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馬偉
摘 要:信息社會中,高職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形成積極的、制度化的和全程實時控制的教學全面質量管理運行機制,實現教學質量監控手段的信息化、網絡化和實時化,這是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面臨的一個課題。本文試圖探討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現實意義、運行機制、技術手段以及實踐價值。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監控
基金項目: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2012年度立項課題,(課題編號:2012-R-22815)
在信息社會中,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統計分析手段對教學質量監控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分析與決策,形成積極的、制度化的和全程實時控制的教學全面質量管理運行機制,實現教學管理手段的現代化、網絡化和實時化,有必要對高職院校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進行深入的研究。
1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現實意義
隨著高職院校在校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逐漸也實現了多校區辦學;再加上實行學分制后,教師開設網絡課程、學生網絡選課、師生網上評教評學等工作,都增加了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控的難度。傳統的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控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要求。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建立一個以網絡為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成了時下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將網絡溶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學校也不例外,網絡技術在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中也得到了推廣和普及,隨著校園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人與推進,校園網絡硬件建設已基本完成,教師公寓、辦公室和學生宿舍實現了互聯網連接,所有這些都為網絡成為教學質量監控的技術平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對于目前已經進入規范發展階段的高職院校而言,想要得到進一步的長足發展、在教育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因此,如何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如何構建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已成為高職院校健康發展的重點和難點。而從教育信息化不斷發展的視角考察,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實施又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持。基于此,對于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及技術支持的研究,就顯得至關重要。
2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運行機制
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需要努力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構建出系統的、科學的、有效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總體構架,實施教學質量的全面網絡化平臺管理。我們在認真研究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中各種信息的載體、途徑和平臺的前提下,以全面質量管理做指導,建立建設教學質量監控網絡平臺,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平臺在教學質量監控過程中的作用,并通過將網絡與其他載體的反饋相結合的形式,形成多樣化的系統的反饋體系。同時將網絡反饋體系與監控體系相結合,形成完善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及網絡化平臺。我們構建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運行機制主要由目標體系、組織體系、方法體系、制度體系、技術支持體系等相互聯系的幾個部分組成:
1.明確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目標體系:(1)人才培養目標系統——其主要監控點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學科專業改造和發展方向等;(2)人才培養過程系統——其主要監控點為教學大綱的制定和實施、教材的選用、師資的配備、課堂教學質量、實踐性環節教學質量、教學內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試卷質量等;(3)人才培養質量系統——其主要監控點為課程合格率、各項競賽獲獎率、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畢業率、學位授予率、考研率、就業率就業層次、用人單位評價等。
2.健全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組織體系:由院、系(部)、室構成三級監控組織,根據管理的職能,在不同層面上實施質量監控。學院權威性的常設監督機構是教學指導委員會、專業設置委員會、教材委員會及教學督導專家組,教學督導與質量監測處是監控執行的中心,起組織協調、分析反饋作用;系(部)是實施教學及管理的實體,也是實施教學質量監控最重要的組織;教研室是最基層的教學單位,是實施教學及管理的最小單位,也是實施教學質量監控最直接與最關鍵的組織。
3.科學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方法體系:(1)教學信息監控——通過日常的教學秩序檢查,系(部)教學信息反饋和學生教學信息反饋等常規教學信息收集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動態問題;(2)教學督導監控一-對所有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經常性的隨機督導和反饋;(3)專項評估監控——通過校內新建專業評估、優秀課程評估、教材評估、實驗室評估、試卷評估等,借助目標監控輔助過程監控,利用評估的診斷功能,促進有關方面提高工作質量。
4.完善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制度體系:(1)聽課制一-學院領導、督導組、系領導和同行相結合的聽課制;(2)學生評教制——每學期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由學生作為課程教學評估的主體,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3)雙向選課制——學生按班級選任課教師,在此基礎上教師也有選擇任課班級的權力;(4)新教師上崗考核制;(5)末位淘汰制——學生評教排名末位者停課進修,再次排名末尾者轉崗或分流。
5.有效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技術支持體系:以高職院校校園網絡作為技術平臺,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高職院校教學發展的質量監控體系。多校區辦學、實行學分制、學生網上選課、學生成績教師網上輸入、學生成績網上查詢以及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管理等工作,增大了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控的難度,使得傳統的人工加計算機的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控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要求。因此,隨著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在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中也得到了推廣和普及,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建立一個以網絡為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成了時下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將網絡反饋體系與監控體系相結合,形成完善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機制也成為了一種現實。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應從內容設計、組織機構、信息采集分析與反饋處理等方面考慮,如圖1 所示。
圖1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在整個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運行機制中,目標體系起導向作用,組織體系是保證,制度體系是基礎,反饋體系提供及時和充分的信息,方法體系是改善工作的手段,技術支持體系是使各體系功能實現的有力工具。以目標體系為中心,各體系相互聯系、互相推動, 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確保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的實現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3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踐價值
建立科學有效的高職院校院級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網絡化平臺,從技術支持上實現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形成學院教學的宏觀監控和高校內部自我約束相結合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理論上說,它極大地充實了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論意義和內涵。教學質量管理和監控體系有很多方面的內涵,但當前以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為視域來深入研究的還比較少;而且高職院新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以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技術支持,在目前學術界對于高職院新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研究還不是很多的情況下,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樣,它還具有如下重要的實踐價值:
1.作為我國按新的機制和模式舉辦的高職院校,其辦學中存在許多獨特的規律和特征,因此,構建高職院新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對全國眾多的高職院新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的提高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2.對于高職院新本身,通過對教學質量監控目標的確定,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監控指標的建立,各種教學質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能夠為高職院新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證。
3.為我國高職院新的教學質量管理實踐操作提供理論指導和若干建議,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水平。本論文通過分析我國現有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存在的問題,并借鑒國內外現有的優秀成果,結合現代信息技術來探討一種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管理實踐操作提供理論指導。
綜上所述,我們在認真研究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中各種信息的載體、途徑和平臺的前提下,以全面質量管理做指導,建立建設教學質量監控網絡平臺,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平臺在教學質量監控過程中的作用,并通過將網絡與其他載體的反饋相結合的形式,形成多樣化的系統的反饋體系,同時將網絡反饋體系與監控體系相結合,形成完善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及網絡化平臺,這必將對我國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蔡敏燕.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信息化系統的構建——基于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2013(11):57-61.
[2]沈玉順.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組織策略初探[J]. 復旦教育論壇,2010(4):29.
[3]于國芳,王欣.教學監控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2012(4):64.
[4]付慧蓮. 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運行機制探析[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1(11)
作者簡介
廖海(1979-),男,四川南江人,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工程系助理研究員,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馬偉(1957-),男,甘肅蘭州人,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