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廣播電視大學 550004)
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而言,高等職業教育偏重于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與其配套發展的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也是緊緊圍繞高職院校這一特色而制定的。高職院校必須在這一特色的范疇內積極地尋求探索和實踐,才能為師生帶來更加良好的服務。
期刊是由多位作者撰寫的不同題材的作品構成的定期出版物,又稱連續出版物,有固定刊名,以期、卷號或年、月為序,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印刷讀物,每期的內容一般不重復。它根據一定的編輯方針,將特定領域的作品匯集成冊出版。高職院校所訂購的期刊相對于公共圖書館更加偏向于專業方向和實際操作能力方向。
學生需要具備必要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基礎,并且熟練掌握主干技術,側重實際應用。圖書館對于各個專業的理論知識書籍和科學文化基礎的各種教材是奠定高職院校學生理論學習的基礎。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的最大區別就是高職院校更加注重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對各種學科之間的綜合運用能力,更加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著重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圖書館將各個學科的書籍進行采購分類,使學生能對自己的專業有更多更好的了解。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團隊的合作與創新,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圖書館為了在這些方面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積極地開設了實訓特色專架,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團隊中表現自我。
高職院校所特有的實訓部門,就是不斷地使學生在接受書本教育后在實際操作中更加完善對書本知識的了解,強化實際的操作能力。圖書館和實訓部門相互溝通與借鑒,更加完善實際操作的書籍與實訓特色的操作手冊。
網絡高速發達,信息的獲取從以前的單向單一變成了多向復雜,信息量的增加使得期刊這種具有時間周期性的刊物容易被網絡所取代。
電子刊物相對于紙質刊物造價成本低、閱讀方便、利于攜帶,一些時事新聞期刊逐漸被網絡新聞閱讀所代替。學生已經可以在任何地方瀏覽時事新聞以及相關信息。
高職院校學生對于本專業的認識還處在學習階段,發表論文的專業性期刊只能提供教師教育研究,不適合處于初級階段的高職學生閱覽。
信息量膨脹的時代,一些期刊為了順應時代開始對自身進行變革,卻失去了原有特色,沒有明確的編輯方針,缺乏辦刊理念,封面與內容不相符合,使得讀者失去閱讀興趣。
高職院校圖書館大多是新建或合并組件,館員之間年齡、專業、業務知識都存在很大差異。為了加強圖書館團隊建設,尋求共識“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為讀者服務”,館員應做到團結協作,熱愛讀者,熱愛圖書事業。
圖書館人員需要明白自身的崗位工作內容以及崗位職責,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時需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完善對師生的服務質量,形成一種積極地工作機制。
積極地參加各種形式的業務培訓,了解圖書館專業性前沿的學術新觀念,提高館員對技術設備、信息檢索、參考咨詢服務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的業務技能。
在工作業務上積極主動地開展創新,建立與本校特色專業掛鉤的特色書庫,開展面向全校師生的大型讀書活動,積極主動地為各個系部老師論文發表提供幫助,全面的發揮創新意識會使得高職院校圖書館與各個部門更好的進行溝通,從而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征訂期刊之前,主動詢問專業教師所需要訂閱的期刊類別,提供各種詳細的咨詢服務,完善高職院校各種專業性期刊的采購。在借閱臺開設讀者期刊咨詢服務,將讀者想要訂購的期刊歸納到訂購期刊意見中,最后加以整合調整,致力于采購到師生所需要的期刊,加大讀者興趣,推動讀者進行閱讀。
在平時的巡庫中,將讀者的閱覽愛好以及閱覽次數的數據記錄下來進行整合,將一些同類別的期刊中閱讀量較少的期刊淘汰掉,根據讀者的喜好再進行重新訂購。
在校園網絡上開設“好文章推薦”“書評欣賞”“閱讀天地”“外語知識角”“讀者推薦”等一些列欄目,引領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升閱讀的習慣的導向。
在校園內開展一系列與閱讀相關的活動,帶動和推進師生進入圖書館,了解期刊室,養成閱讀的良好風氣,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了其素質修養。
退休教職工的閱讀方向和愛好與在校學生不一樣,需要根據退休教職工的興趣愛好訂購期刊,并在期刊室的開放時間上作出調整,以便更加方便退休教職工閱讀。
職院校側重于書本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相結合,實訓方面的期刊訂購在與各系部老師商議時應該優先考慮,并且與專業性期刊放在一起,有利于師生翻閱。
期刊上架擺放順序應該首先遵循中國圖書分類法,其次按照讀者的閱讀習慣以及愛好,將醒目或是閱讀量大的期刊放在靠外側讀者容易獲取的地方,方便讀者閱讀。
為了積極的引導學生閱讀興趣,每月開展一次“優秀讀后感”評選活動,將學生在期刊中閱讀所得到的收獲進行評選,獎獲獎作品展示在網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