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晨曦
當《來自星星的你》被昵稱為“星你”,炸雞和啤酒火遍大江南北以至無數餐廳受益,全智賢的無數同款服飾淘寶熱賣,當“叫獸”金秀賢和“長腿歐巴”李敏鎬的中國之行引發萬千粉絲微博刷屏……中國觀眾對于韓劇的追捧似已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但奇怪的是,與韓劇在中國的人氣相比,韓國電影一直頗受冷落,不僅引進數量少,票房也一直走低。
如今著名導演奉俊昊的《雪國列車》也不例外,但韓國電影的質量十年來一直保持高水準,《星你》中不是說了嗎,“我們家頌伊可是拍過奉俊昊導演的片子呢! ”如今奉俊昊的片子真來了,可是居然沒有人看!末世災難大片《雪國列車》上映的首日票房真把人嚇了一跳——只有700萬,要知道隨便一部好萊塢大片的首日票房都要超過它三倍,而在上映三天之后,《雪國列車》的票房竟還不足兩千萬,眼見這部電影的前景非常不樂觀。《雪國列車》是奉俊昊繼《殺人回憶》、《漢江怪物》、《母親》等之后的一部力作,已在國際上收獲了極佳口碑,目前版權賣到了167個國家和地區,是一部代表韓國電影走向全球市場的世界電影。這部大片雖然是災難外殼,但實則是政治寓言,其中關于人性的反思,善惡的掙扎、政治的諷刺一個都不少,而其精美的影像感和硬朗的動作場景也顯出其制作的優良,相比許多中國電影都要高出一大截。
然而這又怎么樣呢?總之就是——沒人看!無論這些優秀的韓國電影受到怎樣的認可,在中國內地始終“水土不服”。比起韓劇在內地電視臺播出的收視率,韓國電影真是只有默默躲去角落哭泣的份兒。
韓片在中國從無高票房
記者發現,在近十年來的內地票房前100名中,竟然一部純韓片也沒有。在韓國曾力挫《蝙蝠俠》奪得多周票房冠軍的災難片《鐵線蟲入侵》,內地曾作為分賬大片引進,但是上映了近一個月票房卻只有區區705萬元人民幣,這個數字還不如《小時代》的零頭;2006年韓國的票房總冠軍也是由奉俊昊導演執導的《漢江怪物》,還橫掃了首屆亞洲電影大獎的主要獎項,2007年在內地上映時的票房成績只有1430萬元,而當年內地票房冠軍《投名狀》的票房是1.8億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來自星星的你》的男女主角——金秀賢和全智賢2012年共同參演的《奪寶聯盟》曾位列韓國影史票房第一,但去年作為分賬片在內地上映后,票房成績僅為2179萬元人民幣。去年暑期,中韓合拍的《大明猩》創造了韓方參與的電影有史以來最高紀錄,票房達到了1.1億元人民幣,不過這主要歸功于中國投資方是著名的華誼兄弟,他們在中國內地的宣傳發行等各種資源上都有優勢。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韓國電影在中國排片一般不重視宣傳,也不研究檔期,經常與中國本土大片撞車。2009年9月,河智苑主演的《海云臺》碰上了《建國大業》和《風聲》,而2011年12月賀歲檔,《深海之戰3D》正面撞上了《金陵十三釵》、《龍門飛甲》,一樣落得慘敗。
觀眾更愛韓劇造少女夢
網上總有人開玩笑說“無知少女看韓劇,變態大叔看韓片”,這雖然有點夸張,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韓劇與韓國電影的不同。相比邊播邊拍,根據民意更改情節包括人物生死去留的拖沓連續劇,韓國電影的優良品質更值得關注。從1998年開始,韓國取消電影審查制度,實行電影分級制度,電影導演可以任選題材拍攝,加上政府有傾斜政策扶植,對每年電影放映數量有要求,不能低于外國影片引進數量,韓國導演不惜時間成本慢工出細活,漸漸打磨出一個優質的電影環境。近些年來,在戛納、威尼斯、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上,林權澤、李滄東、樸贊郁、洪尚秀等韓國影人愈戰愈勇。
