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華
編輯部:《指南》的制定是基于一個什么樣的背景呢?
唐主任:制定《指南》是慢性病防治的需要。2011年9月,聯合國舉行了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的預防和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高級別會議,提出加強非傳染性疾病(通常指心血管病、癌癥、糖尿病、COPD等常見慢性病)的防控任務和要求。2012年5月,衛生部等15個部委聯合制定了《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慢性病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把高血壓防控作為世界衛生日的主題,強調要通過控制高血壓來降低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凸現了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性。
編輯部:那對高血壓防治的工作,《指南》的意義是什么?
唐主任:《指南》制定的是提高高血壓治療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措施。當前我國心血管病死亡占總死亡的41%,每年死亡350萬,其中70%的腦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有關。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減少40%~50%的腦卒中危險和15%~30%的心肌梗死危險。因此,控制高血壓是心血管病防治的一個切入點。
估算2012年我國有高血壓患者266億,但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低于40%和10%,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不足,治療的依從性差。調查表明,初診高血壓治療一年的依從性僅為30%,嚴重影響了高血壓的治療率和血壓控制率的改善。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教育,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危害及長期治療重要性的認識很有必要,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將成為提高高血壓治療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措施和助推器。
編輯部:這樣看來,《指南》正面宣傳科學的健康知識能起到重要作用。
唐主任:是的,《指南》的制定有助于抵制偽科學,澄清對高血壓認識的誤區。高血壓常見的認識誤區比比皆是,主要表現為:高血壓無不適癥狀,可以不用降壓藥;憑感覺用藥,頭暈吃藥,頭不暈停藥;用食療或理療儀器,不服用降壓藥;認為是藥三分毒,不愿意長期用降壓藥等。針對以上高血壓認識的誤區,有必要正面宣傳科學的高血壓防治知識。而高血壓教育需要規范化,需要權威的科學的指導教材。
當前有關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防治,強調患者參與,這也是對醫生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應把加強患者教育與診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但目前我國健康教育現狀的碎片化及不規范性,醫務人員對于患者教育也多無據可依,這些已不能適應高血壓防治的新要求。亟需制定國家級權威的、科學的、實用的高血壓教育教材和醫務人員開展高血壓教育的指導性文件——即《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
編輯部:與以往的高血壓相關指南比,這部指南有哪些亮點?
唐主任:這部《指南》主要是針對醫務人員在對患者診治過程中應如何進行規范的教育而制定的。注重強調了各類醫務人員對患者教育的責任、教育的方法技巧及疾病不同階段的教育內容;細化及量化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導內容;規范了對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內容和方式,并重點介紹如何進行家庭自測血壓的管理;特別提出對患者應進行如何識別在高血壓認識和治療上的誤區、識別偽科學等的教育。
同時《指南》首次嘗試針對患者本身作為受眾,基于科學的原則,提出規范化指導建議,供患者及其他各參與方參考、借鑒。進一步強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加深患者對疾病認識、改善治療依從性,從而實現在全國范圍內提高高血壓的治療率和控制率。為探索高血壓防治的中國之路盡職盡力。
編輯部:那這部《指南》,是怎么制定出來的?準備如何推廣實施?
唐主任:《指南》的制定是一個漫長而嚴謹的過程。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的指導下,高血壓聯盟(中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聯合組織制訂《指南》。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等多個組織為合作單位。
2012年7月1日在西安舉行啟動會,確定了《指南》的編寫框架,20余位有關領域的專家(臨床、營養、運動、健教、社區、管理)撰寫了初稿。此后,召開了多次專家、基層醫生、疾控和健教人員參加的意見征集會和高層專家討論會,對《指南》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2013年4月19日舉行定稿,6月19日舉行基層醫生和媒體意見征集會。《指南》的制定發表是指南委員會集體智慧的結晶。
《指南》發布后,將進行全國范圍的宣傳推廣。組織《指南》推廣委員會制定推廣計劃。要求各地衛生管理部門、醫學會、協會、防治機構、疾病防控中心、各級醫療機構、健康教育機構、醫藥企業等,因地制宜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推廣活動。同時開展“春雨計劃”行動,該行動計劃3年內在全國100個市縣開展1000場宣傳教育活動,每年使全國100萬高血壓患者得到教育。目前全國各省已陸續啟動了春雨計劃”。
編輯部:我們相信《指南》的發表一定能讓中國高血壓教育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專家簡介〕浙江省心腦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高血壓學會委員、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高血壓聯盟常務理事、《中華高血壓雜志》編委、《心腦血管病防治》雜志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近20年從事心腦血管病防治研究,特別注重對高血壓病的社區防治及管理模式研究。承擔及參與國家“八五”、“九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浙江省高血壓社區人群綜合防治”研究、“中國人群心腦血管病危險因子與動脈彈性研究”、“浙江省高血壓社區綜合干預信息化管理規范”研究等項目主要負責人,國家科技支撐“高血壓綜合防治研究”項目及衛生部《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項目浙江負責人,并參與撰寫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