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照
摘 要:電教媒體具有直觀、形象、生動,聲、光、色、形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創造了有利于學習繪畫設計的各種情景,使學生充分發揮視覺和聽覺作用,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創新構思與動手能力的發展,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領會,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而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動畫故事;情景;原則
現代電教媒體是美術新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先進的高科技手段的應用必將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將電教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教育與電教媒體相結合必將產生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良好效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可使學生快速、高效地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形成能力。下面結合我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的經驗,談談電教媒體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的重要作用及應注意事項。
一、動畫故事,激發畫趣
一般小學生都有愛聽有趣的奇聞軼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新課中,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典故、謎語、趣聞等,可以幫助學生開展思維,豐富想象,可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識的學習中去,變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部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電教手段,可以通過色、形、聲、光,將教學內容直觀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針對性原則,根據新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如,人美版教材上有一課《乘上列車去畫畫》,雖然小學生富于想象力,但經歷淺,知識面窄,看到這個課題學生感到無從下手。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通過電子白板放動畫,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欣賞,每張圖片的季節不同,地點不同,色彩不同,并配以不同的優美音樂,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以及美的享受,使課堂進入輕松、愉悅的氛圍,圖片中的美景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學生臉上露出了驚異的笑容,有的瞪大了眼睛,發出嘖嘖的贊嘆聲,有的躍躍欲試,迫不及待。這時,我帶著微笑對同學們說:“同學們,趕緊拿起你的畫筆,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畫下來吧!”就這樣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景,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也有了創作的依據,以愉悅的心情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了基礎,達到了“課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效果。
二、電教相助,疑難易解
美術課的教學重點是指一節課中著重講的內容,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內容;難點是一節課中學生學習掌握比較困難的內容,是需要重點突破的內容。當美術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需要學生探索理解、主動掌握,而學生又“啟而不發”“思而不解”時,這時我們就可以借助電教媒體,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再現情景,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思維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發展、達成對事物深刻的理解,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式,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在教學《春天的色彩》一課時,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生活經驗,觀察力和審美能力低,要讓學生了解春天色彩的特點,就得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觀察、感受和體驗。為此,我依據本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難點用電腦制成了大量的動畫情景:春風拂面,陽光明媚,千萬條剛發芽的黃色嫩葉柳條在微風中飄動,大地回春,草長鶯飛,小燕子斜著身子在斜風細雨中飛行,萬物更新,到處呈現一片勃勃生機;當這些大自然中的景色以動畫的形式再現于學生的面前時,學生的思維豁然開朗,他們沉浸在這美好的意境中,情感處于最佳狀態,這時加入老師娓娓動聽的語言啟迪,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其思維就會產生豐富的聯想,腦海中同時再現了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并使學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滋潤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掌握了新知,開闊了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認識能力,為他們的繪畫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創設了有利的條件。
三、浩繁過程,迎刃解決
有很多時候,講課需要學生了解大量的有關資料以及規范的動作等。學生大多見少知少,這就可以運用電教媒體在短時間內集中展現出來。
在教學《遠航的大船》一課時,由于學生直接見到大輪船的機會不多,對大輪船形象模糊。于是,我運用了課件輔助教學。插入音樂,揭示課題:立體紫紅色的課題從屏幕中心由小到大,隨著優美、深遠、動聽的樂曲,推出“遠航的大船”五個字的課題。接著畫面在藍色海洋的背景下,迅速展示出各種不同外形的大輪船。那如樓房一般的客輪,架起各種不同起重機的貨輪,以及色彩艷麗的彩旗,還有那生動的解說詞,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隨即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表現欲望。學生愉快地拿起畫筆,主動地參與到“大輪船”的繪畫中去了。
在教學《折剪魚的紋樣》一課時,本課的難點是在于折剪一條魚的方法步驟。于是,我課前先把折剪魚的整個過程錄好。錄像中講一步,我剪一步并貼在黑板上。這樣通過直觀教學,較輕松地突破了難點。學生聽得不僅不煩,還很清楚,達到了激情引趣,趣中施教,教中有樂,樂中啟智的效果。有動畫效果、有故事情節、有優美的音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使美術課堂真正做到審教于美,美中育人、自由創作、鞏固技巧。
而我在教學《撕貼面具》這一課時,則通過電腦動畫,出示一組圖片欣賞,每張圖片的圖案色彩艷麗,不同的圖片變化多樣,配以優美的音樂,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以及美的享受,使課堂教學進入輕松、愉悅的氛圍,圖片中圖案色彩逐步漸變出現,使學生對課題有了很快的理解,學生的臉上露出了驚異的笑容,有的瞪大了眼睛,他們都對老師制作的美麗圖片發出由衷的贊嘆。電腦動畫的運用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色彩構成繪制的情境之中,學生看了議論紛紛,興趣盎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時,我帶著微笑對學生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撕貼面具》及繪制過程?!?/p>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演繹情景,拓展新知
美術課具有開發兒童智力的功能,運用電教手段,有利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如,在教學《魚兒游游》一課時,我剪輯了電腦動畫《海底總動員》給學生播放,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看完動畫我又以激勵的形式讓學生欣賞了各種魚兒的電腦動畫:有三角形、橢圓形、長方形、半圓形等基本形的魚兒,變換不同的姿態,添加絢麗的色彩,還給它們配上圍巾、穿上漂亮的花裙,用兒童畫的語言,再添加海草、美麗的珊瑚群,魚兒在其中游來游去。學生看到這么可愛的、美麗的魚兒,有的居然歡呼起來。學生了解創作意圖,教師引導他們演繹情景角色感受了創作意境。當學生完全進入角色后,創作激情被喚起、提高。此時,播放優美動聽的音樂啟迪、誘導,使他們在所扮演角色的引導下,開始自由馳騁于想象的王國之中,并進入創作的忘我境界,一氣呵成。學生創作完的作品展示,學生這節課的創作大膽果斷,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魅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審美素養。
五、電教展評,升華技藝
作業展評是鞏固和強化新學問的主要過程,也是一節課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教師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現實差同,遵照針對性、趣味性的原則細心設計一個新穎滑稽的作業展評區,使大家有主人立場呈現,使他們展現本人的才能,在完成創作后,將本人的作品放在本人的桌上或黑板上,精彩展現,并聯系電教媒體——實物投影儀的作用,對典型問題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對優秀作品進行分析、點評、激勵、表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升華技藝。
六、電教使用,須循原則
在美術課改中使用電教媒體的軟硬件要考慮它的效果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屬于“畫蛇添足”或效果不明顯的就干脆不用或少用。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可靈活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電教媒體。為了一節課,教師不僅大量用到了電子白板,講臺上還擺滿了和展示了各種教具和其他設備,課講得熱鬧得很,就像變法戲、玩耍雜,多媒體教學流于形式,失去了提高課堂效果的作用,最后成為教改的點綴和累贅。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教學不是越多越好,越復雜越好,過多過濫就變成了玩耍雜,費時費力,又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現代電教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光、色、形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確實有利于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益。但在具體美術課改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選取電教媒體的最佳作用點,否則就弄成電教“展示課”了。
(作者單位 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鴉嶺鄉鴉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