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海
摘要: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看,高職院校應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技能培訓兩個方面加強建設,近八成企業在招聘時要求高職畢業生所學專業與崗位相關。所以,高職院校應加強學生擇業觀和人生觀教育,提高職業道德素養;開展素質拓展,全方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寬校企合作空間,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關鍵詞:社會需求;高職;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5-0135-03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培養了大批應用型技術人才。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隨之顯現出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受到社會需求、企業用人需求、家庭環境和個體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效果看,畢業生不能順利就業的關鍵原因就是學生在校期間學到的通用知識和技能以及綜合素質能力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
天津濱海新區從地方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展現在天津濱海新區面前的是機遇也是挑戰。天津職業大學作為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高職院校之一,根據用人單位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改革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改革學生就業工作和學生素質教育工作。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理論知識、
通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
根據對天津三星電機、天津三星高新電機、天津三星LED、天津三星視界等天津三星系列公司,天津保潔公司,天津卷煙廠,天津濱海快速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地鐵運營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天津分公司,南車集團天津分公司,長城汽車天津分公司以及天津東風本田、奔馳汽車4S店等主要校企合作用人單位在崗的我校機電學院應往屆畢業生代表進行訪談,了解到如下具體情況:
(一)在理論知識、通用技能和綜合素養中,用人單位看重畢業生的綜合素養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學科知識是根本,專業技能是基礎,綜合素養是升華。依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與《天津職業大學人才培養方案》,歸納總結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職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等13項關于學科知識、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養等與企業用人需求相關的指標。通過觀察我校機電學院近三年畢業生就業效果以及校企合作用人單位崗位需求可以發現,用人單位最看重畢業生的綜合素養。其中,職業人素養、愛崗敬業意識、與人溝通能力、相互合作能力和實干創新精神被企業列為選人、用人的標準。
企業最注重員工內在的職業素養 企業或者行業的信譽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水平;另一方面是企業職工所具備的職業素養。其中,員工的職業素養是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足的精神基礎,同時也是企業和個人長遠發展所必備的。
畢業生的團隊協作、與人溝通、適應環境和有效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是用人單位較為重視的 從我校機電學院歷年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大多數畢業生均從事基礎生產、基礎管理和售后服務等一線工作,良好的與人溝通能力使得畢業生較快地進入工作狀態并適應崗位環境。因此,這種類型的畢業生易得到企業的認可。
另外,從近些年我校機電學院學生就業過程看,天津卷煙廠、天津濱海快速交通軌道有限公司和天津地鐵運營公司等國有企業較為看重畢業生的各科學習成績、英語等級與學生干部工作經歷等項目;天津商科數控有限公司、天津頂嘉機械有限公司與天津友信空調有限公司等中小型三資企業對畢業生的各科學習成績和英語等級不是十分看重,反而對畢業生的再學習能力、科學實踐能力以及領域創新能力更為關注。
(二)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在學生綜合素養與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提升方面要求較高
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從用人單位,如天津卷煙廠、天津濱海快速交通軌道有限公司以及中核集團等企業的用人標準來看,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方面與企業的用人要求還有差距,應加大力度培養。由此可見,綜合素養高的畢業生是企業長遠發展與領域創新的寶貴資源。
身體心理素質被現代企業提到較重要的位置 如天津卷煙廠在面試環節主要考察學生的個人習慣、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職業興趣和職業匹配等能力;在筆試環節主要考察人格誠信、情商測試和性格測試等方面,以便確認求職者是否適合承擔本崗位工作。這與高效率和快節奏的工作強度以及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競爭機制有相當的關聯。從畢業生的崗位實踐結果看,約有四分之一的員工在一定程度上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這種狀態在從事生產一線操作的員工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并隨著生產任務的加重而加重。
畢業生的崗位實踐能力有待提高 畢業生在校期間學習到通用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進入工作崗位后還要接受企業培訓,這是校企合作工作的進一步延伸。畢業生通過現有工作崗位平臺充分實踐和再學習,對崗位要求有了更深入的感悟。企業文化厚重的用人單位還要為畢業生配備企業導師,有利于應屆畢業生快速適應并融入到新環境中,有利于彌補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環節的不足。
(三)企業希望畢業生在校期間所學專業與崗位要求相適應
以我校機電學院為例。天津三星電機、三星高新電機、三星LED、三星視界、天津卷煙廠、中國核工業集團等企業明確要求畢業生所學專業與崗位對口;長城汽車天津分公司、天津濱海快速交通軌道有限公司、天津保潔等企業對畢業生的專業有要求;金威啤酒、日立樓宇、大金空調等企業不對畢業生所學專業有嚴格限制,但要求畢業生具備優良的綜合素養和再學習能力以及領域創新能力。通過上述情況,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具備高素質的畢業生尤為青睞,這也充分體現了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一)建立健全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活動積分制
以各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為基礎,以各二級學院(系部)的教學特點為依托,制定各項符合學生發展實際的素質教育活動項目,并且根據學生素質活動項目實施的難易程度、質量高低以及學生的預計參與度賦予各項活動相應的分值。各年級的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相應的活動項目,獲得相應的分值。學生所獲得的分值均計入獎學金的評選分值范疇。例如,我校機電學院在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的學生素質教育活動項目有“寫給學弟學妹們的一些心里話”征文、安全主題班會、“誠信考試,杜絕作弊”宣誓活動、機電學院科技創新比賽、大賽志愿者服務、個人簡歷設計大賽、“五四”青年節文藝晚會等。從學生參與活動的效果看,這些活動使得2011級的大多數學生在基本素質、職業素養和通用知識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而且參與活動相對較多的學生在獎學金評選上占據優勢,彌補了學習成績上的相對不足。
