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福春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中 IL-1β、TNF-α 的水平測定
馬福春
急性腦梗死 ;白介素 -1β ;腫瘤壞死因子 -α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的突發性疾病 , 對人類的健康安全造成嚴重危害。急性腦梗死的發病與炎癥介質的參與關系密切 , 炎癥因子在急性腦梗死的發病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探討炎癥因子在急性腦梗死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 以便進一步探討其臨床診治手段 , 作者采用 ELISA 法檢測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中白介素 -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 腫 瘤 壞 死 因 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
1. 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0 年 1 月 ~2013 年 6 月本院神經內科和急診科收治的符合 1995 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病會議修訂的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1]的發病時間在 72 h 以內的急性腦梗死患者 75 例 , 男 45 例 , 女 30 例 , 年齡 46~77 歲 , 中位年齡 58 歲 , 所有病例均經頭部 CT 或 MRI證實。根據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高低 , 75 例患者中 , 輕型 25 例 (0~15分 ), 中型 30 例 (>15~30 分 ), 重型 20 例 (>30~45 分 )。選擇本院同期健康體檢者 30 例作為對照 , 男 21 例 , 女 9 例 , 年齡 41~76 歲 , 中位年齡 56 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IL-1β、TNF-α 檢測 所有受試者均于入院第 2 天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 5 ml, 以 3500 r/min 常溫離心 10 min, 取上清液置于 -80℃冰箱中 , 采用 ELISA 法參考試劑盒說明書檢測血清 IL-1β、TNF-α 水平 , 試劑盒購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1.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 多組之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 再用 LSD-t檢驗進行兩兩比較分析 , 檢驗水準 α=0.05。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輕型、中型、重型腦梗死患者血清中 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體檢者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均 <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人群血清中 IL-1β、TNF-α 水平比較 ( x-±s, pg/ml)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 , 且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偏癱、失語、共濟失調及偏身感覺異常等神經系統癥狀 , 嚴重者造成患者喪失自理能力 , 甚至導致死亡。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復雜 , 且影響因素眾多 , 大量研究[2,3]表明 , 炎癥反應廣泛參與急性腦梗死發病及疾病進展的整個病理生理過程 , 后者的發病是由于一些炎性因子激發了炎癥反應的發生 , 進而通過大量炎性因子的相互反應及引發的級聯反應進一步促進疾病的進展 , 最終導致急性腦梗死的發生發展。
IL-1β 是 IL-1 中生物學功能最強的一種 , 主要是分泌形式存在 , 由單核巨噬細胞、T 細胞等以及神經系統的星形細胞、雪旺細胞及內皮細胞等分泌 , 廣泛參與機體的應激反應、缺血及再灌注過程、感染等病理生理過程。IL-1β 在急性腦梗死發生后血清水平急劇升高 , 進而促進內皮細胞分泌細胞粘附分子 , 導致大量炎性介質及自由基等的分泌 , 引發一系列級聯反應 , 促進炎性反應的進展 , 從而加重腦損傷和增加梗死面積[4]。
TNF-α 是一種免疫調節系統中的關鍵因子 , 在正常機體內 , 參與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 在一些疾病的發病過程中 , 也發揮重要作用 , 廣泛參與腫瘤、炎癥反應、感染、缺血及再灌注等病理生理過程。TNF-α 在急性腦梗死的發生發展過程中 , 主要發揮下述作用 :促進內皮細胞組織因子合成分泌 , 抑制纖溶系統 , 促進血栓形成 ;促進血液中 C- 反應蛋白、中性粒細胞等炎性因素增加 , 加速炎性反應的進程 ,通過這些作用促進腦梗死的進展[5]。
本文結果顯示 , 急性腦梗死患者 , 無論輕型、中型、重型 , 其血清中 IL-1β、TNF-α 水平均較正常的健康體檢者高 ,且隨著分型的進展 , 血清水平升高越明顯 , 這與有關研究[4,5]結果一致。這提示 IL-1β、TNF-α 均可能參與了急性腦梗死的發生發展的病理生理過程 , 且對其進展有促進作用 , 臨床上檢測 IL-1β、TNF-α 水平可用于急性腦梗死病情、預后和治療效果的評估。
[1]中華神經科學會 , 中華神經外科學會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 . 中華神經科雜志 , 1996, 29(6):379-380.
[2]吳立虎 , 周慧 . 急性腦梗死溶栓患者血清 MMP-2 水平的動態變化及臨床意義 .現代實用醫學 , 2011, 23(5):509-510.
[3]曹紅元 , 劉雨輝 , 李惠允 , 等 . 急性腦梗死后炎癥因子的動態變化及其與神經功能的相關性研究 . 解放軍醫藥雜志 , 2014, 26(3):51-54.
[4]梅利 , 梁容仙 , 廖仁昊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中脂聯素和白介素 -1β 含量變化及臨床意義 . 中國老年學雜志 , 2009, 29(14): 1081-1082.
[5]崔峰 .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 TNF-α 變化 .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 ), 2008, 25(6):47-48.
2014-05-06]
454191 焦作市中站區人民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