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陳志剛
教學輸入是教學運行的前提與保障,是評估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其包含的指標在形成教學質量的諸要素中又有主次之分。因此,本文是從我校實際情況出發,對我校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輸入評估指標采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差異性分析、相關性分析、主成份分析和主成份載荷分析等。通過分析找出提高教學輸入質量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找出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為健全和完善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提供依據,同時為社會和教育行政部門監測本科院校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標準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
大學物理教學輸入因子分析評估指標一、教學輸入問卷的設計及其效度與信度檢驗
1.教學輸入問卷的設計
課題組制定的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質量評估問卷設計的內容主要根據國內外有關的評估指標,并根據被評價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設計而成。整個設計過程以PZB三人的Servqual標尺,英國蘇格蘭高等教育委員會提出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并參考我國高校的實情進行優化而成。在問卷的初稿形成后,邀請專家對問卷提出意見并進行修正,并通過預調查對不適合或詞義表達不清的題目進行了刪除和修正,從而提高了問卷的可靠性和實用性。課題組制定的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如表1所示。
由于教學輸入體現的是師資隊伍、教材建設和教學硬件等內容,而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往往知之甚少,甚至于對有些教學質量評估指標并不知情,所以以系部具有多年教學經驗、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專家教師和長期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在教學研究上具有一定建樹的院系領導為調查對象,通過發放問卷來調查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評估指標。共發放問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達到100%,有效試卷為1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專家對教學輸入各項指標評分如表2所示。
2.問卷的效度與信度的檢驗
(1)效度檢驗
事實上,10位專家的問卷得分是根據大學物理教學部門提供的基礎教學條件進行的判斷。另外,本問卷主要參考了國內外學者制定的問卷,并進行了綜合整理,問卷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因此課題組研究的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問卷在內容效度上是具有一定的水準,能夠符合內容效度的要求。
(2)信度檢驗
課題組研究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問卷的信度利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通過10名專家對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評估指標得分數據的計算可知教學輸入的cronbach'sα的值為0.78,大于0.7,由數理統計理論可知,問卷表現出較高的信度和內部一致性。
二、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得分的差異性分析與相關性分析
1.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得分的差異性分析
根據表2的數據,利用SPSS19.0軟件計算可知,各個指標的均值與標準差如表3所示。
從表4的數據來看,B4的標準差最小,其次為B3,這兩項分別是“師資培養”和“教授、副教授上課情況”,這兩項均為師資隊伍的選項,說明專家對師資隊伍的看法是一致的。
B7的標準差最大,其次為B9,這兩項分別是“編寫講義、教材情況”和“教室狀況”,這兩項是教材建設和教學硬件的選項。說明專家對教材建設和教學硬件的看法上存在差異,對教學輸入的這個種屬性,尤其是在“編寫講義、教材情況”和“教室狀況”這兩個指標的作用和地位具有不同的理解,因而成為專家分歧較大的兩項指標。
2.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得分的相關性分析
如表4和表5所示,B1、B2、B3、B4和B5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5,說明各項教學輸入指標具有顯著的獨立性,作為獨立的教學輸入(師資隊伍屬性方面)科學、合理,考查信息豐富多樣。
類似于師資隊伍屬性的教學輸入質量指標相關關系,B6、B7和B8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5,說明各項教學輸入指標具有顯著的獨立性,作為獨立的教學輸入(教材建設屬性方面)科學、合理,考查信息豐富多樣。
教學硬件屬性的教學輸入質量指標僅為一項,沒有必要進行相關性分析。
三、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的主成分及其載荷分析
1.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的主成分分析
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的內容不是十分復雜,但也很難從中直接判斷出教學輸入的主要成分,所以使用SPSS19.0軟件,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從表2所列數據出發,找出主要成份,為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做出較為全面、客觀的評價,同時為教學管理部門從教學輸入的角度提高大學物理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利用主成份分析的提取方法,獲得表6。由表6可見,累積貢獻率分別為45.69%,67.43%,81.83%……由此可知前三項主成份已經概括了全部信息的80%以上,分別作為第一主成份、第二主成份和第三主成份。
2.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的主成分載荷分析
通過SPSS19.0軟件進行計算得主成分載荷矩陣如表7所示。
從表7可見:第一,在第一主成份中,除B5(教師科研、教研情況)外,其他全部的變量都具有一定的正載荷。這說明Z1為“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的綜合指標,對全部專家的第一主成份的值由小到大排序結果是:B4、B3、B9、B7、B6、B8、B2、B1、B5。尤其從問卷中可以得知B4(師資培養)、B3(教授、副教授上課情況)是構成“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質量評估指標”最為重要的兩項因素。第二,在第二主成份中B2、B3具有較高的正載荷,說明Z2可作為“師資隊伍”指標。第三,在第三主成份中B6具有較高的正載荷,說明Z3可作為“教材建設”指標。主成份分析所得結果與實際資料反映出來的情況具有較高一致性,這表明了主成份分析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結論
本文對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評估指標問卷進行設計并對其效度和信度進行檢驗,結果說明問卷能夠符合內容效度的要求,表現出較高的信度和內部一致性;差異性分析中反映出專家期望比較一致的指標和分歧較大的指標,相關性分析反映了各指標的相關程度;主成分及其載荷分析中反映了影響教學輸入質量的主要指標屬性,并從量化分析中可得出各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綜合以上分析,在對大學物理教學輸入評估指標進行設置時,參考這些因素可以科學合理地對各項指標的權重值進行設置,從而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質量評估指標。
參考文獻:
[1]劉鳳泰.高度重視不斷完善建立中國特色的高校教學評估制度[J].中國高等教育,2004,(19):19-21.
[2]孫建榮.教育質量之內涵:對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后整改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6,(11):22-25.
[3]管西亮.世界高水平大學的評估機制對中國大學發展的啟示[J].教育研究,2007,(8):23-27.
[4]曲恒昌.實施高校認證制,迎接WTO的挑戰[J].比較教育研究,2003,(11):85-90.
[5]荀振芳.高等教育評價的教育性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4,(3):29-32.
[6]章建石,張強.誰來保證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質量[N].科學時報,2007.01-30.
[7]姚青榮等.工科大學物理改革的研究[J].教學研究,2009,32(3):59-61.
[8]吳鳴等.基于工程能力培養的橋梁工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0,11(3):109-113.
[9]吳群英.多元統計分析在教學質量評估中的應用[J].數理統計與管理,1995,14(3):10-12.
[10]錢存陽,李丹青.多元統計分析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元中的應用[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5,24(6):40-43.
[11]梁邦助.多元統計分析在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天津工業大學學報,2003,22(3):87-88.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卓越計劃”的大學物理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研究,項目編號:JG220120123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