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妮 牟秀梅 李秋杰
摘要:中國大眾的外語水平由于全球化的影響有了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經濟上的聯絡日益緊密使得商務英語的教學更受關注,但是有關于本學科理論體系的研究相對較少,從而使其學科定位和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本文旨在確定商務英語知識體系在學生知識結構中的位置,同時也提出商務英語課程群建設的理論框架,通過不斷優化整合理工科院校的優勢學術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商務英語;課程群;實踐技能
注:本論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理工院校商務英語實踐技能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H12204)
商務英語成為一門學科,起始于20世紀 60年代后期,它的發展伴隨著ESP理論的發展至今有30多年歷史。中國進入世貿組織以后,國際商務往來日益頻繁,高校人才的培養總是和市場的需求緊密聯系的,幾乎每個有英語專業的院校都開設了這樣的課程,甚至建立了商務英語研究方向。然而經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社會需求的分析證明,很多商務英語類的畢業生由于沒有實戰的經驗,理論上的知識無法與靈活多變的現實工作環境相匹配,無法適應直接上崗的需要,企業為此還要付出額外的大筆培訓費用。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成為了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的首要目標。
從80年代中期始,我國高校英語專業很多都開設了商務英語課程,目前,全國商務英語專業或方向在校本科生達20余萬人,商務英語的人才培養模式已進入我國高等教育的正式序列。1995年我國的碩士研究生專業目錄中,已把商務英語方向列入“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或“國際貿易學”學科之中,這表明商務英語已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性學科進入了研究生層次的語言研究(鄔玲琳, 張立新, 2007)。
一、國內學者對此領域的探討
全球化進程成為了當前國際化逐步推進的大形勢,商務英語教學也是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大家都在關注商務英語的教學現狀、改進方法及策略方面的研究。 國內有些學者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探討了很多,夏紀梅老師在本領域研究成果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基礎上的研究資料,她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方面提出了獨特的觀點,同時也帶動了國內商務英語教學研究的高潮。如夏紀梅(1999)研究了中國商務英語教學中的需求分析及教材發展問題;江春,丁崇文(2004)就商務英語教師素質問題進行了跟蹤調查;阮績智(2007)探討了大學英語專業商務英語課程設計的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對課程設計的影響;趙博穎(2014)對商務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再次提出新的見解;張兵,騰鋒(2014)從多媒體自主學習與傳統學習對商務英語教學的實證方面給予了細致的分析。但是他們的研究都是基于課程體系設計或教學過程中需求分析的研究,對于學生的實踐技能的提高給予了一定的建議,但是涉足較淺,也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案。因此從目前來看,對于商務英語課程群建設的研究仍然較少,所以本研究對于推動商務英語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
1. 研究方法
為了研究課程群是否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首先在本校內通過對英語專業經貿方向和其他學院的學生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開展了調研,同時開展了商務英語教學一線教師對于本課程體系的研究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通過申報、參與省內相關教研項目,在初期對于商務英語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成為了下一步課程建設的有力支撐。
2. 研究理論
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強調要重視學習者的個人經驗一樣,他認為學習活動一旦與人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那將是卓有成效的。因此,體驗教學應該是學生對知識認知、積累和加工,并通過體驗與反省與自己的人生經驗融合的過程。
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特征包含:主動性、探索性、刺激和實用性。這是一個知識的外化到內化的過程,學生的認知是建立在經驗識解的基礎和模式上的,所以體驗是其學習知識的最有利的途徑。
3. 研究的難點
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沒有實際的商務語境的認知基礎,在商務課程內容鏈接上產生了很大的畏懼感,尤其是教學實踐中動手難的問題,成為了商務英語課程群建立的主線。
4. 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
通過對本校具有十多年歷史的英語專業(經貿方向)課程的研究分析發現,過去的商務課程教學內容的適度性和連貫性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課程內容設置和課程相關的鏈接上跳躍性過大,學生對其理解支離破碎,片面性和片段性較嚴重,尤其是實踐能力的鍛煉更加欠缺,這些都不符合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初衷。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商務技能模塊和語言知識模塊具有很大的交叉性,因此,大量的模擬場景練習都按照實際發生地點選擇以英語為主的表達或溝通工具,在進行商務技巧訓練的同時也要關注英語語言知識的教授和運用能力訓練的。這樣把重點放在商務技巧方面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團結合作精神等,這能夠解決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統一問題,使學生了解商務英語教學的知識體系及其在整個知識鏈條中的作用,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全程”學習。
