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成 魏瑞萍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應用保守治療的效果評價
劉仁成 魏瑞萍
目的探索保守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有效性, 并與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比較, 為今后的臨床實踐提供參考。方法選擇2012年6月~2013年4月來本院骨科門診治療的頸椎病患者, 篩選出其中的精髓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52例。根據知情同意的原則將患者分為保守治療組和手術治療組,每組各26例。保守治療組的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牽引治療、推拿治療和物理治療。手術組采用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 計數資料的統計推斷采用χ2檢驗。結果經過保守治療, 治愈10例, 顯效9例, 有效率73.1%。手術治療組治愈9例, 顯效8例, 有效率65.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4, P>0.05)。結論保守治療脊髓型頸椎病是種有效的方法, 特別是對于某些不具備手術條件的患者, 是種積極的嘗試。但在臨床實踐中, 需要醫師根據經驗及時作出判斷,提高治療的有效率。
脊髓型頸椎病;保守治療;效果評價
脊髓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頸椎椎體發生退化或者其相鄰軟組織發生了退變, 對脊髓造成了直接性的壓迫, 加上長期不良身體姿態的影響, 出現脊髓受壓或脊髓缺血, 繼而表現出各種脊髓功能障礙, 是退行性頸椎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 多發于中老年人[1]。目前治療的方法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大類[2], 為了探究傳統保守治療的效果, 特收集符合標準的病例52例, 分別采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 并比較治療的有效率, 為今后的臨床實踐提供借鑒,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3年4月來本院骨科門診治療的頸椎病患者, 篩選出其中的精髓型頸椎病5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0例, 女22例。年齡24~81歲, 平均(52.7±11.2)歲。病程23 d~11個月。臨床表現為:頸部疼痛39例;上肢麻木、無力、雙手精細動作困難45例;行走困難、步態笨拙者42例;頸部活動范圍受限29例。根據知情同意的原則將52例患者分為保守治療組和手術治療組, 每組各26例,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臨床表現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相關標準
1. 2. 1診斷標準[3]①具有脊髓損害的臨床表現;②經過MRI影像學檢查發現脊髓有骨贅壓迫;③排除腫瘤、運動神經元及末梢神經炎等疾病。
1. 2. 2評價標準[4]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 功能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 體征明顯好轉, 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體征減輕, 但仍遺留部分癥狀、體征及功能障礙。無效:治療前后癥狀及體征無變化,或加重中止, 或退出試驗的患者。有效率=(治愈+顯效)/病例數×100%。
1. 3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組:全部病例均采用傳統的保守治療方法。包括改善微循環的藥物治療25例(血栓通注射液0.5 g, 1次/d, 連續7 d。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加鹽酸川芎嗪注射液160 mg 靜脈滴注, 1次/d, 連續7 d), 牽引治療21例(持續牽引10 min, 間歇5 min。間歇牽引為20 s, 間歇10 s。牽引力約為患者體重10%~15%。力量由小逐漸加大, 角度依據病變部位調整);手法治療19例(脊柱定點旋轉復位法、搖擺法等)。物理治療15例(頸部超短波治療, 1次/d, 每次20 min, 連續7 d)。出院后囑患者自行進行頸部康復鍛煉。
手術治療組:采用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發生率進行描述, 采用χ2分析進行統計推斷,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保守治療, 治愈10例, 顯效9例, 有效率73.1%。手術治療組治愈9例, 顯效8例, 有效率65.4%,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4,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不同方法的治愈率(n, %)
目前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多種方法中, 非手術治療仍然是一種主要考慮的方法。以往研究也發現, 特別是對癥狀較輕的患者, 保守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法為上策。目前國內主要的保守治療方法為牽引、物理、推拿、藥物(西藥或中藥)以及針灸等等, 或者采用這些保守治療的不同組合。保守治療因為免去開刀的病痛, 治療方法相對簡單, 費用較低等優點一般能夠被患者接納。
本研究中, 保守治療組采用的方法主要為藥物改善微循環, 施以適當的牽引調整病變位置, 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 采用不同的手法進行推拿。必要時施以物理治療。研究結果發現,保守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達到73.1%, 而手術治療組的有效率為65.4%, 兩組資料經過χ2檢驗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保守治療的方法可以收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保守治療不僅在治療有效率上表現良好, 對于某些患者來說, 保守治療是其只能采取的治療方案。如對于年老體弱、伴有嚴重臟器疾??;病程較長或比較嚴重者;有嚴重精神或神經病癥者。但是保守治療也并不一定適合于所有患者, 需要臨床醫師進行經驗性的判斷。保守治療盡管風險較小, 較少了患者痛苦和費用, 也需要因人而異, 切不可貽誤病情。
綜上所述, 保守治療脊髓型頸椎病是種有效的方法, 特別是對于某些不具備手術條件的患者, 是種積極的嘗試。但在臨床實踐中, 需要醫師根據經驗及時作出判斷, 提高治療的有效率。
[1] 黃德剛, 丁國正, 徐宏.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保守治療效果與髓核突出類型的相關性研究.蚌埠醫學院學報, 2007, 32(5):562-563.
[2] 丁昌偉.老年人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的手術治療.吉林醫學, 2011, 32(2):333-335.
[3] 劉益善.脊髓型頸椎病的診斷和保守治療.空軍總醫院學報, 2006, 22(1):43-45.
[4] 宋紅梅, 陳少清, 王詩忠, 等.保守療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效果的系統評價.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8, 12(46): 9149-9152.
266207 青島工人溫泉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