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雪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 510000)
舞蹈高等教育學生的專業課與文化課的設置,關系到舞蹈高等教育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與培養,關系到世界觀與舞蹈觀的,關系到智力的開發與發展,關系到各類舞蹈人才都應具有怎樣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專業課:讓舞蹈高等教育學生全面掌握本專業的系統知識和掌握高超的專業技能。藝校和大學所開的專業課有: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中國民間舞基本訓練、芭蕾舞基本訓練、毯子功訓練、現代舞基礎訓練、舞蹈編導與一些專業基礎課。
文化課:讓舞蹈高等教育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為學生打下馬克思理論基礎,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世界觀,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在藝校與大學所開的文化課有:語文、數學、歷史、政治、英語、中外文學等。
通過這些的專業訓練,舞蹈一詞已不是兒時簡單的二個字,也不是單一美麗的代言詞,更不是光憑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就能把它表現出來的一門藝術,簡單的說舞蹈是心在舞魂在蹈,稍細點講,中國舞蹈悠久的歷史,和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是緊密相連,密切相關的,這也是中國古典舞帶給我感受最深的,古典舞那獨特的身韻使身體在舞蹈時沒有那么僵硬。中國民間舞使我了解了各個民族特有的風格性,或多或少知道了各民族的文化、喜好、忌諱、及服飾等,更大程度的豐富了知識,增強了自身的閱歷。而談到優雅、高貴,那非芭蕾舞莫屬,芭蕾舞基本訓練對身體的開軟度和彈跳以及高傲的感覺和在芭蕾中的技能技巧,能讓我們練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毯子功訓練也同芭蕾相似,同樣訓練的是技能技巧方面,不同的是芭蕾中的技巧大多以旋轉和跳為主,而毯子功中的技巧卻是以翻為主,平衡能力不斷加強了。現代舞主要訓練肌肉的收縮能力和爆發力。
一般來說,需求舞蹈人才單位,一方面希望去工作的畢業生應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可在某一崗位上擔負重任,能成為主要角色,在各種國內外比賽中有競爭的實力,為團體、為國家爭得光榮。另一方面也希望去工作的畢業生能有更豐富、更廣博的知識和較好的文化修養。2文化知識的培養比專業技能的培養更為重要,如:政治課能培養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而中外文學能使我們的語言和寫作得到很大的幫助。以及其他文化課等也都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
舞蹈教育實踐證明,舞蹈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有著特殊的影響作用。具有同樣身心條件,同樣年齡的孩子,在同一個時間分別進入舞蹈學校和其他學校,兩年之后他們就會向著兩個方面發展,不僅身體發育出現明顯的特征,而且心理感覺、愛好、追求也會發生很大的差異。舞蹈教育若能對受教育者充分發生積極影響作用,必須根據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及特點而施教。這是一種相互作用。3
同普通中等教育的學生一樣,在成長過程中,專科舞蹈教育的學生也會發生身心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普通中等教育的學生在智力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有時會出現體力的下降,身體發育的不正常。這種落差往往又在拉智力的后退,結果導致智力,體力都延緩發展的嚴重后果。專科舞蹈教育的學生也會偶爾發生身心不平衡現象,不過下降者往往是智力而不是體力。體力的高度發展,容易使學生輕視智力的培養,其后果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舞蹈教育的責任就是使體力與智力都得到發展,要不斷的調整二者的關系,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無論是普通中等教育還是專科藝術教育它們的教育目的都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總要求。