學生知識的學習要符合人們經驗識解的規律,人們對于新知識的學習都建立在其經驗的構建模式中。在第一年僅僅設立認識實習幫助學生體驗商務世界,并且與商務英語基礎理論課相配合,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第二年加大商務理論課程的數目,提高學生理論上的了解和知識積累,并映射在實踐課程中的職業生涯規劃上,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對未來有更明確的展望;第三年無論是商務理論課程還是商務實踐課程,對于動手操作的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第四年商務課程的設置都更接近于總結性質,為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而服務。
由上圖可以看出,在商務英語課程群理論課中,商務英語基礎課程在課程設置中猶如一門導論課,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它也承擔著以下商務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鏈接任務,它在課程內容上包括了以下課程的主題,體現了商務英語相關課程的特點,同時發揮理工院校資源特長,加設工程概論課程(包括土木工程、能源動力工程、水環工程、機電工程),提升本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也是本學校的特色所在。
總之,本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一方面應緊緊圍繞社會的需求進行,另一方面還要將本校自身特色和優勢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只有適時地對商務英語加以改革并突出以人為本的意識形態,才能最終實現課程設計初衷的應有的社會價值,不僅使學生適應職場工作的要求為目的,而且涉及到社會類商務活動的各方面。因此,課程教學的研究最終都要落點到本專業人才是否能夠順利就業的問題。
結語
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給予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授課方式更多的思考和反思的空間,不僅優化了現有的課程設計,而且整合了教學資源和教師資源,打破了院系的傳統,取得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這對于同類院校的商務英語教學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Hutchinson,T and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Nunan,D.Designing Task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阮績智,陶正桔.商務英語理據和課程設計原則[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4)
[4]王成全譯.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5]王興孫,陳潔.對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的幾點思考[J].現代外語(增刊),2000
[6]鄔玲琳,張立新.多元智能理論與商務英語教學的整合[J].考試周刊,2007(52)
[7]吳亞,孫鶯,郭緒文,黃[斌][貝]琳,陳愉.英語專業設立商務英語課程的需求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作者簡介:
李妍妮(1973- ),女,長春工程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商務英語。
摘要:中國大眾的外語水平由于全球化的影響有了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經濟上的聯絡日益緊密使得商務英語的教學更受關注,但是有關于本學科理論體系的研究相對較少,從而使其學科定位和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本文旨在確定商務英語知識體系在學生知識結構中的位置,同時也提出商務英語課程群建設的理論框架,通過不斷優化整合理工科院校的優勢學術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商務英語;課程群;實踐技能
注:本論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理工院校商務英語實踐技能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H12204)
商務英語成為一門學科,起始于20世紀 60年代后期,它的發展伴隨著ESP理論的發展至今有30多年歷史。中國進入世貿組織以后,國際商務往來日益頻繁,高校人才的培養總是和市場的需求緊密聯系的,幾乎每個有英語專業的院校都開設了這樣的課程,甚至建立了商務英語研究方向。然而經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社會需求的分析證明,很多商務英語類的畢業生由于沒有實戰的經驗,理論上的知識無法與靈活多變的現實工作環境相匹配,無法適應直接上崗的需要,企業為此還要付出額外的大筆培訓費用。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成為了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的首要目標。
從80年代中期始,我國高校英語專業很多都開設了商務英語課程,目前,全國商務英語專業或方向在校本科生達20余萬人,商務英語的人才培養模式已進入我國高等教育的正式序列。1995年我國的碩士研究生專業目錄中,已把商務英語方向列入“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或“國際貿易學”學科之中,這表明商務英語已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性學科進入了研究生層次的語言研究(鄔玲琳, 張立新, 2007)。