(二)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開展精神文明活動,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教育
思想政治素養教育是學校實施各項素質教育項目的前提,也是學生素質教育活動項目中需重點建設的一環。鑒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理論基礎薄弱以及政治素養不高的現狀,要充分借助“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思想政治理論修養”和“形勢與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這個重要陣地,在思想政治領域重新塑造與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堅定他們崇高的政治方向,樹立遠大的政治理想,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武裝他們的頭腦,積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以學生社團為基礎平臺,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內涵建設,積極促進素質教育活動開展
高職院校的各級學生社團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開展學生素質拓展活動的重要途徑。
建立形式多樣、類別廣泛的學生社團 我校機電學院成立了大學生理論研討會、英語社團、紅風曲藝社、運動在線、大學生就業聯盟、電腦服務會社以及機電學院科技服務小分隊等。以這些理論研究類、舞臺表演類、社會公益類、學術科技類、興趣愛好類等學生社團為基礎平臺,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健康向上、形式多樣、層次和水平較高的素質教育活動,如大學生消費觀念演講比賽、安全知識競賽、機電學院科技創新比賽、個人簡歷設計大賽、“五四”青年節文藝晚會、踢毽跳繩比賽、機電學院書法繪畫作品展、機電學院社團聯誼晚會等活動項目,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充分理解與感受素質教育的深層意義,鍛煉與激勵自我,重塑與完善個性。
營造校園科技文化氛圍,以學科專業建設為背景,建立科技服務類學生社團 以我校機電學院為例。機電專業有數控先鋒社團、電氣專業有電子科技協會、汽車維修專業有AUTO FAN社團、汽車營銷專業有汽車營銷協會、供熱專業有綠色環保社團等。通過這些學術科技類學生社團,可以組織全員性的學生科技作品競賽,如“機電學院小發明小制作比賽”、“機電學院科技創新比賽”等;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大學生學術科技課外作品大賽以及挑戰杯大賽等全國賽事。這些比賽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科技發明、制作和創新,展示他們的科技發明與創作能力。
充分利用校內課程教學和校外企業實習,進一步強化職業素質培養 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是職業素質教育的核心陣地。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科知識傳授、學生主動性學習和實驗實訓教學完成的。因此,要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把素質教育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之中,實現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的融合,注重職業道德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實施“教學做一體”的課程中,要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點,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職業道德培養與專業知識傳授相結合,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不斷提升。企業實習為加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提供了重要平臺。在企業實習中,要引導學生感受真實的企業氛圍,理解企業文化,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要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職業素質,在實踐中內化職業素質。要在實踐中考核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情況。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手段。要加強必修和選修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建設,使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要依托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開通網上心理咨詢熱線,拓寬心理咨詢工作范圍。要進一步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管理,逐步完善心理危機三級防御體系,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著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發展。
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素質拓展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長項制定教學計劃,如在課堂上按照“教學做一體化”的方案培訓學生,使得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理論聯系實際。也可以通過參加“機電學院小發明小制作比賽”、“機電學院科技創新比賽”、“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大學生學術科技課外作品大賽”以及“大學生挑戰杯大賽”等賽事,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為今后更好地在工作崗位上爭優創先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我校機電學院為例,機電專業的學生可參加全國數控技能大賽;電氣專業的學生可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科技競賽;汽車專業的學生可參加全國汽車發動機拆裝大賽。通過參加這些賽項,學生對學科專業知識的理解更進一步,對專業技能的提升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高職院校應加大對學生綜合素養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從創新的戰略角度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把他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曉峰,邊久民.論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教育[J].教育研究,2006(3).
[2]陳慧.高職學生素質教育實施途徑探析[J].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8).
[3]郝志剛,陳磊.社會對高職院校畢業生能力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4).
(責任編輯:楊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