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場獨立型—場依存型認知方式與初中英語有效教學
●張杰
心理學家稱外界環境為一個場。因此,正確認識場獨立型、場依存型的認知方式,才能根據學情有針對性地實施英語教學。教師應根據自己的認知方式區別對待不同認知方式的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和發展的機會;鼓勵學生在完善自己首選認知方式的同時,整合和發展另一種認知方式,實現英語學習的有效性。
場獨立型;場依存型;認知方式;有效教學
場獨立型(field independence)和場依存性(field dependence)這兩個概念來源于美國心理學家H.A維特金(H.A.Witkin)對知覺的研究。場獨立性指很容易地將一個目標從他的背景中分離出來的能力,相反,場依存性是指在將一個知覺目標從它的背景中分離出來時感到困難的知覺特點。
現代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認知方式對初中生來說他們在對待英語學習所反映出來的行為方式是迥然不同的。下面是二者的比較。

表1 不同風格認知類型對應的學習行為
不難看出,由于初中生認知方式的不同,因此他們在對待英語學習所反映出來的行為方式是迥然不同的。場獨立型的學生善于從整體中分析出各個元素,喜歡學習無結構的材料,不太喜歡受外界的影響,對于他人的評價有自己的看法,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但他們傾向于沖動、喜歡冒險、容易過分主觀。這類學生應注意把老師的要求與自己的想法相協調,使自己的做法與外界相輔相成。而場依存型的學生善于把握整體,善于學習系統化、條理化的材料,喜歡與同伴一起討論或進行合作學習,這類人很容易適應環境,受大家歡迎。但他們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表現較為謹慎,不愿冒險,受到批評時,學習的積極性下降。這類學生應做到不輕易受他人評價的影響。尤其當他人提出批評時,能分析原因,并考慮自己應該怎樣努力,而不能就此氣餒。
與此同時,現代研究結果也表明,授課者教師本身的兩種認知方式在運用教學策略方面也各有不同。
由此不難看出,授課教師本身的兩種認知方式在運用教學策略方面的也各有不同:兩種認知方式在個人行為、教學行為甚至和運用教學策略三個方面會和不同認知方式的學生發生“撞車”。
縱觀兩種不同的認知方式,我發現自己本身所體現的是較強的場獨立型教學方式,而缺少場依存型教學方式,這也就制約了自己英語發現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表2 根據不同認知方式所采取的教學策略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群體,研究的對象也往往是面向全體學生,而忽視了研究、分析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講,我們更鮮有人認識到自身具有的場獨立型、場依存性,且不少教師習慣于用同一個教育目標、同一個教育模式、同一個教育策略來要求和訓化具有不同性格、不同認知方式的學生個體。當然此方面對學生的研究也幾近空白。不管承認與否,多少年來不少學校仍然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子,追求的仍是“精英教育”,其副產品是大量的學生成了學困生(算是對差生的一種稱謂)。凡此種種,都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忽視了學生的認知方式、鈍化了學生的思維,使豐富多彩的語言和文化現象變成了枯燥刻板的程式。學生失去了個性,也就失去了學習的靈性,失去了思維的創造性。因此,我們不但要研究學生的認知方式,更要知道自己本人的認知方式,在教學中要使師生的認知方式達到最佳的融合、促進狀態,這樣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才能以豐富多彩的語言為載體,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突破口,構建一個學生潛能能充分張揚、身心道德健康的個性化教育平臺,從而打破英語課堂教學發展的瓶頸。
搞好學情調查,全面了解學生的認知方式和個性特點。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真正內涵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方式,并運用這些策略取得學習上的成功。為此,筆者根據鑲嵌圖形測試方法,為山東省五蓮縣第二中學07級(1)班的74名學生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為場獨立型25人,場依存型32人,場綜合型17人。從以上實驗我們獲知:1.鑲嵌圖形測試的成績與被測試者的英語成績呈正相關性。但是這種相關性不足以對一類群體進行判斷;2.場綜合型的學生在英語水平測試中平均分最高,其次是場獨立型,場依存型的學生得分最低。
教師要研究考察場獨立場依存的認知方式對中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影響,并將關注點對準了場綜合型這一通常被其他研究忽略的邊緣群體。教師是按照每個學生不同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特點,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和意識傾向在原有的基點上和可能的發展水平上,不斷獲得進步和提高的主要實施者。從某種角度講,教師會直接影響著學生一生的性格特點、價值取向和人生觀。教師要把個人認知方式和教學風格與智慧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中去,形成匠心獨運的個性鮮明的課堂教學策略。
認識到認知方式在英語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承認教師及初中學生在認知方式上的個體差異對語言學習過程及學習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語言學習需求因人而異,不必強求千篇一律的學習模式。教師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觀察或測試以分辨出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的學生,進而根據教材有效組織適合不同認知方式學生的教學活動。