一、國內學者對此領域的探討
全球化進程成為了當前國際化逐步推進的大形勢,商務英語教學也是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大家都在關注商務英語的教學現狀、改進方法及策略方面的研究。 國內有些學者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探討了很多,夏紀梅老師在本領域研究成果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基礎上的研究資料,她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方面提出了獨特的觀點,同時也帶動了國內商務英語教學研究的高潮。如夏紀梅(1999)研究了中國商務英語教學中的需求分析及教材發展問題;江春,丁崇文(2004)就商務英語教師素質問題進行了跟蹤調查;阮績智(2007)探討了大學英語專業商務英語課程設計的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對課程設計的影響;趙博穎(2014)對商務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再次提出新的見解;張兵,騰鋒(2014)從多媒體自主學習與傳統學習對商務英語教學的實證方面給予了細致的分析。但是他們的研究都是基于課程體系設計或教學過程中需求分析的研究,對于學生的實踐技能的提高給予了一定的建議,但是涉足較淺,也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案。因此從目前來看,對于商務英語課程群建設的研究仍然較少,所以本研究對于推動商務英語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
1. 研究方法
為了研究課程群是否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首先在本校內通過對英語專業經貿方向和其他學院的學生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開展了調研,同時開展了商務英語教學一線教師對于本課程體系的研究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通過申報、參與省內相關教研項目,在初期對于商務英語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成為了下一步課程建設的有力支撐。
2. 研究理論
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強調要重視學習者的個人經驗一樣,他認為學習活動一旦與人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那將是卓有成效的。因此,體驗教學應該是學生對知識認知、積累和加工,并通過體驗與反省與自己的人生經驗融合的過程。
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特征包含:主動性、探索性、刺激和實用性。這是一個知識的外化到內化的過程,學生的認知是建立在經驗識解的基礎和模式上的,所以體驗是其學習知識的最有利的途徑。
3. 研究的難點
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沒有實際的商務語境的認知基礎,在商務課程內容鏈接上產生了很大的畏懼感,尤其是教學實踐中動手難的問題,成為了商務英語課程群建立的主線。
4. 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
通過對本校具有十多年歷史的英語專業(經貿方向)課程的研究分析發現,過去的商務課程教學內容的適度性和連貫性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課程內容設置和課程相關的鏈接上跳躍性過大,學生對其理解支離破碎,片面性和片段性較嚴重,尤其是實踐能力的鍛煉更加欠缺,這些都不符合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初衷。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商務技能模塊和語言知識模塊具有很大的交叉性,因此,大量的模擬場景練習都按照實際發生地點選擇以英語為主的表達或溝通工具,在進行商務技巧訓練的同時也要關注英語語言知識的教授和運用能力訓練的。這樣把重點放在商務技巧方面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團結合作精神等,這能夠解決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統一問題,使學生了解商務英語教學的知識體系及其在整個知識鏈條中的作用,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全程”學習。
學生知識的學習要符合人們經驗識解的規律,人們對于新知識的學習都建立在其經驗的構建模式中。在第一年僅僅設立認識實習幫助學生體驗商務世界,并且與商務英語基礎理論課相配合,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第二年加大商務理論課程的數目,提高學生理論上的了解和知識積累,并映射在實踐課程中的職業生涯規劃上,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對未來有更明確的展望;第三年無論是商務理論課程還是商務實踐課程,對于動手操作的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第四年商務課程的設置都更接近于總結性質,為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而服務。
由上圖可以看出,在商務英語課程群理論課中,商務英語基礎課程在課程設置中猶如一門導論課,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它也承擔著以下商務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鏈接任務,它在課程內容上包括了以下課程的主題,體現了商務英語相關課程的特點,同時發揮理工院校資源特長,加設工程概論課程(包括土木工程、能源動力工程、水環工程、機電工程),提升本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也是本學校的特色所在。
