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達
摘 要:群眾文化工作屬于社會文化和教育范疇,承擔著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陶冶群眾思想情操、堅持以人為本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為目標,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實現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職責。因此,每位群文工作者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位群文工作者都應培養以下的素質:
關鍵詞:群眾文化;工作者;素質
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面廣,影響深,在宣傳黨的方針、路線、政策,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水平,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群眾文化工作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成為激勵和鼓舞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武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群眾文化隊伍,必須培養高素質的群眾文化工作者。
1 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基本素質
現在我黨正致力于領導全國人民構建和諧社會,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應如何發揮作用從而做好 群眾文化工作?隨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 的不斷進步,對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思想政治品德、業 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政治思想過硬,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及組織能力,要有 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獻精神和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 要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項工作上,明確在文化建 設上提倡什么、允許什么、反對什么;其次,要有一定 的理論水平,不斷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領會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 實質,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在工作中堅持理論 聯系實際,以理論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工作的進步; 再次,要有一定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作為一名群 眾文化工作者,一是要在群眾文化工作中有專長、有建樹,掌握一定的文藝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技能,熟 悉群眾文化的工作規律、規程和方法,具有組織中小 型群眾文化活動的實踐經驗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基 本功扎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精神,在工作中努力深入群眾、深入生活、積極實踐,在專業上刻苦鉆 研、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能 夠勝任新時期、新階段、新任務的群眾文化干部。
2 要具備文化資源整合能力
面對激烈的地區文化產業競爭形勢,在文化體制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文化產業經營機制轉變成為競爭的焦點。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政府應明確職能,要做文化產業的助產士,而不能越俎代庖地做“產婦”,干預企業自主經營。
這就需要加快轉變政府主導的發展方式,引入資源整合理念,優化制度環境,激活更多社會資源,強化市場配置作用,增強市場主體的自生能力,促進文化產業自主發展。行政管理部門要切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放開管好,大力培育文化市場。
文化資源的整合往往會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乘效應。一是要開闊思路,通過改革文化體制、創新文化機制,最大限度整合文化系統自身既有的文化資源,使公共財政的累積投入和現有文化設施、各種文化資源存量充分盤活、發揮效用,滿負荷運轉,實現效益最大化。二是要善于從“大文化”的角度,通過研究社會各界的文化需求和有效資源,積極主動整合各種社會文化資源,借力發力。
3 要具備文化隊伍創新能力
1.重視業余人才,形成隊伍網絡。業余文化人才既是文化的參與者、傳播者,又是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已經成為文化系統一支不可替代的有生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抓好文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要高度重視文化業余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抓機關、學校、企事業等單位的文化骨干,通過開展節慶、調演、比賽等活動,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文化興趣,調動他們組織、參與文化活動,服務群眾文化生活的熱情。二是抓街道、社區這支業余文化隊伍。依托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等基層組織,把區域范圍內的文化愛好者組織起來,使之成為發動、組織群眾開展經常性文化活動的中堅力量。三是抓遍布農村的民間演出隊。為他們的演出牽線搭橋,提供方便,創造條件,積極鼓勵、支持他們的行為。同時,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和引導,特別是在演出內容上要加強監管,讓他們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用先進文化思想牢固占領農村文化陣地,使業余文化人才與專業文化人才相得益彰,形成縣市、鄉鎮、街道、社區、農村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上下貫通、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文化人才隊伍網絡。
2.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勞動創造。制定優惠政策,完善激勵措施,讓文化人才進得來、留得住、作用大。一是建立科學的人才管理和評價體系,制定一套適合文化行業特點的人才業績評價體系,形成“重能力、重業績”的用人評價標準。推行和完善公開招考、社會招聘、競爭上崗等辦法,形成人才能上能下,能出能進,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二是加大業內收入與分配改革力度,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改革。深化以業績為取向的分配制度改革,在薪酬待遇上,注重向專業一線傾斜,合理拉開檔次,實行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充分體現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市場價值。三是大膽使用人才。對專業能力相對較強的專業個性人才大膽使用,特別是年輕人才主要看業績,看專業水平,把他們放到業務骨干或業務領導的關鍵崗位,加速培養,發揮其長,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有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形成重視人才的良好風氣。四是切實為文化人才排憂解難,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職稱、住房、醫療、子女上學、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用感情留人,用事業留人。
4 要具備文化系統落實能力
一切工作,貴在落實。一是要靠層層培訓骨干。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越是任務重、工作多、難度大、時間緊,越要通過培訓,解疑釋惑,加油充電;理論武裝,理清思路;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交流啟發,互相借鑒;增強信心,明確任務,解決好由此岸到達彼岸的橋與船的問題。二是要靠建立科學完備的督導考核評價體系。調查研究,措施到位;層層分解,責任到人;民主監督,公平公正;賞罰分明,利益激勵。三是要依靠各級文化工作者的堅強黨性、文化自覺、使命意識和責任感、事業心。這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在新的形勢下和任務面前,尤其要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