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裝周向來不缺明星,國內很多明星都把去時裝周看秀當做自己正式變身fashion icon的第一步,所以每位明星都牟足了勁準備在時裝周這個舞臺上大展自己的品味與風格。
近幾年時裝周上的明星可以說是越來越大牌,很多二三線明星為了去時裝周不惜自己掏腰包,就好像去過時裝周以后就能瞬間變身時尚女星,從此開辟了自己的時尚大道。但事實上情況并不是她們想的那么簡單,現在去時裝周的中國明星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品牌直接邀請的,這些明星一般都是品牌中國區的代言人,所以都會比較大牌,所以秀場的位置也會比較好,會跟品牌其他代言人同坐在嘉賓區;再有一類就是中國媒體帶過去看時裝周的明星,他們就是為了配合媒體拍攝時裝周的相關專題而去的,所以他們的看秀只能坐在相應的媒體區,位置偏不說,還沒有國際媒體的關注,無非就是中國媒體拍拍采采。而國內某些明星在時裝周上的情況更為有點尷尬,外國媒體不認識,品牌背景不了解,感覺就是為了去時裝周而去時裝周,沒有任何意義。盡管如此,還是有非常多人樂此不疲。
現在去走國際時裝周的中國設計師也是越來越多。四大時裝周都可以看到中國設計師的身影。不可否認,中國設計師這幾年在國際時裝周上的表現越來越具國際范兒。無論是從場地的布置還是服裝細節的處理都很出色。但對于這些設計師來說,想要閃耀國際時裝周,還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就現在的情況來說中國設計師的秀在國際時裝周上基本上都是邊邊角角的時間段。話題性與媒體關注度與那些國外的一線大牌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幾季走下來,跟他們下訂單的主要還是中國買手。如何受到國際上的認可是當下中國設計師最當務之急的問題。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說,“走過國際時裝周的品牌”這個名號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講究穿設計師品牌,這樣就能顯得自己很與眾不同很有品位。所以這樣時裝周走一遭,回國后再經過媒體的宣傳,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設計師的知名度,這樣的知名度很快也能反映在其服裝的銷售業績上。畢竟中國消費者很認“國際”這件事。
但一個叫做李筱的青島姑娘讓世界對于中國獨立設計師有了更大的興趣。她在2013年在倫敦時裝學院獲得研究生金獎的作品,收到了國內外一眾時尚人士的關注。她的作品如同一顆甜美柔軟的炸彈在時尚圈砰然出現。包括VOGUE、 i-D、STYLE.COM等很多國外主流時尚媒體紛紛對于她的設計進行報道。像范冰冰,國外知名時尚博主Michelle Harper也都穿著她的設計出現在街拍當中。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季能夠看到更多這樣的中國設計師在國際時裝周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時尚態度。
TIP:學不完的歐美時尚指南
說到歐美老百姓穿衣服,其實完全用倆字可以概括,那就是簡單。她們的衣服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工作時候穿的,一類是平時逛街穿的,還有一類就是出席活動或者Party穿的。一般工作當中無非就是西裝制服。而平時生活中,T恤、襯衫、牛仔褲就是她們的最愛。所以在歐美街頭,你其實很難看到那種穿著過于復雜,層次過于繁多的人。而對于歐美人士最重要的派對,就是他們穿著最講究的時候,禮服小洋裝都是必備的選項。
當然,我們在時裝周上看到的那些所謂的時尚達人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時尚圈人士的穿衣風格并不能反映出一個國家整體的穿衣風格。在信息如此暢通的今天,整個世界的流行話題跟流行趨勢都是互通的,所以在時裝周上的那些潮流人士穿的其實也都差不多,因為品牌設計師無非那就那么多,各種搭配手法也都是周而復始的變化著。
不像在中國,歐美中下階層其實很少消費奢侈品。而時裝周上這些華麗麗的衣服其實都是給明星名流準備的。曾經有英國的朋友跟我講過,她絕對不會花幾千鎊去買一件所謂大牌的連衣裙,因為她在平時生活中完全用不上,她對于中國人這種穿大牌過苦日子的做法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其實在我看來,風格這件事真的與價格無關。完全不用去追求大牌所帶來的虛榮感。只要穿出自己的風格,表達自己的態度,讓自己充滿自信,你就是真正的時尚達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