總之,本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一方面應緊緊圍繞社會的需求進行,另一方面還要將本校自身特色和優勢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只有適時地對商務英語加以改革并突出以人為本的意識形態,才能最終實現課程設計初衷的應有的社會價值,不僅使學生適應職場工作的要求為目的,而且涉及到社會類商務活動的各方面。因此,課程教學的研究最終都要落點到本專業人才是否能夠順利就業的問題。
結語
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給予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授課方式更多的思考和反思的空間,不僅優化了現有的課程設計,而且整合了教學資源和教師資源,打破了院系的傳統,取得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這對于同類院校的商務英語教學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Hutchinson,T and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Nunan,D.Designing Task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阮績智,陶正桔.商務英語理據和課程設計原則[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4)
[4]王成全譯.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5]王興孫,陳潔.對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的幾點思考[J].現代外語(增刊),2000
[6]鄔玲琳,張立新.多元智能理論與商務英語教學的整合[J].考試周刊,2007(52)
[7]吳亞,孫鶯,郭緒文,黃[斌][貝]琳,陳愉.英語專業設立商務英語課程的需求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作者簡介:
李妍妮(1973- ),女,長春工程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商務英語。
摘要:中國大眾的外語水平由于全球化的影響有了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經濟上的聯絡日益緊密使得商務英語的教學更受關注,但是有關于本學科理論體系的研究相對較少,從而使其學科定位和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本文旨在確定商務英語知識體系在學生知識結構中的位置,同時也提出商務英語課程群建設的理論框架,通過不斷優化整合理工科院校的優勢學術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商務英語;課程群;實踐技能
注:本論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理工院校商務英語實踐技能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H12204)
商務英語成為一門學科,起始于20世紀 60年代后期,它的發展伴隨著ESP理論的發展至今有30多年歷史。中國進入世貿組織以后,國際商務往來日益頻繁,高校人才的培養總是和市場的需求緊密聯系的,幾乎每個有英語專業的院校都開設了這樣的課程,甚至建立了商務英語研究方向。然而經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社會需求的分析證明,很多商務英語類的畢業生由于沒有實戰的經驗,理論上的知識無法與靈活多變的現實工作環境相匹配,無法適應直接上崗的需要,企業為此還要付出額外的大筆培訓費用。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成為了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的首要目標。
從80年代中期始,我國高校英語專業很多都開設了商務英語課程,目前,全國商務英語專業或方向在校本科生達20余萬人,商務英語的人才培養模式已進入我國高等教育的正式序列。1995年我國的碩士研究生專業目錄中,已把商務英語方向列入“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或“國際貿易學”學科之中,這表明商務英語已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性學科進入了研究生層次的語言研究(鄔玲琳, 張立新, 2007)。
一、國內學者對此領域的探討
全球化進程成為了當前國際化逐步推進的大形勢,商務英語教學也是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大家都在關注商務英語的教學現狀、改進方法及策略方面的研究。 國內有些學者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探討了很多,夏紀梅老師在本領域研究成果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基礎上的研究資料,她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方面提出了獨特的觀點,同時也帶動了國內商務英語教學研究的高潮。如夏紀梅(1999)研究了中國商務英語教學中的需求分析及教材發展問題;江春,丁崇文(2004)就商務英語教師素質問題進行了跟蹤調查;阮績智(2007)探討了大學英語專業商務英語課程設計的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對課程設計的影響;趙博穎(2014)對商務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再次提出新的見解;張兵,騰鋒(2014)從多媒體自主學習與傳統學習對商務英語教學的實證方面給予了細致的分析。但是他們的研究都是基于課程體系設計或教學過程中需求分析的研究,對于學生的實踐技能的提高給予了一定的建議,但是涉足較淺,也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案。因此從目前來看,對于商務英語課程群建設的研究仍然較少,所以本研究對于推動商務英語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
1. 研究方法
