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汝鳳 曹遠保 傅彬
不同糖皮質激素治療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中的療效對照
季汝鳳 曹遠保 傅彬
目的探討不同糖皮質激素在重癥支原體肺炎治療中的作用。方法符合重癥支原體肺炎臨床診斷標準的46例患兒, 分為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組(甲組)和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組(乙組), 每組23例, 比較兩組之間療效差異。結果甲組總有效率74%, 乙組總有效率91%,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與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在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中療效無顯著差異。
重癥支原體肺炎;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甲潑尼龍琥珀酸鈉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lpneumonia, MP)引起的肺炎, 曾稱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primaryatypicalpneumonia), 起病緩慢, 有發熱、陣發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膿性痰(偶有血痰), 肺部體征多不明顯, 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統受累。近幾年來重癥支原體肺炎病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近兩年來本科在應用大環內酯類藥物序貫治療的基礎上, 加用不同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 取得明顯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治療的支原體肺炎患兒46例, 其中男26例, 女20例, 年齡2~8歲。入院時均符合支原體肺炎的診斷[1]:血清MPIgM≥1:80。同時符合以下診斷標準[2]任意一條: ①經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單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1周或以上, 仍發熱或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繼續加重);②合并肺外系統并發癥;③病程較長, 遷延不愈(一般>3~4周)。將46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 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組(甲組)23例, 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組(乙組)23例, 兩組患兒年齡、性別、治療前病情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均無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證。
1.2方法 兩組均常規給予紅霉素20~30 mg/(kg·d)靜脈滴注, 療程7~14 d, 或繼續予以阿奇霉素序貫療法, 總療程3~4周, 對白細胞及CRP明顯升高的加用β-內酰胺類藥物。甲組加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5~10 mg/(kg·d), 乙組加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1~2 mg/(kg·d), 連用3~5 d。有5例加用丙種球蛋白, 有3例轉上級醫院治療。
1.3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 實驗室檢查及胸部X線片檢查均已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 實驗室檢查及胸部X線片檢查均明顯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治療過程中, 各組均未見血糖、血壓等異常及水鈉潴留。結果說明, 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與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在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中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患兒總有效率比較( n, %)
重癥支原體肺炎的病理改變主要為間質性肺炎和急性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表現為高熱、頑固性劇烈咳嗽, 有時表現為百日咳樣咳嗽, 肺部體征少。多數病例表現呼吸音粗或減低, 少數可聞及濕性啰音, 少數病例可合并少量胸腔積液,不遺留胸膜肥厚, 也可合并其他肺外癥狀。近年來, 有關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肺外并發癥的報道較多, 累及的系統有神經、血液、消化、泌尿以及皮膚、黏膜、肌肉和關節等組織器官, 神經系統損害中以腦炎和腦膜炎最為常見, 其患病率為2.6%~8.3%[3]。目前認為支原體肺炎的發病機制與病原體本身及其激發的免疫反應有關, 較嚴重的免疫反應可引起壞死性肺炎、胸腔積液、肺間質纖維化、肺不張等嚴重肺部并發癥, 肺炎支原體與人體心、腦、肺和平滑肌上存在共同抗體,感染后可產生相應的自身抗體, 形成免疫復合物, 引起肺外靶器官病變。重癥支原體肺炎的發病機制尚未明了, 目前國內外認為與機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均有關[4]。所以, 盡管重癥支原體肺炎的患兒及時使用了敏感抗生素, 但臨床癥狀仍遷延不愈或反復, 同時合并多系統損害, 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 免疫治療尤為重要。
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及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過敏作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是氫化可的松的鹽類化合物, 為短效糖皮質激素, 生物半衰期為80~144 min,吸收快、作用迅速、副作用少。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屬中效糖皮質激素, 在體內由膽堿酯酶將其水解為游離的甲潑尼龍,其血漿半衰期為3~4 h, 起效快、療效確切、副作用輕、水鈉潴留作用弱, 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抑制時間短。
實際工作中, 有學者建議在高熱持續7 d, 且在CRP>40 mg/L、肺部影像學提示大片高密度均勻實變(范圍超過2/3肺葉, CT值>40 Hu)時, 即需進行糖皮質激素抗炎治療[5]。
綜上所述, 在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時, 應在有效抗感染的情況下, 短效、小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由于作者治療病例數較少, 雖然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與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組總有效率仍明顯高于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組, 故選擇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可能更具有優勢, 但需要大樣本的臨床觀察進一步評價有效性及相對副作用。
[1] 胡亞美, 江載芳.諸福堂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1204-1205.
[2] 辛德莉, 馬紅秋.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機制.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2, 27(4):233-234.
[3] 袁壯, 董宗祈, 胡儀吉, 等.專家座談會: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治療中的幾個問題.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02, 17(8):456-457.
[4] 齊建光, 杜軍保, 張紹杰, 等.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征和治療探討.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08, 10(6):719-722.
[5] 劉金榮, 彭蕓, 楊海明, 等.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表現特征和判斷指標探討.中華兒科雜志, 2012, 50(12):915-918.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glucocortic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
JI Ru-feng, CAO Yuan-bao, FU B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Nanjing Li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Nanjing 2112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lucocortic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MethodsA total of 46 cases up to the standard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 were divided into hydrocortisone sodium succinate group (group A) and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group (group B), and each group contained 23 cases.Differences of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74%, and that of group B was 91%.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hydrocortisone sodium succinateand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 Hydrocortisone Sodium Succinate;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2014-07-17]
211200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