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利娟
通過對涉外護理專業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相應的改革構想,以促進涉外護理專業的發展,培養出順應社會發展需求并與世界接軌的復合型人才。
涉外護理改革構想復合型人才為了創建“西南一流,中國知名,世界知曉”的衛生院校,我院自2010年開設高職涉外護理專業,至今已經招收了4屆學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院在涉外護理專業建設上仍處于探索階段,筆者就這3年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些關于涉外護理專業改革的想法。
一、涉外護理專業設置的指導思想及培養目標
涉外護理專業的設置,是建立在我國職業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的基礎之上的。職業教育明確提出,高校的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為了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高校將政治、經濟、貿易、新聞、醫學等專業課程植入英語教學,展開了復合型人才培養方式的實驗。涉外護理專業,就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專業。
涉外護理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國內外護理職場,培養出不僅熟練掌握先進的護理理念,護理知識及護理技能,而且可以用英語交流的復合型護理人才,使我們的學生走出中國,面向世界。這就要求學生既要掌握國內外護理知識與技能,又要有過硬的臨床英語應用溝通能力,這就給涉外護理專業提出了過高的要求。
二、涉外護理專業生源現狀
我院自2010年開設高職涉外護理專業,至今已經招收了四屆學生,每屆招生兩個班級,每個班約65個學生。我院學生大多來自偏遠的貴州山區,那里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教學設施及其落后,因此教學質量相對落后。尤其是對需要語言氛圍的英語來說,這樣落后的條件更加限制阻礙學生的英語成績。作者就目前所教2個班級學生的英語高考成績進行了調查(有中職學生未包含在內),基本情況如下:其中五班90分以上的有10人,80~90分的有2人,70~80分的有6人,60~70分之間的有11人,50~60分的有10人,40~50分的有6人,30~40的有6人,20~30分的有4人。六班的90分以上的有2人,80~90分的有5人,70~80分的有11人,60~70分之間的有6人,50~60分的有5人,40~50分的有6人,30~40的有10人,20~30分的有2人。
事實上,學生高考總分都在380分以上,但因為英語拖了后腿,才考到職業院校來。許多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并不了解所選專業的具體情況,來到學校看到課程安排才恍然大悟,這是一個英語課程與專業課程并重的專業。對于考試成績只有20多分的學生來說,英語課程好比聽天書,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必須加大涉外護理專業的宣傳力度,讓學生提前了解這個新興專業的具體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學習兄弟院校的招生方法,大護理招進來之后,對學生進行摸底考試,挑選英語成績較好且自愿選擇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組成班級。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在一個英語學習環境非常積極的情況下,學生對次專業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因此,培養一批精英的涉外護理專業人才勢在必行。
三、涉外護理專業師資隊伍現狀
當前,各個護理英語老師雖然擁有相當豐富的英語專業知識,但因為缺乏護理類的專業知識和臨床實踐積累的實踐經驗,而護理系專業教師則是擁有扎實的醫學知識,很多人卻不懂英語語言,影響了對護理專業學生的培養。使教師將英語和護理專業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本專業的發展。學校要求英語教師去護理系聽課學習,并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外出進修學習,這也必將大大提高涉外護理專業的教學水平。
四、針對涉外護理專業發展的改革建議
1.改進涉外護理專業招生制度
涉外護理專業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培養護理和英語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英語水平達到一定的標準。若該專業招收的學生英語水平過低,專業英語老師在教學時就會沒自信教好,學生也沒自信學好,這樣的惡性因果循環只會讓涉外護理專業走向困境。因此,學校在招生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時,可以考慮把英語高考成績作為重要參考指標,從源頭上狠抓生源質量,切實保證生源質量,這將是辦好涉外護理專業最關鍵的一個發展策略。
2.重視師資深造,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教師的教學水平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水平,健全教師進修機制,加大培訓力度,拓寬培訓渠道,豐富培訓方式;積極創造教師走出校門參與護理實踐的條件,并建構自己初步實踐形成的理性的知識結構,加強相關護理專業知識的培養,強化出國培訓、進修的選送力度,以盡快培養出優秀的涉外護理英語教學工作者。這將為培養“雙師型”教師打下良好基礎,有利于學校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發展。
3.調整課程設置,加大跨學科合作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求,高校的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而課程改革則是職業教育目標實現的關鍵所在。一方面,要把握市場發展動向,調整課程設置,加大跨學科合作,進一步拉近與國際教育的距離,規范涉外護理英語教育體系建設,優化專業發展。另一方面,要明確專業教學目標,專業教學任務,增強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保障專業教學開展有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設置模擬場景,充分訓練學生的實際語言技能,真正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當前,高校英語教學越來越多的與其它學科結合起來。與護理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讓英語教學貫穿于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以培養涉外護士跨文化應用能力。
4.激發學生出國愿望,創造出國平臺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出國熱潮一直水漲船高。學校應該借助這種好的時機,為學生創造機會搭建出國平臺。作為任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進行出國愿望的引導及啟發,宣傳兄弟院校的成功案例,激發學生出國的愿望以及學習英語的興趣。學校提供最好的師資,承辦雅思和托福培訓,學生在經濟允許且自愿的原則下自費參加培訓,設立一定的獎勵機制,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學校創立專門的負責涉外出國的部門,為學生出國提供豐富的資源信息,并為將來學成回國提供就業指導。
總之,涉外護理專業開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護理專業英語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以英語作為語言的橋梁,了解和把握護理專業知識的世界前沿理論及其發展趨勢,提高本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為中國與世界接軌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周克雄.關于《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南方護理報,2004,(11).
[2]許瑞,袁朝,柳春.多元文化與跨文化護理[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2,(19).
[3]黎輝.當前涉外護理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8,(13).
[4]耿桂靈.護理本科生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南方護理報,2004,(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