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觀察或測試,分辨出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的學生,根據教材有效組織適合不同認知方式學生的教學活動。如場依存型學生受“場”的影響較突出,在處理信息時依賴外部參照系統,缺少主見,容易受他人觀點和評價的影響,在老師眼里他們是聽話的孩子。教師在公開場合盡量多鼓勵這些學生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同時由于場獨立型學生具有社會敏感性,在人際/社會交往方面處于優勢,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表現積極,教師可以借此活躍課堂氣氛。場獨立型學生因為獨立性強,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自主制定學習計劃,教師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
根據場依存型和場獨立型學習者的風格特點,整合和發展另一種認知方式,區別對待不同認知方式的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和發展的機會,實現英語學習最優化。從實證研究中,我們已知場綜合者在英語學習中取得了最好成績,原因在于他們能很好的平衡兩種認知方式,揚長避短。他們能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不同的學習任務和不同的學習環境和狀態,采取不同的學習策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因此,外語教學應注重促進學生這兩種認知方式的平衡,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根據新教材中諸多與現實關系密切的生活場景,實現師生互動、學生踴躍實踐、大膽運用、敢于交流的廣闊天地。教師根據場獨立型場和依存型的認知方式,設計好學習目標導向,讓每個學生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進行自我表現,或按自己的水平進行自我學習。教師自己要調整自己的認知方式,建立一種接納性、支持性和寬容性融為一體的課堂氛圍。
教師自己要調整自己的認知方式,以良好的愿望,樂觀、積極的心態,堅持對學生一樣的態度,一樣的熱情,一樣的耐心,一樣的仔細認真。也就是說教師本著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各種便利,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努力讓每個學生愛學、樂學、學會。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學習個體。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應是單純的灌輸知識點或使每個學生在軟硬兼施手段的逼迫下先接受多少知識,而是應幫助學生形成更具有個性特點的認知方式,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優勢、潛能得到充分張揚。由于他們在學習中存在著不同的學習動機、性格特征和學習風格,他們的語言敏感性、學習興趣和認知策略各不相同,教師要不斷幫助學生運用這些方式去不斷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的個性優勢、潛能得到充分張揚,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在未來多元化的社會競爭社會里,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不斷更新、需要。
注重課堂教學的評價,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個性各異的學生敞開胸懷,大膽發表見解、談觀點、獻方法、讓每個學生有充分顯示智慧、施展才能的天地和機會,從而促進每個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對學生的發言,教師要適時鼓勵或者合理的引導,不管哪個學生從哪個角度說問題,也不管他們說得是否清楚或者有無汲取的價值,教師都要注意保護他們參與的興趣和成功欲。當然,評價的內容要與教學目標相吻合,置評價于教學全過程中,使各個環節的動態置于評價、反饋、調控視野之內,在教學互動過程中使學生能充分表現獨特內心世界和個性特征;教師要注意評價的延伸性,揭示其個性的潛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不斷適應自身與更高水平的差異,使認識結構不斷變革重組,以促成激發心理的矛盾運動,啟動個性發展的新方向,不斷激勵“自我求成”、“自我發展”的需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教育教學改革百船競發的今天,個性的釋放與完善,呼喚著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秉賦、優點、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因人施教、因類施教,讓性格各異的學生爭奇斗艷,盡展風采。
總之,認知方式對學生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產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場獨立性、場依存性的存在,導致了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和偏好。因此,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應與學生的認知方式相一致,學習內容的選擇與學生的認知方式相匹配,創設適合不同認知方式學生學習的環境,努力使每個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風格,從而使其教學滿足不同認知方式學生的需求,這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的關鍵,更是當今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唯如此,才能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1]李志雪,李紹山.國內場獨立依存認知風格與外語教學關系研究綜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9).
[2]張廣斌.多元智能理論對個性教育的啟示[J].當代科研,2003(2).
[3]趙明,周徐健.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J].教師報,2002-01-20.
[4]李稚君.場獨立場依存的認知風格對中學生英語水平的影響[J].新西部,2010(04).

(責任編輯:張斌)
張杰/山東省五蓮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