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國榮++遲維霞++孫宇杰++朱亮++王彬彬
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現狀、高職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現實意義、具體遵循的原則以及途徑、方法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討與研究,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發揮著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是扎實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血脈。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只有不斷地增強其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等職業技術應用性人才貢獻更大的力量。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現狀
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走向深入,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質量越來越重視,更加密切關注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全面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與研究雖然實現了在改進中加強和在創新中發展,但是它們或是側重于教學模式,或是側重于個別的教學方法,或是側重于課堂教學等。對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系統性教學實踐和研究成果尚不多見,結合高職院校進行的相關教研則更是少之又少。
此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本科院校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高職院校由于起點低、底子薄,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在教學理念、師資隊伍、教學經驗、科研能力、制度建設等方面存在著缺失,如師資隊伍建設薄弱、教研沒有特色、學科建設和發展規劃等方面還不完善。種種不足導致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教學質量不高,不利于扎實推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高職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現實意義
從教育的時代要求來看,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突出了德育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正是肩負著這樣的重要的責任與使命。這就決定了新時期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然要以十八大精神為引領,堅持社會主義人才培養方向,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內在要求,不斷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人才。
從人才的培養需求來看,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人才培養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新的更高要求。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前,我國社會勞動力就業形勢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等職業技術應用性人才的歷史使命。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能否勝任工作崗位要求和能否發揮好服務社會的作用,不僅要看其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綜合職業素質所達到的水準。高職院??梢酝ㄟ^思想政治理論課對高職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基本規范的教育和訓練,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等,促進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從而為社會輸送合格的技能性人才。
從人才的綜合素質看,思想政治素質處于核心的位置,思想政治素質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居于舉輕重的地位,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能不能成為國家、社會需要的合格建設者,關鍵看他們思想政治素質過不過硬。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高教學質量基本遵循的原則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應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應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公民道德教育為基礎,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為目標;應堅持以職業素質導向為核心,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最優化。緊緊圍繞這些基本遵循,推進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改革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手段;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等,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充分提高其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高職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師的人格魅力
首先,不僅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更要注重提高以職業素質導向為核心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表現能力。其次,要建立健全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再次,要拓展培訓交流體系。最后,要完善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各項保障機制。
2.優化整合教學內容,使其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和高等職業教育要求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堅持以職業素質導向為核心,提高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現發展的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采取有效形式整合教學內容,及時融入新鮮的時代和社會素材及區域社會的優秀資源,找到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契合點。如把以大興安嶺精神為核心的區域資源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中,創設教學模塊,靈活運用專題教學形式及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課堂內外一體化,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優化組合,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行為。通過整合教學內容,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也更貼近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感、思想、心理和未來的崗位需求。
3.改進和創新教學途徑和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高職院校作為高等學校的組成部分,應遵循高等教育的規律,同時也應突出本身的高職特點。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應成為“大學模式”的壓縮或“中專模式”的延伸,而應突顯高職院校為第一線培養高等職業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首先要樹立起科學的高等職業教育理念,真正將職業精神、職業理念和職業價值、職業行為等融入于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努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開拓新途徑,探索新方法,合理運用專題教學活動、多種綜合教學方法、課堂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新模式,凸顯學生在知行合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多維立體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課堂實踐、活動實踐、社會實踐,讓學生去體驗、去內化、去感悟,進而形成正確的選擇,做出正確的行為。
4.緊密結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和健全保障機制
高職院校應從長遠出發,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做出科學規劃,在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通過不斷完善各項相關的制度和健全保障機制,充分實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學院的引領性同高職教育的導向性的有機結合,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能夠始終保持有序的穩步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占安.關于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思考.思想理論教育,2011,(10).
[2]張鳳云.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綜合措施.許昌學院學報,2010,(1).
[3]唐道秀.關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評價的若干思考.中國電力教育,2010,(1).
本文系2013年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改工程項目課題——“高職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研究”成果(課題編號為:JG2013020068)。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