普通學校的舞蹈教育和群眾性的舞蹈教育,在包括幼兒教育的普通學校教育中和群眾性舞蹈教育中,舞蹈主要是作為審美教育的一種,多數受教育者,不是為了成為舞蹈專門家,而只是一種文化修養。雖然其中不乏有走上專業道路的人才,但大多數人來說,是知識性教育,素養性教育,是提高審美力,提高藝術鑒賞力,提高舞蹈欣賞水平。4普通中等教育主要抓的是文化知識,普通中等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使得學校年紀越高美育越少,致使我國普通人中,舞蹈意識與年齡形成反比,年齡越小舞蹈意識越強。幼兒園最好,小學可以,初中開始退化,高中與舞蹈開始隔絕。而導致普通中等教育的那些愛好舞蹈,想進入專業舞蹈院校的學生文化課知識比較好,但專業非常弱。因為他們在高中的在校期間全用來學習文化課,專業課的練習放在了業余時間,時間非常少、專科藝術教育中,舞蹈教育的目的是:總的來說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前提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鑒賞力和參與力,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各類人才。5為社會主義培養舞蹈專門人才,主要依靠專業舞蹈院校。普通教育是專業舞蹈教育的基礎和源泉,但從專業的分工來說,專業舞蹈院校是國家培養專業舞蹈人才的主要園地。所以說開設的文化課程比普通中等學校少了一半,另一半時間來開設了專業課程。相對來說,專科舞蹈院校的學生比普通中等院校的學生文化課要弱些。而普通中等院校的學生要比專科舞蹈院校的學生專業要弱得多。
在專科舞蹈院校的老師們常常會說:專業課很重要,文化課也很重要,如果你們總是忽略文化課,以后別人會說你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而往往在普通中等院校,老師們常常會說:抓好學習的同時,也要多鍛煉一下身體,我們要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專科舞蹈教育文化課與專業課的時間是各占一半,文化課的開設有:英語、政治、歷史、數學、語文;專業課的開設有: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中國民間舞基本訓練、芭蕾舞基本訓練、毯子功訓練。
普通中等教育的時間全放在了文化課的學習上,文化課的開設有:英語、政治、歷史、數學、語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就是那些愛好舞蹈、以后想考入高等舞蹈院校的學生,只能利用雙休日或是每天晚上的休息時間去練習舞蹈專業課。他們去學習專業課的時間就非常少,一般是在業余班或是請一些專業的老師上小課去考高等舞蹈院校的,上課一般就是練一下軟度,跟老師學習一下考試的劇目。別的就沒有怎么練。
進入高等舞蹈院校后,專科舞蹈院校的學生,在文化課方面,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四門課是空白的,沒有學過。再加上時間的分配,一半時間去學習專業課了,其余文化課也學得并不是很扎實;普通中等教育的學生,文化課相對來說學習的扎實、全面些。
在專業課方面普通中等教育的學生比專科舞蹈院校的學生就要弱得多。在進入高等舞蹈教育以后,開設的一些專業課也有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中國民間舞基本訓練、芭蕾舞基本訓練,專科舞蹈教育畢業的學生以前都學過,有基礎了,接受得就更快些。所以普通中等教育的學生不論是基本功,還是舞蹈感受、接受力、技能技巧等方面都要弱得多。
因為教育目的的差異,專科舞蹈教育會常安排一些舞臺表演,而普通中等教育就不會有這種活動。這對學生專業方面的鍛煉十分重要。因為在教師里的表演和在舞臺上的表演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舞蹈院校,作為演藝性質的學校,課堂教學必須與舞臺實踐相結合。
一種結果指的是不論兩種學生的差異有多大,最后必須完成國家規定的本科教育任務,完成人才培養目標,成為合格的舞蹈大學畢業生的一種結果,本科教育目標是必須要完成的最終結果!那么為了這一種結果的實現,在進入高等舞蹈教育后,我認為普通中等教育畢業的學生普遍文化課較好,專業較差,就應該多利用業余休息時間多加強自己的基本功訓練。而專科舞蹈院校畢業的學生普遍文化課較弱,專業課較好一點,就應該多補充自己的文化知識,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多去看書和學習。
