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環
孕期體重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劉麗環
目的探討孕期體重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分析確定孕期體重干預的可行性。方法選取本院從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單活胎頭位孕早期體質量指數正常的產婦400例,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200例, 給予對照組孕婦常規的體格檢查和健康教育, 而對于觀察組孕婦, 要在對照組孕婦的基礎上給予孕期的體重干預, 觀察兩組孕婦體質量指數變化情況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結果觀察組孕婦體質量指數≥6的人數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孕婦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巨大兒、胎兒窘迫以及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孕產婦早期進行體重干預, 能夠明顯改善妊娠結局和降低分娩期并發癥的發生率, 具有較好的可行性。
孕期;體重干預;妊娠結局;影響分析
近年來,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孕產婦在孕期由于食入過多的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 又缺乏適當的體育鍛煉,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 造成體重過度增長[1]。當孕婦體重達到一定程度時, 可引起產婦并發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巨大兒等情況的發生, 使剖宮產、胎兒窘迫和產后出血等情況明顯增高[2]。因此, 應適當控制產婦體重,以減少對孕婦和胎兒的危害。本院對孕婦孕期的體重采取了一定的干預措施,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就本院的做法, 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從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體質量指數正常, 單活胎頭位孕早期的產婦400例,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200例, 觀察組孕婦年齡在21~35歲之間, 平均為(27.5±2.1)歲, 體質量指數為(22.8±2.41)kg/m2, 對照組孕婦年齡在23~32歲之間, 平均為(26.8±2.4)歲, 體質量指數為(21.5±2.26)kg/m2。所有產婦孕前無心臟病、慢性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內科合并癥,既往無精神病史、無抑郁癥史、無智力障礙、無顱腦外傷或腦部疾病, 無嚴重妊娠并發癥, 近一年無重大生活負性事件, 具有中學及以上文化程度并自愿合作者。兩組孕婦的年齡、體質量指數、既往史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診斷標準[3]18.5≤體質量指數(BMI)≤24.0為標準體重, 體質量指數>24為超體重, 體質量指數<18.5為低體重。體質量指數變化為分娩前體質量指數減去孕前體質量指數,當體質量指數變化≥6為超體重。
1. 3方法 給予對照組孕婦常規的體格檢查和健康教育,而對于觀察組孕婦, 要在對照組孕婦的基礎上給予孕期的體重干預, 具體做法:①宣傳教育:開設孕期營養健康講座,傳授孕期營養搭配常識[4], 講解孕期孕婦生理變化情況, 安排醫護人員向孕婦介紹妊娠期體重增加對產婦和胎兒的影響;②飲食指導:給予孕婦個性化的飲食干預, 囑咐孕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根據孕婦的身體狀況制定個人的營養食譜, 合理搭配飲食, 保持足夠營養, 控制高能量、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攝入, 切忌暴飲暴食;③適當運動:在病區里散步, 做孕婦操等,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④體重監測:每天定時體重檢測, 計算出體質量指數, 做好記錄;⑤體格檢查:定期檢查宮高和腹圍, 判斷是否符合當前的孕期月份指標, 以便有效指導飲食和運動;⑥加強與孕婦的溝通:讓她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5]。
1. 4觀察指標 通過孕婦孕前體重和身高的檢查, 觀察兩組孕婦體質量指數變化情況及對妊娠結局和分娩期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影響。
1. 5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體質量指數≥6的孕婦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巨大兒、胎兒窘迫以及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體重指數和妊娠結局對比
孕婦孕期營養與胎兒生長和智力發育密切相關, 孕期需攝入的營養必須高于非妊娠期[6]。當妊娠期出現營養不良時,會直接影響胎兒生長和智力發育, 嚴重時會導致器官發育不全等, 容易造成流產、早產等并發癥[7]。但是, 當攝入的營養過剩時, 會造成孕婦超體重, 導致剖宮產率明顯增高和分娩期的并發癥有所增加。因此, 適當控制與監測孕婦體重變化情況, 有利于母兒的健康[8]。本院通過細心的宣傳教育、合理的飲食指導、適當的運動、科學的檢測和心理指導等措施, 對孕婦體重實施有效的干預, 從而明顯降低了妊娠期和分娩期并發癥的發生率, 臨床效果滿意。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體質量指數≥6的孕婦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巨大兒、胎兒窘迫以及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孕期產婦體重實施有效的干預, 能夠明顯控制孕婦體重在正常范圍內, 能夠減少孕婦妊娠期并發癥的發生率, 對于改善母嬰結局, 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黃倩.孕期體重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中國醫藥導刊, 2013, 15(1):171-172.
[2] 陳紅霞, 楊耐冰, 孕期體重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1):77-78.
[3] 陳燕, 張國英.非肥胖孕婦孕期體重控制對妊娠結局的意義.中國婦幼保健, 2009, 24(30):4217-4219.
[4] 張靜, 王小華.孕前體重指數及孕期體重增長與妊娠結局的關系. 中國社區醫師, 2013, 15(8):136-138.
[5] 楊飛.健康管理對孕婦體重的影響.中外醫學研究, 2013, 11(12): 84-85.
[6] 莫祎琳, 彭來勤.非糖尿病性巨大兒發生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方法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3, 11(22):140.
[7] 劉蘭萍, 戴愛華, 孕婦糖耐量正常的巨大兒原因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1, 8(25):15-16.
[8] 溫彩瓊, 李敏.農村孕婦孕期個性飲食指導和營養管理的效果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1, 9(15):134.
516151 廣東省博羅縣公莊鎮衛生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