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魏
·短篇論著·
厄貝沙坦與依那普利治療老年人高血壓臨床療效觀察
魏魏
目的觀察厄貝沙坦與依那普利治療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100例臨床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服用厄貝沙坦片150 mg/d, 對照組50例服用依那普利片10 mg/d。治療后4、8周分別測量血壓, 記錄不良反應。結果治療后4周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治療后8周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厄貝沙坦是治療老年高血壓病較好的藥物。
厄貝沙坦;高血壓;依那普利
目前我國約有2億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病, 為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主要并發癥, 不僅致殘、致死率高, 而且嚴重消耗醫療和社會資源, 給家庭和國家造成沉重負擔[1]。厄貝沙坦是有效的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 是臨床應用新一類型的抗高血壓藥物, 合理使用藥物可降低血壓, 減少因高血壓所致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因此, 作者對厄貝沙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進行了研究。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4月到本中心就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100例患者中男42例, 女58例 , 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66.81±9.36)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構成、高血壓分期及治療前血壓情況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高血壓診斷標準參照2010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 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 收縮壓≥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 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 血壓雖然低于140/90 mm Hg, 也診斷為高血壓[1]。排除繼發性高血壓、電解質紊亂、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糖尿病、嚴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腦卒中、心力衰竭等患者。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本研究前2周均停用其他抗高血壓藥物及其他對血壓有影響的藥物。觀察組給予厄貝沙坦分散片150 mg, 1次/d;對照組給予依那普利片10 mg, 1次/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8周, 期間出現收縮壓≥180 mm Hg或舒張壓≥110 mm Hg者退出此次研究, 改用其他方案進行治療并記為無效。
1.3療效判定標準 按衛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 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無效:未達以上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 治療后4周, 觀察組顯效30例, 有效14例,無效6例, 總有效率88%;對照組顯效26例, 有效10例,無效14例, 總有效率72%。治療后8周, 觀察組顯效33例,有效14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94%;對照組顯效28例,有效12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80%。治療后4、8周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
2.2不良反應 觀察組有2例出現輕度頭痛和胃部不適,繼續服藥癥狀消失,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50)。對照組有4例出現輕度咳嗽, 均能耐受而繼續服藥,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4/50)。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長期有效地控制血壓可減少高血壓所致的靶器官損害和心腦血管危險,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系統)在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3]。厄貝沙坦是一類非競爭性ARB, 主要特異性結合ATI受體亞型,通過阻斷RAAS系統最后一個環節而有效降低血壓[4]。厄貝沙坦除了直接控制血壓外, 還能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和改善心肌重構[5]。大量臨床實驗證明, 沙坦類降壓藥物較其他傳統的降壓藥物能更加有效的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治療均能較好地控制血壓, 說明這兩種降壓藥物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降壓療效確切;觀察組治療后4、8周降壓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 表明厄貝沙坦有更好的降壓療效, 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應用厄貝沙坦效果優于依那普利治療, 且服用方便, 依從性好。
觀察組50例服用厄貝沙坦的患者只有2例發生頭痛和胃部不適,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 低于其他類降壓藥物, 由此可見, 厄貝沙坦是安全有效且易耐受的降壓藥物, 可以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推薦使用。
綜上所述, 在高血壓的長期防治中, 厄貝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效果好且不良反應少, 是治療老年高血壓病較好的藥物之一。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 39(7):579-616.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1596.
[3] 黃民江, 楊天倫, 夏珂, 等.厄貝沙坦和卡托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P-選擇素和MMP-9水平的影響.中國醫師雜志, 2011, 13(8):1147-1149.
[4] 劉彥君, 張曉萍.厄貝沙坦治療高血壓左室肥厚的療效.實用藥物與臨床, 2009, 12(4):298.
[5] Swindle JP, Buzinec P, Iorga SR, et al.Long-term clinic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 us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Curr Med Res Opin, 2011,27(9):1719-1731.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irbesartan and enalapril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hypertension
WEI Wei.
Shanghai Huangpu Distract Ruijin Second Roa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anghai 20002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irbesartan and enalapril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MethodsA total of 100 cases of elderly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50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rbesartan 150 mg/d, and 50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nalapril 10 mg/d.Blood pressu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easured in the 4th week and the 8th week of the treatment.ResultsIn the 4 th week of th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 %,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 %.In the 8th week,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 %, and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8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Irbesartan is the better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hypertension.
Irbesartan; Hypertension; Enalapril
2014-07-16]
200020 上海市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