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琦
讓民意訴求有答復有回應
文/朱琦
如果說代表進社區聯系選民讓民情民意有了相對固定的輸出渠道,那么這些收集的意見建議能否有所回應、得到解決,更是老百姓的關切所在。一些代表坦言,當初進社區時“轟轟烈烈”,收集了一大筐社情民意,但后來問題無法解決,自己也覺得“無顏”面對社區居民,導致“害怕”進社區,履職積極性受到影響。為此,本市各區縣人大不斷探索完善意見建議分級處理反饋機制,既有“常規做法”,又有“自選動作”,更有“后續跟蹤”,努力做到事事有答復、件件有回音,確保聯系活動真正取得實效。
各區縣人大對于代表在聯系社區和接待選民時收集的意見建議一般采用匯總、分級、辦理、反饋的常規做法和流程。即,涉及街道層面的,代表聯絡室主動認領,及時轉交有關職能科室辦理,并做好相關意見建議的督辦和辦理結果答復工作;涉及區級層面的,由區縣人大協調承辦單位做好辦理工作或由區縣人大代表轉化為書面意見辦理,區縣人大與代表聯絡室溝通,及時向代表通報辦理情況;涉及到市級層面的,由區縣人大或區縣人大代表轉交市人大代表轉化為市代表書面意見辦理,同樣及時向代表通報辦理情況。
在每一個環節的銜接和落實上,各區縣人大也精細化運作,根據各自工作實際,健全服務代表履職的保障機制。
普陀人大完善市、區、鎮人大代表聯動機制,有效加強了代表之間的信息互通、經驗交流,許多鎮級層面難以處理的問題,在區代表的反映下,引起了黨委和有關部門的重視;許多區級層面難以處理的問題,在市代表的呼吁下,得到了市里的重視。閔行人大將收集到的民意訴求明確歸口,區級層面的問題歸口到區大聯動中心,街鎮層面的問題歸口到街鎮聯動分中心,這些民意訴求的處理情況,聯動中心均有跟蹤信息,方便代表和居民查詢了解。在浦東,涉及本區全局性工作的,代表除了提交書面意見,還可以通過約見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的方式進行反映;涉及區“一府兩院”職責范圍的,代表還可以通過區級社情民意收集辦理平臺等進行反映。寶山區友誼路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對于由街道處理的辦理難度較大的意見、建議,通過街道辦文單等形式,提交街道有關領導分閱,并由街道主要領導明確1名分管領導負責督辦。
代表下社區收集到的意見建議不僅是綜合性、全局性的,而更多的是一些瑣碎、細碎的問題。各區縣人大在工作實踐中普遍感到,不能僅把這些意見建議“大呼隆”地收集起來,如同“扔雪球”般拋給政府部門。一方面,這些成百上千條的意見建議,政府部門礙于人手精力等各方面原因,無法一一接盤,也缺乏法定的剛性辦理要求;另一方面,代表也不能停留在“聽”意見的層面,而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甄別分析、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書面意見或審議意見,從而使這些意見建議進入法定辦理流程。
為此,各區縣人大紛紛推出“自選動作”,探索創新意見建議的處理反饋方式,更大程度、更有效果地推進社情民意的落實解決。
靜安、楊浦等區探索試點“約見”方式。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的過程中,靜安部分居民區聯系點應代表的要求,由聯系點積極搭建平臺,重點就群眾關心的民生類問題,約見區有關職能部門,與代表現場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對策。通過與部門的面對面交流,便于代表全面掌握情況,既能彌補代表在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又能較好地回應居民群眾的關切。楊浦人大對于代表反映較為集中,又不適于列為書面意見的建議,經街道(鎮)代表聯絡機構梳理匯總后,由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室聯系有關職能部門,共同協商處理。2013年7月代表集中聯系社區活動中共收集到20余條關于舊區改造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建議涉及到近20名市、區人大代表,涉及地塊分布在12個街道、鎮。由于涉及面廣,代表關注度高,區人大常委會決定召開部分代表座談交流會,邀請區房管局、區舊改辦有關負責人參加。代表們表示,在聯系社區過程中,舊區改造一直是居民關注的頭等大事。區人大常委會邀請區舊改部門負責人與代表面對面交流,形式生動,內容務實,有利于代表進一步了解本區舊區改造情況及有關規劃,為居民做好答疑解釋工作,共同推進楊浦城區建設和發展。
黃浦人大會同區政府制作了《黃浦區辦事服務聯系手冊》,內容包含區“一府兩院”、各街道辦事處、各集團公司和各部門服務窗口的聯系人和聯系方式,下發給所有由黃浦區選舉產生的市人大代表、區人大代表和各街道(社區)代表聯絡室,為代表履職提供便捷。
浦東新區人大從2007年起開始探索試行書面意見“合議制”。充分發揮街鎮人大代表聯絡機構的作用,對代表聯系選區選民收集到的情況進行梳理匯總,與代表一起進行分析研究,開展專題調研,并提供相關的專業意見,提高書面意見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每年的人代會召開之前,組織代表對本小組內準備提交人代會的書面意見進行集體合議,把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和浦東最突出的問題篩選出來,并組織代表提出書面意見。合議提出書面意見,不僅使社情民意有效得到反饋,同時使書面意見質量大大提高。
普陀人大著重在“辦理力度、反饋機制”上下功夫,即辦理按照“一表化解機制”處理,參照代表書面意見辦理模式進行,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答復”。僅2013年,市、區人大代表兩次進社區、聯系人民群眾收集、反映的意見建議就有625件,均作了妥善的處理、予以答復。
為了確保民意訴求得到落實反饋,各區縣人大加強對代表反映意見建議的跟蹤督辦,既保證了代表的履職實效,也激勵了代表的履職積極性。
靜安人大建立交辦問題落實情況回訪機制。在辦理過程中引入征詢機制,關注解決落實情況,區黨代表聯絡辦和區人大代表工作室通過發放意見征詢單、上門走訪、實地檢查等方式,對辦理落實情況進行征詢,形成征詢情況報告,向區委、區人大進行專題匯報,在開展代表集中聯系社區活動時,代表還要對上一次活動所反映問題的解決落實情況進行集中回訪,確保交辦問題得到切實解決。
徐匯人大提出“能夠解決的不拖、部門交叉的不推、遇到困難的不怕、不能解決的不瞞、答應承諾的不賴”的“五不”要求。同時,對代表所有的意見和建議實行抽查制度。每次代表聯系社區活動后,要求各代表聯絡室將代表接待過程中收集到的所有的意見和建議(包括現場答復、街鎮辦理、區級書面意見、市級書面意見),通報區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委。區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委隨機選擇部分意見,直接與代表進行溝通,了解辦理情況、反饋情況,保證做到“件件有反饋”,增強代表聯系社區活動實效。
此外,不少區縣也加強了對代表聯絡室工作的考核和評估。長寧區社區(街道)黨工委建立聯絡室工作考評標準,將代表聯絡室工作納入年度考核,部分街道將居民區人大代表聯系點也納入了對居委會工作的考核范圍。普陀人大去年試行社區(街道)、鎮人大代表聯絡室工作評估,按照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業務工作、工作創新等進行綜合測評,今年還將“街鎮代表聯絡室服務代表,督辦代表意見、建議和批評”列入街鎮績效考核中。這兩項舉措激勵了街鎮代表聯絡室的工作積極性,也提高了服務保障代表履職的工作水平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