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引芳
摘 要:教養者的育兒水平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寶寶的發展。因此,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面對家長開展科學育兒指導,顯得尤為重要。在現場示范性活動中,老師要將特殊的方法策略傳遞給家長,引領家長在潛移默化中更新觀念,掌握適宜的教養方式,幫助寶寶練習學站。
關鍵詞:親子活動;家長;寶寶學站
一、指導親子活動的意義
早教中心的重要任務是對0~3歲寶寶開展早期教育以及提高教養者的科學育兒水平,因為教養者的育兒水平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寶寶的發展,它是實現科學早期教育的一個關鍵點。我們將親子活動定為教師、家長、寶寶之間的三方互動活動。在親子活動中,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面對家長開展科學育兒的指導,具有指導性、互動性的現場示范性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將科學的早教觀念和家教策略傳遞給家長,讓家長在潛移默化中更新觀念、改善行為,掌握適宜的教養方式。
二、練習寶寶學站立
1.動作發展特點
《粗大動作》旨在幫助家長理解寶寶肢體動作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認識寶寶早期感知與運動的關系,把握寶寶從抬頭、翻身、爬、站到自如行走等基本動作發展的關鍵階段,創設適宜的室內外運動環境和器械材料,并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親子游戲,促進寶寶身體平衡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寶寶進入10個月以后,在大肌肉運動方面,是寶寶身體平衡能力發展的一個飛躍,同時也是寶寶身體與四肢協調發展的重要時期。寶寶能夠扶站是寶寶開始學走的信號。從扶站到會走,要經過2~4個月,主要經歷扶站蹲起、扶物側走、推物走和獨立走四個階段。扶站蹲起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家長可以用寶寶感興趣的玩具引導寶寶自然蹲下、站起,以此鍛煉寶寶的腿部力量,增強身體平衡感,為寶寶的獨走做準備。
2.指導練習方法
(1)兩手扶站
訓練寶寶站立時,要由易到難逐漸進行。教師指導家長練習寶寶扶站、蹲起。從站立到坐下的動作,需要寶寶手和身體的穩定協調配合。一開始,寶寶啪嗒就坐在了墊子上,這是正常表現,這不要緊,注意安全就可以了,提醒家長可以稍稍扶一下寶寶的腋下,把持一下身體的穩定,寶寶就順利地從站立位到坐位了。站起蹲下這個動作比較難,有的寶寶要到快一歲時才能學會。這是需要全身協調的動作,寶寶四肢還要有力,平衡感覺也要好。從坐著到站立,這個月的寶寶需要家長用手拉一下,或自己扶著物體站起來,例如:教師選擇有洞洞的玩具小車,引導寶寶沿著洞洞,一步一步地爬了起來,最終較穩地扶站著。寶寶自己徒手站起來需要有個過程,教師指導家長可以用手指輕輕勾著嬰兒的手指,邊說寶寶站起來,邊用力向上拉。剛開始時,可用雙手支持在寶寶的腋下,讓其練習站立。當寶寶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讓寶寶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2)練習獨站
在訓練寶寶站立時,必須要清楚一個事實,就是寶寶還不能站得很穩。教師指導家長要為寶寶創設安全的扶走環境,扶站物的高度要適合寶寶扶站,如:沙發、茶幾、欄桿、小推車等;在寶寶有能力較穩地扶欄桿站立后,可訓練小兒獨自站立片刻。一開始家長可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背和臀部靠墻,兩足跟稍離墻,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后慢慢放手,逐漸使寶寶獨自地站立片刻。要注意成人在一旁做好保護,并逐漸延長時間。盡量給寶寶自己鍛煉的機會,讓他充分體驗運動過程中身體平衡的感覺,并拍手鼓勵寶寶獨站。
(3)起立練習
指導家長讓寶寶仰躺,然后家長拉寶寶的雙手讓他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重復進行,可增強寶寶的肌力。最后,教寶寶從俯臥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桿站起來。寶寶學站每次不應超過5分鐘,因為相對體重而言,寶寶下肢的支撐能力是不足的,如果寶寶不小心摔倒,教師不要緊張,指導家長要鼓勵寶寶自己站起來,以此鍛煉寶寶的腿部力量,增強身體平衡感,為寶寶的獨走做準備。
三、不同家長的指導策略
在親子活動中,參與陪同的家長不同,寶寶的表現也不同。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家長提供不同的指導策略。
1.對年輕家長的指導策略
現在年輕家長都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也有一定的育兒經驗,教師在活動中向家長介紹活動內容、形式和要求,然后引導家長根據寶寶和家長的自身特點,嘗試對寶寶進行科學的指導。教師在活動中要仔細觀察,隨時與家長進行現場交流,指導家長更好地開展活動。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喜悅便是與寶寶一同分享成長中每一個快樂的瞬間。
2.對年長者的指導策略
讓祖輩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寶寶在與祖輩交往中,常常會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既有安全感、關懷感,也有束縛感。在陪同參加親子活動中,家長過度的保護,不愿放手,容易造成依賴。所以,我們在尊重老年人的原則上,應與之多溝通、多交流、多引導,鼓勵祖輩們與時俱進,更新教育觀念,正確地引導寶寶,與寶寶一起成長。
作為早教指導老師,只有加強在親子活動中對家長的指導,才使家長的教育引導能力不斷提高,從而做到了解寶寶、尊重寶寶,最終達到寶寶在活動中快樂主動地參與游戲并從中有所收獲。家長的積極參與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讓親子雙方沉醉于親情的幸福世界里,讓親子早教活動充滿歡笑,從而真正實現進行親子活動的最終目標。
(作者單位 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早期教育指導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