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摘 要:主要論述了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如何更好地調動學生發揮主體性作用,促進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快樂主動地學習美術知識。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習探究活動,以“分組”創造競爭與合作的空間,搭建共同發展的平臺,再配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民主平等;創新激趣;多元評價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角色,以真誠的態度和熱情對待學生,對學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嘗試都懷著濃厚的興趣和真切的關注,特別注意在教學中巧妙地激發學習興趣,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運用,使學生愛上美術課,盼望美術課的到來。那么作為一線美術教師,我們如何能創建出一堂堂輕松高效、學生喜愛的美術課呢?下面結合日常工作中的點滴,談談自己幾點粗淺的看法和做法。
一、轉變教師角色,構建輕松融洽的課堂
課堂上教師唱獨角戲,滔滔不絕地說教,學生只聽,這樣的課堂最不受學生歡迎。所以,作為美術教師,角色定好位十分重要,我們不僅要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更是幫助者和促進者。比如,課堂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開展小組活動時,教師參與其中,和學生共同討論、探究,共同學習、進步。
除了課堂上交流之外,課余時間多與學生接觸,深入學生中,讓學生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師帶去的溫暖與關愛。和學生談談心,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情緒的變化等,尊重和理解學生,讓學生有一種親近感。
二、創新課堂教學,以趣激學,聯系實際
我們要敢于大膽地改革教學方法,勇于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美術課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
然而,由于我們農村中學條件的限制使很多美術課程不能充分開展,如果僅僅局限在學校現有的條件中,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只能是簡單地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習了,我們應該利用農村現有的條件盡量開展好課堂教學。
1.充分利用和發揮各種教學媒體來豐富課堂
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其他教學資源,如課件、實物、掛圖、畫冊、光碟等,通過聲音、圖像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沖擊,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大量作品欣賞、教學示范,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興趣。
2.農村的鄉土風情是美術教學取之不竭的寶庫
一方面,農村自然風景是我們師生最愛的天然美術大課堂。秋天的落葉、冬天的白雪、滿地的莊稼、成群的牲畜等都蘊含著大自然的藝術美。如,學習《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這一單元時,可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去“天然課堂”上課,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便在學生的手下誕生了……這樣的活動不但使學生興趣盎然,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激發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捕捉素材的能力。正所謂,生活中處處皆美術。
另一方面,美術課并不只是單一地用紙筆作畫,也可以通過制作手工作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所以,在美術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能發現藝術美,還能發現生活中的美,為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增添藝術情趣,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廢物利用的意識、環保意識。
三、豐富評價方式,體驗成功、感受喜悅
首先,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教師也應放手讓學生去積極開展自評與小組互評,教師只擔任幫助者與監督者的角色,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采用小組學習模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其分成若干小組,每開展完一次小組活動之后,為表現積極優異的小組及個人加分,每節課后總結核算,評選出優秀小組及先進個人,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反思自己的表現,取長補短,督促自己今后的學習。
其次,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是十分重要的。我認為教師要善于在課堂生成中、在學生作品中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點評表揚。這樣的當眾表揚效果非常好,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效果十分明顯。
另一方面,我校每月進行一次黑板報評比,其中一個專欄就是特意留給學生展覽好的美術作品。還可以將優秀學生作品展示在學校對外宣傳公開欄中,或推薦發表在報紙上。有幾個學生代表學習參加我市美術繪畫比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已成為校園“知名小畫家”。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更新,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展,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相信一定能呈現出一堂堂精彩的美術課。
參考文獻:
[1]趙國忠.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楊明蓮.淺談“愉快教學”在美術課堂中的實踐和探索[J].成才之路,2010(21).
[3]尹少淳.初中美術教學策略.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河北省黃驊市楊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