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娜
心臟介入手術期行優質護理服務的臨床體會
熊娜
目的 對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臟介入手術期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 行支架植入術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的心臟病患者 72 例 , 隨機分為兩組 , 對照組 34 例在手術期展開常規護理 ,觀察組 38 例在手術期展開優質護理 , 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前 SAS 評分均顯著下降 , 且觀察組手術前 SAS 評分 (20.5±1.9)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32.6±2.1)分 ;術后經分析 ,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 92.1% 顯著高于對照組 73.5%, 并發癥發生率 7.9% 顯著低于對照組 26.5%(P<0.05)。結論 在為冠心病患者行心臟介入手術治療時 , 手術期行優質護理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 , 確保患者順利度過圍手術期 ,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冠心病 ;心臟介入手術;優質護理
為降低心臟介入手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 , 本院在為心臟病患者進行心臟介入治療時 , 采取優質護理時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 ,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2 年 1 月 ~2014 年 1 月于本院行支架植入術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的心臟病患者 72 例 , 其中男 41 例 , 女 31 例 , 年齡 46~78 歲 , 平均年齡 (53.4±2.6)歲 ;其中急性心臟梗死 8 例 , 單支血管病變 34 例 , 雙支及以上血管病變 30 例。將 72 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 對照組 34 例 , 觀察組 38 例 ,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支架植入術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治療 , 在圍手術期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 做好術前備皮、碘過敏試驗、抗生素應用等 , 同時對患者病情展開有效監護;觀察組為患者展開優質護理。
1. 3 觀察指標 采用 Zung 焦慮自評量表 (SAS)對兩組患者入院時、術前焦慮情緒進行評價 , 當患者 SAS 評分在 50 分以上時即說明其有焦慮癥。對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分析,利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率調查表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進行調查。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 SPSS 17.0 分析研究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 采用 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手術前焦慮情緒分析 兩組患者入院時 SAS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手術前 SAS 評分均顯著下降 , 且觀察組手術前 SA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手術前 SAS 評分對比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手術前 SAS 評分對比
注 :與入院時比較 ,aP<0.05 ;與對照組手術前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入院時 手術前對照組 3 4 4 5 . 2 ± 1 . 3 3 2 . 6 ± 2 . 1a觀察組 3 8 4 5 . 1 ± 1 . 5 2 0 . 5 ± 1 . 9ab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率分析 對照組術后 9 例出現并發癥 , 其中尿潴留 4 例 , 腰酸背疼 1 例 , 煩躁失眠 3 例 , 局部紅腫 1 例 , 并發癥發生率為 26.5% ;觀察組術后 3 例出現并發癥 , 其中尿潴留 1 例 , 煩躁失眠 1 例 ,局部紅腫 1 例 , 并發癥發生率為 7.9%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進行分析 , 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 73.5%(25/34),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2.1%(35/38),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
心血管疾病屬于臨床常見慢性身心疾病 , 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1], 且近年來隨著不良生活習慣的逐漸養成 ,我國心血管病發生率呈現出逐年增多趨勢[2,3]。心臟病是發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 , 在臨床中常需采取心臟介入手術加以治療[4], 然而由于介入治療的有創性 , 患者在術后發生失眠、尿潴留及煩躁等并發癥的風險較大 , 故而在手術中應采取有效護理對并發癥加以預防[5]。
本院在為心臟病患者進行心臟介入手術治療時 , 對照組在圍術期給予常規護理 , 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 , 主要措施如下:術前護理:①完善各項檢查:指導患者完善各項檢查工作 , 主要包括常規檢查、血型、心肌酶譜、血常規、凝血常規 , 肝功、血脂、肌鈣蛋白、血脂血糖及免疫等 8 項與心電圖檢查。 ②心理疏導 :患者及其家屬在心臟介入治療前通常對該技術缺少足夠的信心 , 同時患者容易產生恐懼、悲觀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手術過程、手術方法、配合事項及注意事項 , 告知患者介入治療的重要性及優勢 , 增強其治療信心并消除不良情緒 , 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同時囑咐患者家屬不要給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刺激 , 確保患者以最佳心理狀態迎接手術。③術前準備:術前 1 d 做好術區備皮 , 在上肢留置淺靜脈留置針并開通靜脈通路 , 指導患者掌握床上大小便方法 , 囑咐其術前將膀胱排空。術中護理 :介入治療采用局麻處理 , 患者在手術中意識清醒 ,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表情予以觀察 , 注意其是否發生不適 , 同時應給予患者有效安慰 , 分散患者注意力 , 消除其緊張情緒。術后護理:①基礎護理:在患者出手術室后給予24 h 術肢制動并進行吸氧 , 展開 24 h 心電監護。根據醫囑給予相應藥物 , 對液體輸注速度進行合理控制 ;②病情觀察 :對患者傷口是否發生血腫及出血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 , 觀察患者各項體征 , 如呼吸、心率、面色、血氧飽和度、血壓等改變情況 ;③生活護理 :保持床單干凈、整潔 , 確保病房安靜 , 通氣良好且溫度及濕度適宜。對患者 24 h 出入量進行嚴格記錄 , 指導患者進食易消化、清淡飲食 , 確保大小便暢通 ,加大水果、蔬菜進食量 , 如有必要可給予緩瀉劑;④出院指導:指導患者出院后堅持合理飲食 , 堅持運動康復指導 , 運動強度以無疲勞感為宜 , 初時可于室內活動 , 之后可根據恢復情況將運動量逐漸加大 , 當有胸悶或氣喘癥狀時應立刻停止運動。囑咐患者遵醫囑用藥并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
綜上所述 , 在為冠心病患者行心臟介入手術治療時 , 手術期行優質護理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 , 確保患者順利度過圍手術期 ,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楊利巖 . 心臟介入手術中聚維酮碘消毒致過敏性休克患者的護理 .中華護理雜志 , 2012, 47(10):942.
[2]繆新宇 . 喉罩通氣在小兒心臟介入手術中的應用 .臨床麻醉學雜志 , 2010, 26(10):895.
[3]曲彥慧 . 心臟介入手術后患者腰背痛影響因素及相關護理措施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 2012, 34(17):1807.
[4]周寧天 . 心理干預在心臟介入手術中的價值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 2009, 29(5):739.
[5]陶紅 . 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的術中配合 .現代預防醫學 , 2011, 38(21):4561.
2014-05-05]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