為了研究課程群是否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首先在本校內通過對英語專業經貿方向和其他學院的學生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開展了調研,同時開展了商務英語教學一線教師對于本課程體系的研究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通過申報、參與省內相關教研項目,在初期對于商務英語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成為了下一步課程建設的有力支撐。
2. 研究理論
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強調要重視學習者的個人經驗一樣,他認為學習活動一旦與人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那將是卓有成效的。因此,體驗教學應該是學生對知識認知、積累和加工,并通過體驗與反省與自己的人生經驗融合的過程。
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特征包含:主動性、探索性、刺激和實用性。這是一個知識的外化到內化的過程,學生的認知是建立在經驗識解的基礎和模式上的,所以體驗是其學習知識的最有利的途徑。
3. 研究的難點
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沒有實際的商務語境的認知基礎,在商務課程內容鏈接上產生了很大的畏懼感,尤其是教學實踐中動手難的問題,成為了商務英語課程群建立的主線。
4. 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
通過對本校具有十多年歷史的英語專業(經貿方向)課程的研究分析發現,過去的商務課程教學內容的適度性和連貫性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課程內容設置和課程相關的鏈接上跳躍性過大,學生對其理解支離破碎,片面性和片段性較嚴重,尤其是實踐能力的鍛煉更加欠缺,這些都不符合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初衷。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商務技能模塊和語言知識模塊具有很大的交叉性,因此,大量的模擬場景練習都按照實際發生地點選擇以英語為主的表達或溝通工具,在進行商務技巧訓練的同時也要關注英語語言知識的教授和運用能力訓練的。這樣把重點放在商務技巧方面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團結合作精神等,這能夠解決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統一問題,使學生了解商務英語教學的知識體系及其在整個知識鏈條中的作用,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全程”學習。
學生知識的學習要符合人們經驗識解的規律,人們對于新知識的學習都建立在其經驗的構建模式中。在第一年僅僅設立認識實習幫助學生體驗商務世界,并且與商務英語基礎理論課相配合,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第二年加大商務理論課程的數目,提高學生理論上的了解和知識積累,并映射在實踐課程中的職業生涯規劃上,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對未來有更明確的展望;第三年無論是商務理論課程還是商務實踐課程,對于動手操作的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第四年商務課程的設置都更接近于總結性質,為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而服務。
由上圖可以看出,在商務英語課程群理論課中,商務英語基礎課程在課程設置中猶如一門導論課,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它也承擔著以下商務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鏈接任務,它在課程內容上包括了以下課程的主題,體現了商務英語相關課程的特點,同時發揮理工院校資源特長,加設工程概論課程(包括土木工程、能源動力工程、水環工程、機電工程),提升本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也是本學校的特色所在。
總之,本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一方面應緊緊圍繞社會的需求進行,另一方面還要將本校自身特色和優勢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只有適時地對商務英語加以改革并突出以人為本的意識形態,才能最終實現課程設計初衷的應有的社會價值,不僅使學生適應職場工作的要求為目的,而且涉及到社會類商務活動的各方面。因此,課程教學的研究最終都要落點到本專業人才是否能夠順利就業的問題。
結語
商務英語課程群的建立給予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授課方式更多的思考和反思的空間,不僅優化了現有的課程設計,而且整合了教學資源和教師資源,打破了院系的傳統,取得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這對于同類院校的商務英語教學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Hutchinson,T and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Nunan,D.Designing Task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阮績智,陶正桔.商務英語理據和課程設計原則[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4)
[4]王成全譯.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5]王興孫,陳潔.對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的幾點思考[J].現代外語(增刊),2000
[6]鄔玲琳,張立新.多元智能理論與商務英語教學的整合[J].考試周刊,2007(52)
[7]吳亞,孫鶯,郭緒文,黃[斌][貝]琳,陳愉.英語專業設立商務英語課程的需求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作者簡介:
李妍妮(1973- ),女,長春工程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商務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