作為一名舞蹈編導老師來說我深有體會。作為一名舞蹈編導,應具備:不斷努力學習新的知識,提升自己敏銳的樂感及思維還有對生活經驗的積累。
努力學習是舞蹈編導專業要求之一,作為一個好的舞蹈編導,僅有敏銳的感覺和獨特的思維是不夠的,還要勤奮勞動,以便在現實的藝術作品中去體現這些思維。這里所說的勞動,當然包括努力地學習,學習生活,研究新作品。研究文學,研究發展中的舞蹈語言等。只有這樣,舞蹈編導專業才能發展。一個編導所要掌握的知識是極其廣博的,因此,所付出的勞動也是巨大的。
一位有經驗的藝術家曾說:一個編導嚴格的說來,是沒有真正的休息。周總理關于藝術創作,曾有依據精辟的概括,就是“長期積累,偶然得之”。記得蓋老先生說過一句話:“不受一番冰霜苦,那得梅花放清香”。就是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知識,在創作的時候才能招之既來,浮想聯翩,運用自如。但是反之,你光有想法,知道自己想要編什么,表現什么。而專業跟不上,身體不靈活,也不能完整的表現你想要的東西,所以專業的培養也是編導應具備的條件。
音樂與舞蹈的關系是最為密切的。舞蹈動作的連續、節奏的變化、情緒的表現都有賴于音樂。因此樂感的培養對舞蹈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編舞者很快劃分出音樂的段落和節奏,感覺。“節奏感”可以使我懂得音樂節奏與舞蹈節奏該怎么配合。大學里所學的樂理課和曲式分析對樂感的培養也有幫助,可以學習音樂的劃分與節奏。我們也可以在曲式分析課上或在課余時間多聽一些不同風格的音樂對樂感的培養也很有幫助。
舞蹈的形象思維是抽象的。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舞蹈作品和舞蹈形象的產生也是源于生活。舞蹈編導只有熟悉、認識了所要表現的生活,并且有了切身的感受之后,才能創作出成功的舞蹈作品。周恩來同志說:“長期積累,偶然得之”。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舞蹈編導都應從熱愛生活出發隨時隨地的汲取甚或“營養”,如同一張吸墨紙。把汲取的生活素材,經過自己審美觀點的思索、理解、積蓄起來。這樣,創作想法就會不斷的涌現出來。
同時,舞蹈編導在熟悉、觀察、體驗生活的過程中,要善于進行舞蹈形象思維。用舞蹈形象思維來捕捉生活素材和生活中的舞蹈形象。多看一些小說或是文學作品,對形象思維的升華也很有幫助。可以在書中培養敏銳的思維,用舞蹈形象思維來捕捉生活素材和生活中的舞蹈形象。所以,文化知識的加強對編導十分重要。在專業知識方面,也要逐步的、系統的、深入的學習。
這點和第3點都是來源于生活。但是生活的經驗來積累舞蹈語言是具體的。是根據生活中的一些動作來轉化成舞蹈動作。也是要善于觀察、熟悉、體驗生活,從生活中提取舞蹈語言。多看些小說和文學巨著,從書中描述的人與物中也能提取出舞蹈語言。
由于普通中等院校畢業的學生和專科舞蹈院校的學生他們對舞蹈的起步不一樣,形成了兩種差異,進入舞蹈高等教育以后,為了完成舞蹈高等教育這一統一的教育目的。我想專科舞蹈院校畢業的學生應抓緊文化課的學習,學校演出活動可適量安排。進入高等舞蹈院校后, 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多學習文化知識來充實自己。而普通中等教育畢業的學生進入高等舞蹈院校后,應該多利用晚自習和業余休息時間多加強自己的基本功訓練,把所學的專業課知識練熟掌握。學校也應該適量為他們安排一些舞臺演出。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智力與體力發展平衡;專業與文化兩不誤的效果。
注釋:
1.張念宏主編.《教育百科辭典》.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88.p38.
2.呂藝生著.《舞蹈教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p83.
3.呂藝生著.《舞蹈教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p43.
4.5.呂藝生著.《舞蹈教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p33.
[1]羅熊巖著.中國民間舞文化教程.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1.
[2]呂藝生著.舞蹈教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4.
[3]潘志濤著.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5.
[4]朱立人著.西方芭蕾史綱.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