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輝 曹海瑋 侯紅麗
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的療效分析
王葆輝 曹海瑋 侯紅麗
目的 觀察和探究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小兒驚厥持續狀態 78 例患者 , 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 即對照組 (地西泮持續靜脈滴注治療 )和觀察組 (咪達唑侖持續靜脈推注治療 ), 每組 39 例 , 觀察并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有效率為 94.9%, 對照組治療后有效率為 74.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 P<0.05), 且觀察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咪達唑侖用于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不僅臨床效果明顯、安全可靠 , 而且不良反應輕 , 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使用。
咪達唑侖;小兒驚厥持續狀態 ;療效分析
驚厥是兒科中常見的急癥之一 , 尤以嬰幼兒多見 , 常由多種原因使腦神經功能紊亂所致。主要臨床表現有: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 , 常伴有意識障礙。據調查研究發現 , 小兒驚厥的發病率很高 , 5%~6% 的小兒曾有過一次或多次驚厥。驚厥頻繁發作或持續狀態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兒遺留嚴重的后遺癥 , 影響小兒智力發育和健康。臨床上 , 驚厥持續 30 min 以上 , 或兩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完全恢復者 , 為驚厥的危重型。由于驚厥時間過長可引起高熱、缺氧性腦損害、腦水腫甚至腦疝。近年來已有許多臨床研究發現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療效顯著、副作用較少 , 且本科應用咪達唑侖治療 2010 年 10 月 ~2013 年 6 月住院的小兒驚厥持續狀態患者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 ,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0 年 10 月 ~2013 年 6 月來本科住院治療的小兒驚厥持續狀態 78 例患者 , 其中男 44 例 , 女 34例 , 年齡 4 個月 ~8 歲 , 平均年齡 (6.2±2.3)歲 , 病程 20 d~5 年 ,平均病程為 (2.5±1.6)年。其中病毒性腦膜炎 40 例 , 癲癇 21例 , 顱內出血 17 例 , 所有患兒均符合驚厥持續狀態診斷標準。將這些患兒隨機分為兩組 , 即觀察組 (給予咪達唑侖治療 )和對照組 (給予地西泮治療 ), 每組 39 例患兒。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癥狀以及病程和臨床分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兒均給予常規清理呼吸道、低流量吸氧、降低顱內壓、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積極治療原發病 , 抗生素防治感染、退熱、維持內環境穩定等治療 ,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給予持續靜脈滴注地西泮治療 , 并根據患兒病情變化及時更改藥物量 , 觀察組患兒給予咪達唑侖 , 同樣根據患兒病情變化及時更改藥物量。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1. 3 療效判定 按上述方法治療 30 min 后觀察療效 , 將療效分為 :有效 :24 h 內臨床發作明顯緩解 , 無效 :治療后發作次數無減少或加重。同時監測兩組患兒的生命體征、肌張力及血氧飽和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6.0 統計軟件分析 , 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 采用 t檢驗 ,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 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期間 , 觀察組未發生呼吸抑制、循環障礙等不良反應 , 總有效率達 94.9%。而對照組出現 1 例呼吸抑制給予對癥處理 , 總有效率為 74.4%,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驚厥持續狀態是小兒神經系統危重癥之一 , 其原發病為顱內感染、顱內出血等嚴重顱內、外病變。該病是一種以反復或持續的癇性發作為顯著特征的病理情況 , 經常性的長時間發作會導致 G- 氨基丁酸 A 受體 (GABAA)發生功能性的改變 , 導致多種抗癲癇藥物難以控制臨床癥狀 , 而且驚厥持續時間越長 , 其所產生不可逆性腦損傷的可能性就越顯著。其發生的原理可能是持續時間過長引起腦部缺氧缺血從而加重腦神經細胞損害并增加腦水腫及腦疝的發生 , 長時間的驚厥易造成持久性腦損害后遺癥 , 甚者危及生命[1]。有臨床研究發現 , 當驚厥發作持續超過 30 min 時 , 其病死率將增加約 10倍 , 并且復發率也較高。所以只有做到及時、有效、快速地控制驚厥發作 , 才能減少患兒發生神經系統后遺癥的幾率。
以前常運用大劑量的巴比妥類藥物或硫噴妥鈉治療驚厥持續狀態 , 但是經過回顧性大樣本調查發現該藥的副作用 ,如低血壓、低心輸血量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發生率較高并且其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死率甚至致殘率。常規抗驚厥治療方案是先靜脈注射地西泮再用苯巴比妥鈉 , 但是臨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地西泮易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 并有可能導致呼吸抑制所以其不適于長時間維持使用。現在多用咪達唑侖治療驚厥持續狀態 , 其最早是作為麻醉劑應用于臨床 , 后動物實驗發現其具有顯著的抗驚厥作用。目前國內已有很多學者認為咪達唑侖可作為治療小兒驚厥發作的一線藥物[2]。咪達唑侖的化學結構為 1, 2- 環狀的 1, 4 苯二氮卓類化合物 , 該藥在生理環境下就易轉變為具有高度的親脂性 ,從而快速通過人血腦屏障而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發揮療效。同時其具有在體內代謝迅速、消除快、肝腎損害小的優點。咪達唑侖在體內迅速被肝臟所破壞轉變成無活性的代謝物 , 其在 6 個月 ~10 歲兒童體內的清除半衰期為 1.17~4 h[3]。咪達唑侖目前以證實具有很廣的安全范圍和很高的治療指數 , 并且其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等特點。經過多項研究發現兒童驚厥持續狀態導致生命體征改變的較少 , 目前未發現患者應用咪達唑侖后出現呼吸抑制 , 多數患兒均能夠耐受咪達唑侖治療。而且由于咪達唑侖的獨特藥理特點和廣泛應用 , 其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在眾多的研究中已得到了充分肯定。
綜上所述 , 咪達唑侖在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方面療效顯著 , 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 , 是一種有效、安全的抗驚厥藥物 ,在臨床治療上值得推廣應用。
[1]利丹 , 郭偉中 .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 2011, 7(14):29-30.
[2]吳永忠 , 盛學梅 , 余連芝 , 等 .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 34 例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 2010, 5(14):172-173.
[3]韋開才 .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大家健康 , 2013, 5(7):36-37.
2014-04-18]
475000 河南省開封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 (王葆輝 ,侯紅麗 ), 彩超室 (曹海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