈教育與畢業
在美國,57%的中學要求通過藝術考試方可畢業。在這些要求通過藝術考試的中學中,15%的中學要求取得2學分以上。目前在美國50個州中,已有37個州將取得舞蹈證書作為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
在中國的中小學中,舞蹈一直作為興趣小組、興趣班的形式存在,而且此類存在也僅可追溯至最近十余年。在中國教育體系中國有“正課”和“副科”之分,舞蹈學科可能連“副科”也稱不上,因為它只是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并不作為畢業的必要條件。當然近幾年,舞蹈特長生有升入更高學校的便利,但這在學生人數上僅是鳳毛麟角。
從上述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同美國相比,中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舞蹈教育不論在學生受舞蹈教育的數量、質量,舞蹈師資的數量、質量,舞蹈教育財政的投入,舞蹈教育的硬件設施,舞蹈教育的方法、理念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落后,需要政府、教育決策部門、教育管理機構、學校、教師等從理念到制度到實踐,從決策到管理到實施,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舞蹈教育的重視和投入,擴大舞蹈教育的受眾范圍,提高舞蹈教育的水平,進而提升國家的創造力、創新力。
[1]信息來源:閘北教育信息網.
[2]根據《上海統計年鑒》及閘北區學校數推算.
[3]信息來源:美國教育部全國教育統計中心 Arts Education in Public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4][5][6]信息來源:Fast R esponse Survey System(FR SS)公立中小學藝術教育調查報告(2009-2010學年).
[7]資料來源:紐約州教育局信息報告服務辦公室.
[8]信息來源:Fast R esponse Survey System,”Elementary School Arts Education Survey:Fall 2009”FR SS 100,2009.10.”secondary School Arts Education Survey:Fall2009”FR SS101,2009.10.
[9]信息來源:NDEO OPDI: Certificate in Dance Education.
[10]信息來源:溫州教育網.
[11]信息來源:Americans for the Arts.
[12]信息來源:NCES.
[13]美元匯率:6.3.
[14]信息來源:百度文庫.
[15]信息來源:大連市教育局.
[16]信息來源:NDEO OPDI: Certificate in Dance Education.
[17]信息來源:N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