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子祥 (浙江省武義縣青少年宮 321200)
在近幾年掀起的國學熱中,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了民族的燦爛文化,讓我們重新拾起了民族的歷史記憶,讓我們重新找回了中華文明的文化自信。
短短8年時間,近1000家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在世界各地的建立,充分說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生活在公元前500年的孔子再被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也充分說明了中國國學思想的影響力。儒家文化在全球三大文化圈(即基督教文化圈、伊斯蘭教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中獨樹一幟,又讓我們認識到了國學的地位。 在國內的行政教育系統(tǒng)內,從學前教育直到大學、研究機構,都對國學的教育進行著各式各樣的研究和實踐。各種社會教育機構更是將國學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熱潮。
在校外教育活動中,我們不能做這一輪文化熱潮的觀望者,站在教育責任的角度,應該積極投入到國學的傳承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創(chuàng)新內容,重在實踐,做好“中國夢”。筆者認為要從四個維度來構建起校外教育中的國學教育體系,要在校外教育活動中刮起一股“最炫民族風”。
在時間的維度設計上,主要考慮國學教育的持續(xù)時間。國學的形成是千年修煉所得,其中內涵博大精彩。國學的教育,讓青少年能形成對國學的認識,掌握其中的皮毛,并化為實際行動,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于青少年的年齡層次差別,客觀上形成教育內容的不同層次設計,國學的學習和體驗,要按計劃逐級進行。
校外教育活動的設計中,要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活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從不同時段來設計國學的教育內容。可以是一天或幾天的體驗內容,也可以是一季的短期體驗,更可以是長則幾年的系統(tǒng)學習。這在校外教育活動中都可以做到,可以做得很好。
國學教育,民族風的刮起,要有一定的客觀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民族風的體現(xiàn)。民族的諸多元素可以在客觀環(huán)境中體現(xiàn)出來,從而產生無形的影響力,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校外教育活動的開展要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來組織進行。作為青少年在校外開展活動的專門場所,要有專門的設計,從形式到內容,都要體現(xiàn)國學中的精彩,體現(xiàn)民族元素中的的精華。
空間維度,是為國學活動的開展,民族風的刮起創(chuàng)設一個背景。可以專門設計一個活動空間,如學習古箏、二胡等民族樂器的,就要有一個學習民族樂器的專門教室,進行仿古設計,就讓青少年置身在古代環(huán)境。
國學的寬度,主要是指出國學所包內容的多少。一般來說,國學一般是指一個國家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與學術。現(xiàn)在所謂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哲學、科學、技術、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旁及書畫、音樂、術數(shù)、醫(yī)學、星象、建筑等諸多方面。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jù)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
在校外教育活動中,選擇哪些內容,來讓青少年來體驗學習,這是我們組織者要思考的。在浩如煙海的國學體系中選擇適合青少年體驗的內容,讓青少年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良好的國學教育,學習民族的精華部分,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深度維度,筆者主要理解為對國學的掌握程度。在筆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來說,國學不論是大國學,還是小國學,按其內容可以分為思想理念類和技能操作類。思想理念主要是諸子百家等學說,主要表現(xiàn)為“文”的一面。技能操作類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科學方法的動作手法,主要表現(xiàn)為“武”的一面。
在開展國學教育活動時,要“因材施教”,根據(jù)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內容,要適合各個年齡層次,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的主陣地,要讓優(yōu)良民族精神在青少年中發(fā)揚光大,要讓青少年了解和掌握國學精華,就要在校外教育活動中刮起“最炫民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