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洪,華業慶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的新興和初步,沒有新建本科院校就沒有進一步發展的高等院校,沒有新建本科院校就沒有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新建本科院校是教育的新興力量,是高等教育的基礎。對于本科院校的研究,重點應該在如何建設構建和發展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實現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上面。本文從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特點出發,講述如何完成轉型工作,為高等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轉型發展;開發前景
1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傳播,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漸由“尖端化”變為了“大眾化”,由少數人受的教育向著多數人可以享受的教育轉變。門坎兒的降低使得高校逐漸增多,表現為,原來一部分的高等院校和國外的學校“強強聯合”,成為更高的學府。而原來一些技術過硬、學習資源豐富、有豐厚的教學經驗以及社會經驗的專科院校逐漸轉變為本科院校,這也就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定義。它不是沒有教學經驗的新建學校,而是由專科類院校過渡來的,是有教學經驗和教學水準的。
對于新建本科院校要同新的學校區別開來,從教學資歷和教學經驗上找出兩者的不同。新建本科院校在轉型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是教學經驗的不足,而是本科教學方式的不適應,需要做多方面的及時轉換。
2 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是時代孕育的產物。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政治、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的教育在不斷進行著改革,由政府主導的應運而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中華大地,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接班人”。受教育人口的增多,原來的古老院校自然不能夠滿足這個需要,所以很多專科院校就在不斷完善自身教育的同時,利于原來的教學資源和優勢,成長為新的本科院校。這是時代的發展趨勢,也是時代成長的必然結果,是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能夠緩解高等受教育人群增多的壓力,能夠讓更多的人得到更好地教育,同時為社會總體知識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另外新建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教育基礎,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新的教育領域當中。而且因為它和普通高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也是對高等教育領域一種新鮮血液的注入。這是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重要性。
3 新建本科院校轉型時面臨的問題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多數為一些專科院校合并或是升格發展起來的。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些院校實現了從專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轉變,實現了辦學層次的提高,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在轉型過程中,會面臨許多問題。
3.1 教學質量之間的矛盾
高等教育是以高質量教學為標準,而新建本科院校一般為“粗放發展”的教學。新建的本科院校雖然都是由一些規模較大、教學水平較高、口碑較好、師資建設比較雄厚的等專科院校提升的,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但是現有的發展方式還是粗放型的。這樣就會造成轉型過程中專業科目沒有得到調整,學科齊全但是沒有優勢科目,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學科建設問題。
3.2 師資力量的缺乏
雖然這些專科院校有較好的師資基礎,但是師資的力量并不雄厚。換句話說,缺乏高層次的人才,知名教授比較少。在老師的安排和編制上也存在問題。在專科院校中,更加注重專業老師的教學,所以其他科目的教師相對就會比較少,甚至一人帶多門課程。在轉型過程中,如果沒有很好地解決教師資源這個問題,就會造成“外強中干”的現象。教師的教學能力或數量不能夠承擔起本科的教學課程,不能夠滿足本科生對知識的追求,降低教學質量。
3.3 新建本科院校之間存在的矛盾
高等教育機構的增多,必然會導致高校之間激烈的競爭。不同層次的高效都在不同層次努力爭取發展空間,謀求發展機遇。因此許多新建本科院校存在著“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競爭狀況:一方面是來自重點大學的“壓”,另一方面是來自同一類型學習的“擠”。因為即使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增多,但是在生源方面的競爭還是在新建本科院校之間存在的。特別是這些院校之間教學質量的競爭,更是非常激烈,甚至延伸到了其他領域:如文化、地域、背景、待遇、環境等等。
3.4 新建本科院校的資源相對較少
相對于省屬重點高校,新建本科院校難以得到國家的支持,僅能夠地方政府的資金支持,而這些支持畢竟是有限的。使得它們處在高校競爭的資源劣勢,特別突出地表現在辦學經費不足,甚至某些高校負債過重、疲于還息。除了資金之外,新建本科院校具有的政策允許空間也是比較小的特別是一些分布在各級地市的小型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的自主權受到更多的限制。而且也因為知名度不高的問題,生源成為這些院校的一個問題,也是出現“入不敷出”現象的原因。
3.5 社會對新建本科院校的認可度不高
經過多年的擴招,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不是一個很高的門檻兒。所以廣大的考生面臨的不再是考上大學的問題,而是考上一所好的學校的問題。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民眾更希望能夠享受優質的高等教育。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因為轉型時間段,名氣比較少,社會公眾對其的認可度不高,一些學生不會優先選擇這些院校,即使是選擇復讀。但是高等教育的認可本來就是建立在機制、信任度、威信度上的,這恰恰是新建本科院校薄弱的地方,給自身造成了更大的壓力。
4 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建議
4.1 進行專業定位,側重發展多學科性的大學
面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多數新建本科院校應該選擇專業性和應用性較強的高等教育模式。因為和傳統的大學相比,新建本科院校缺少頂尖的學術水平,但是基礎廣大,學科種類較多。所以新建本科院校應該以多樣化的教學種類彌補缺少頂尖學科的不足。然后在進一步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確立自己的優勢科目,做到全面發展和重點發展相結合。
4.2 探索社會教育未知領域,發展教學服務型大學
教學服務型大學是近年來的一種新的理念,加入了現有的研究型大學、教學型本科院校、教學研究型大學、專科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這幾種高等教育學校的分類之中。教學服務型大學是融合了“教學服務”和“服務科學”的理念,以服務社會、凸顯教學為導向,彰顯服務特色的新型大學種類。因為其同種性質的高等大學比較少,所以發展空間較大。教學服務型大學是新建本科院校一個較好的發展方向,能夠實現學習和地域經濟文化的雙贏。
4.3 提高學術水平,優化管理機制
因為地域、知名度、辦學經費等問題,新建本科院校在短時間內吸收高知名度的教育人才是不現實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自身的資源,完善自身的管理機制,做到內部資源的不斷優化,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學校要給老師更多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能夠到重點高校去參觀學習,從而能夠提升自身素質。另外,還要積極推進現代大學的教學制度,不斷優化內部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學術人員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專家、教授起到帶頭作用,以身作則在學術領域和專業事物中發揮指導作用。只有這樣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夠從自身汲取“營養”,才能夠呈現出巨大的活力,健康發展。
4.4 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抓住重點,堅持發展
新建本科院校在轉型的時候,自然會有很多的“雄心壯志”需要實現,但是因為其底子薄,這些建設和發展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這些院校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文化氣息和魅力,彰顯自己的優勢,靠獨特的發展方式和發展方向來出其不意,獲得成功。雖然他們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地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良好的文化積淀也給他們的轉型成功創造了條件。只是要注意,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夠一把抓,要有所側重。
參考文獻
[1]伯頓.克拉克.建立創業型大學:組織上轉型的途徑[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劉獻君.建設教學服務型大學——兼論高等學校分類[J]教育研究.2007(7)
作者簡介
邱光洪,男,(1971—),云南省威信縣人,昭通學院副教授,國家司法鑒定人,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等。
華業慶,女,昭通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