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陶希東
跨界治理的著力點
□ 文/陶希東
實施跨界治理模式,是我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全球城市區域一體化發展必須面對的一個議題……
“跨界治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就是指針對我國全球城市區域內部的行政區與經濟區之間的矛盾,通過創新區域跨界治理體制機制,為資源跨界流動重組、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上的綜合性、配套性支撐,以全面解決同城環境下“經濟分割、社會分割、服務分割”的深層次矛盾的特殊改革區域。
“跨界治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點目標在于突破行政區劃對區域經濟和公共服務的剛性約束,形成有利于全球城市區域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制度體系和運作規范,重構分散化、地方化的政府間利益關系。筆者以為,其試驗性改革的主要目標,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形成公平、科學、共贏的開放型、服務型、合作型政府治理新體制。通過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在全球城市區域范圍內,打造一個開放型、服務型、合作型的區域政府群落以及新型政府間關系,為跨界治理和跨界融合發展提供最有利的政治組織保障。
形成自由、法治、高效的市場化、合作化、融合化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最大程度地實現跨行政區的產城融合、產業融合、服務融合、市場融合,增強或放大整個全球城市區域的經濟綜合競爭力和經濟能級,提高經濟效率、擴大經濟價值,為進一步推動政治發展、社會發展、文化發展、生態文明發展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形成公平、共享、均衡的城鄉一體化、區域化、均等化的跨行政區公共服務新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所有經濟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讓人民生活得更好。為此,“跨界治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就是要努力形成公平、共享、均衡的城鄉一體化、區域化、均等化的跨行政區公共服務新體系,全面破解固化的行政區劃對流動社會跨界共享公共服務的限制或阻隔,讓試驗區居民充分共享各城市經濟發展的成果和公共服務,推動社會公平發展、和諧發展、安全發展。
“跨界治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一個具有特殊目標指向的改革試驗區,應該按照“先易后難與循序漸進相結合”“協同性、系統性、配套性相結合”的原則,建議國家選擇京津冀區域作為“跨界治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試點地區,率先取得制度上的重大突破,助力區域一體化發展。這一試點區域重點推動六個方面的改革。
著力推動區域政府體制改革創新。第一,轉變政府職能,推動經濟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讓政府真正承擔宏觀調控、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的職能。第二,政績考核體制改革。除了弱化經濟指標,在增加環保、區域合作指標考核的基礎上,創建一種由鄰近政府也參加的跨界考核機制,以跨界合作項目的數量和質量為依據,實行跨界聯合考核,真正讓每個城市政府在追求自身轄區利益的同時,做到“利己不損人”。
著力探索務實、有效的跨界治理體制機制。第一,組建多層、多元的跨界協調組織。積極構筑由政府主導的多層次跨界協調組織,諸如區域政府協會、區域委員會、城市協調會等,并依法賦予必要可行的跨界協調、規劃、組織和執行職能。第二,建立健全重大跨界協調機制,包括區域信息共享機制、資源整合開發規劃機制、重大事項聯合決策機制、區域開發成本共擔與收益共享機制、公共服務聯合購買機制等跨界協調機制,推動區域公共事務的協調發展。第三,探索建立專業化的跨界服務特區。特別是在水資源保護、大氣管理、文物保護等領域率先探索跨界性的京津冀水管理區、京津冀大氣質量管理區、京津冀文化保護區等,構建單一職能、專業化治理的跨界公共平臺和機制,有效解決諸多跨界矛盾和問題。
探索區域化的社會參與平臺。改革“一地一業”、社會組織不能跨界服務等法律限制,組建跨界型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等,為社會組織提供跨界服務創造最有利的法律條件、制度基礎。與此同時,三省市聯合舉辦全球化、區域性、開放化、品牌化的“大北京全球城市區域發展論壇”,尋求區域融合發展的全球智慧。
著力構筑各類基礎設施聯動聯通大格局。第一,著力推動交通一體化。全面消除“斷頭路”,做好城際軌道交通線的城際銜接。開通相鄰城市或部分成員城市主城區的跨界雙向公共交通,為居民的跨界出行提供便利的跨城公交服務。高速公路和主要交通干道要實現全面對接,高速公路實行不停車收費系統。全方位構筑真正一體化的全球城市區域大交通體系。第二,著力協調促進供水、排水、供電、環保等市政基礎設施網絡的銜接和聯網。第三,推進基礎通信網、無線寬帶網、應急指揮通信網、數字電視網等基礎設施的城際融合與一體化,全面消除“一河之隔就要算長途,話費一下子翻了近3倍”的城際割裂現象。
著力推動公共服務跨界一體化、均等化。第一,推動公共教育服務一體化、公平化,妥善解決外來人口子女在特大城市教育問題。第二,推動公共醫療保障服務一體化。在成員城市之間,構筑醫療服務大聯盟,所有具有正規資質的醫療機構之間醫療器械共享、醫療檢查證明互認。構筑跨界醫療報銷機制,構筑就地醫療報銷體系,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的就醫成本。第三,推動住房保障服務一體化。在三省市的成員城市之間,全面突破保障住房只針對本地居民的傳統做法,在公共租賃住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住房保障政策設計上,凡是符合保障條件的人口,做到應保盡保。與此同時,在就業服務、公共文化體育服務等方面,積極構筑一體化、均等化的新格局。
著力推動跨界領導力體系建設。所謂跨界領導力體系主要應該包括跨界分析與調查能力、跨界談判與合作能力、跨界協調與決策能力、跨界整合與領導能力、跨界行動與執行能力等。在試驗區內,建立健全成員城市重要領導干部的跨界管理培訓機制,對不同層次的政府領導和官員,進行有組織、有步驟的跨界能力培訓,培養一支強有力的區域跨界管理與決策團隊,讓跨界整合發展成為一種區域主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