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山 楊森
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應用效果
楊富山 楊森
目的分析探討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66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3例。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非種植體支抗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比對照組患者好, 觀察組患者的適應狀況較好, 且磨牙位移的概率也較少,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微型種植體進行口腔正畸治療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口腔正畸治療;微型種植體支抗;應用效果
口腔正畸治療能夠對人們的牙齒畸形狀況進行良好的改善, 將其整體美觀度進行有效提升。為了分析探討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的臨床應用效果, 本文選取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療患者66例,對其展開觀察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療患者中選取66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3例。觀察組中男15例, 女18例, 年齡16~42歲, 平均年齡23歲。對照組中男16例,女17例, 年齡15~43歲, 平均年齡2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危急程度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且兩組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協議書。
1.2方法 在兩組患者住院期間, 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非種植體支抗治療。
1.2.1非種植體支抗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非種植體支抗治療, 具體做法:患者采用在口腔外部進行口外弓支抗的方法, 口外弓每天需戴8~12 h[1]。
1.2.2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 觀察組患者首先需要進行口腔清理, 然后將微型種植體支抗植入口腔, 對微型鈦釘進行加固處理, 加力值應確定為50~300 g之間, 最后將微型鈦釘取出[2]。
1.3療效判定 顯效:患者磨牙位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上中切牙傾角及凸距的減少狀況較好, 且未出現不適應狀況;有效:患者的磨牙位移狀況得到較好的改善, 上中切牙傾角及凸距得到部分減少, 且未出現不適應狀況;無效:患者的磨牙位移及上中切牙傾角及凸距狀況未得到改善, 且出現諸多不適應狀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形式表示, 實施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適應癥狀對比見表1, 表2。
表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表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例數磨牙移位(mm)上中切牙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mm)對照組336.3±0.911±32.2±0.6觀察組333.7±0.128±84.1±1.3

表2兩組患者不適應癥狀比較[n(%)]
通過表1對比顯示, 在接受非種植體支抗治療之后, 對照組患者的磨牙移位較治療組患者大, 上中切牙傾角差較治療組患者小, 上中切牙凸距差較治療組患者小[3]。綜合分析,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比對照組患者好, 觀察組患者的適應狀況較好, 且磨牙位移的概率也較少,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表1、表2的對比顯示, 從治療效果及適應度方面進行分析, 在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的整體效果與非種植體支抗方法相比, 具有突出的優勢以及較為明顯的臨床應用效果,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在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 其最終結果的優良度與支抗控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 在大多數的口腔正畸醫師觀念中, 支抗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療的關鍵所在。一個科學優良的支抗設計及控制, 是最終取得優良正畸效果的關鍵所在,而支抗不足則會對正畸水平的有效提升形成阻礙。長時間以來, 口腔正畸醫師都急于尋找到一種集舒適、安全及美觀于一身的口腔支抗。近幾年來, 一種“種植體”支抗開始出現。此種“種植體支抗”長度約為5~12 mm左右, 其直徑長度為1.3~2.3 mm, 因其形態的小巧也被人稱為微型種植體。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整體體積較小, 在植入過程中便捷度較強, 效果顯著且價格低廉。另外, 微型種植體在植入過程中, 無需與患者的合作度掛鉤, 因此在臨床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微型種植體在其應用過程中, 與非種植體支抗相比, 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因為在設計方面較為小巧, 因此能夠避免患者產生過多的異樣感。另外, 微型種植體支抗能夠對植入部位進行靈活的選擇, 以此對患者口腔中的血管、神經等重要部位進行避開處理。并提供一個足夠的支抗, 對患者進行口腔正畸治療, 將其整體療效及成功率進行有效提升,且避免出現不良反應。在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應用過程中發現, 與其余支抗相比,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其植入操作中所耗費的時間較短, 且操作起來較為簡單, 具有較好的安全穩定性。在患者的術后復診中發現, 患者對于治療療效較為滿意,恢復狀況良好, 且未出現明顯的不適應感。在口腔正畸治療完全結束后, 微型種植體支抗的取出操作也較為簡便, 可以運用逆時針的旋轉方式將衛星種植體支抗進行取出, 且無需對患者進行局部的麻醉處理, 其創傷口也無需進行特殊處理,并能在較短時間內愈合完全。
綜上所述,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微型種植體支抗具有操作簡便、安全經濟的獨特優點, 在正畸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在口腔正畸治療中, 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能夠為患者帶來更加完善舒適的服務, 為患者提供幫助。
[1] 唐弘夫.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臨床應用與效果觀察74例.中國醫藥指南, 2010(8):41-42.
[2] 王曉華, 何春秀.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效果.中國醫學工程, 2014(1):86-87.
[3] 楊紅武.淺析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求醫問藥(下半月刊), 2012(8):549.
2014-06-13]
261011 濰坊市榮復軍人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