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玲
摘 要:英語作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就成為每一位英語教師探究的話題。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中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通過課堂觀摩和現場學習,對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有了全新的答案。
關鍵詞:英語教學;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聽;說;讀;寫
一、聽、說、讀、寫緊密結合進行教學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寫,忽略了學生的聽、說和讀的能力培養。其實,聽、說、讀、寫是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必不可少的思想基本言語技能,英語教學就應該以聽說為先導,全面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這不僅符合英語教學目的和任務,也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這些訓練不是單獨進行的,而是一個整體,要做到聽中有說,說前有聽,聽后有說、寫、讀,這四項技能要緊密配合,才能完成教學任務,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本次課堂觀摩時,在西北師大附中任教多年的葛老師為高一學生上了一堂聽、說和寫的課。先讓學生聽材料做訓練,接下來讓學生就這段材料,把自己聽到的信息口頭表達出來,最后一個環節是把聽力材料的內容用書面表達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堂課的設計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技能,在學生和教師的緊密配合下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課堂中創造英語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
在學習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中,學生說的能力最差,尤其是在我們這樣的農村中學,學生完全沒有說英語的環境,也沒有說英語的意識。即使個別學生有說的意識,但在課堂中教師也很少給予他們口語表達的機會,課后他們自己又羞于表達。通過這次對來自蘭州一中穆老師的課堂觀摩,筆者發現創造英語氣氛很重要,穆老師在為學生帶來那堂課的時候,就以一種“American”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他的整體形象美國化——豐富的身勢語,極其標準的美式英語口音,溫和的態度。他一進教室就和學生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將學生快速、自然地引入一個完全只有英語而沒有其他語言的“國家”,學生輕松地上完了一堂課,在這節課中也很好地訓練了他們說英語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英語課堂氛圍對于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Free talk”也是每節課必不可少的環節。
三、教會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片面地著重于寫,而忽視了讀的重要性,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大多數學生即使學了十幾年英語,到頭來仍是“啞巴英語”,說出的英語“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不明白”。在英語早讀時,很多學生只是為記單詞而讀單詞、寫單詞,完全忽略句子、課文的朗讀。筆者認為,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大聲朗讀的機會,強調學生要避免讀單個單詞,要用正確的語音、語調、語速去讀完整的句子或句群,甚至段落。通過這樣大量、反復的朗讀訓練,強化語言輸入和吸收,提高對語言材料的意義、形式結構的理解,提高表達的準確度和流利度,學會用地道的語言材料表達思想,增強英語語感。學生使用這種方法反復朗讀,從而達到提高綜合運用技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董碧江.談初中英語新課改[J].成才之路,2011(23).
[2]張俊.淺談初中英語新課改[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
(作者單位 甘肅省涇川縣玉都中學)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