試問韓劇擁躉們,有多少人看過同樣由金秀賢主演的《隱秘而偉大》,以及全智賢參與的動作諜戰大片《柏林》呢?其實,不少韓劇粉迷追的不僅是偶像,而是造夢本身,尤其是少女夢,所以那些關于高富帥和白富美們的事兒總是備受追捧。而韓國電影制作則非常考究,無論喜劇片、懸疑片、倫理片、驚悚片還是愛情片都能保證水準。有評論認為,在中國,正是比好萊塢造夢更粉紅的韓劇掩蓋了大眾對質地優良得多的韓國電影的關注度。
韓片深刻人文 擁護者小眾
不過,在中國也有不少資深影迷是韓片擁護者,但比起好萊塢大片的粉絲來說只能算是小眾。近些年,中國影迷通過網絡觀看到了《素媛》、《熔爐》、《辯護人》、《七號房的禮物》等韓國電影,深為其高超制作水平折服。比起充斥著花樣美男和富麗生活的韓劇,韓國電影其實走的是截然相反的深刻人文之路,相比韓劇,韓國電影才是聚集了一流人才。比如日前奉俊昊被問及名字出現在“星你”中,他笑稱:“那是俊男靚女看的一部劇。有這樣的臺詞很高興,我也是全智賢的粉絲。”對于韓國電影在中國不如韓劇流行,奉俊昊稱這是存在于東南亞的普遍現象,“電視劇在題材上容易去探討大眾內容,電影不太容易去比較。 ”
從背景設定來看,《雪國列車》并非普通的末世電影,它投射了政治,充滿符號化的社會隱喻,甚至還夾帶著一絲浪漫主義幻想。與其說是科幻片,倒更像是一個寓言。正基于此,片中的許多段落透出濃濃的儀式感。列車穿過隧道的打斗戲中,眾人如接力賽一樣將火把延車廂依次向前傳遞,幾個簡單的移動鏡頭渲染出了“戰役”的激昂與悲壯。因為車廂內無法迂回,所以每次沖突都是短兵相接,血腥的冷兵器對抗也讓爭斗附帶上革命的意味。在奉俊昊以往的作品中,總會在不經意間閃現出幾個荒誕的瞬間。《雪國列車》也不例外。無論是“美國隊長”在刀斧橫飛中踩到生魚而跌倒,還是兩隊人馬突然停止廝殺互道新年快樂,都會令人一怔。在接下來的“幼兒園車廂”與“桑拿房車廂”中,這種惡趣味得到最大化的體現。難得的是,這種個人風格的延續并沒有破壞影片的黑暗氛圍,反而令情節走向變得更加詭異與不可預知。
縱觀全片,在這樣一趟滾滾向前的列車上,承載著奉俊昊個人的勃勃野心。在反烏托邦式的壓迫下,規則的存在是否具備合理性,《雪國列車》作出了大膽猜想。雖然影片在視覺特效上稍顯“吝嗇”,并存在著不少難以自圓其說的設定,但都不失為一部優秀而另類的作品。況且在電影越發趨向于快速消費品的今日,一部沒有任何愛情戲份的影片實在是太勇敢了。
TIPS:《雪國列車》的“非典型”BUG
1、歌頌革命還是主張徒然?
一群人努力革命要走出列車,死傷無數,結果卻是雪崩(大自然行為)讓他們走出了車廂,這革命(人類的抗爭)變得毫無意義啊!
導演回應:選擇出現雪崩現象讓列車里的人走出來是電影需要的一部分,凸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因為雪崩這種現象是在氣溫升高才會出現,一般在春天時候,可以寓意整個氣溫回升和電影結尾有關聯,可以暗示氣溫回升。
2、新生還是毀滅?
最后的畫面讓兩個小孩走出了車廂,在雪地中他們看到了北極熊,動物和孩子的畫面結尾,是新生的意思?
導演回應:我以為我表達出的結局是比較黑暗的,兩個小孩走了出去,對照看到北極熊的畫面,能讓人感到正面,我還是很開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