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磊
谷胱甘肽預防奧沙利鉑所致神經毒性的臨床效果觀察
李巖磊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預防奧沙利鉑所致神經毒性的臨床效果。方法80例采用奧沙利鉑進行腫瘤化療的患者, 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 其中對照組患者單純應用傳統療法, 不應用谷胱甘肽;研究組患者化療前后應用谷胱甘肽,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奧沙利鉑所致神經毒性的發生率為52.5%, 研究組患者奧沙利鉑所致神經毒性的發生率為10.0%,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谷胱甘肽預防奧沙利鉑所致神經毒性的效果良好, 應在臨床加以推廣應用。
谷胱甘肽;奧沙利鉑;神經毒性
奧沙利鉑是一種高效的抗腫瘤藥物, 對胃癌等消化道腫瘤有著顯著的療效, 抗瘤譜很廣, 毒性較低, 合理用藥對患者的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該藥對患者有急性和慢性神經毒性, 其使用量受其毒性的限制, 發生慢性神經毒性的概率可達65%, 發生急性神經毒性的概率為100%[1]。受神經毒性的影響, 患者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量較差, 為減輕奧沙利鉑在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 本文研究了谷胱甘肽對奧沙利鉑神經毒性的預防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采用奧沙利鉑進行腫瘤化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男48例, 女32例, 年齡18~69歲, 平均年齡(39.50±4.25)歲。所有患者均有明確的病理學依據, 符合腫瘤診斷的各項標準, 奧沙利鉑適合所有研究對象的抗腫瘤治療, 其他具有神經毒性的藥物不應用于以上患者。排除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經末梢的感覺異常), 存在神經疾患的病例, 患者的生存期限預計均>3個月, 未出現神經癥狀, 有正常的肝腎功能。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 兩組患者的病情、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預防 對照組患者單純應用傳統保肝療法, 應用3 g維生素C、150 mg甘利欣加入到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中, 不應用谷胱甘肽, 給藥1次/d;研究組在化療的前2 d將1200 mg的谷胱甘肽注入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中, 為患者靜脈滴注, 給藥1次/d, 用藥維持到化療結束后的3~5 d[2]。
1.2.2化療 為防止患者嘔吐, 進行化療的15 min之前可靜脈滴注3 mg的格拉斯瓊, 化療時不可接觸冰冷的食物, 治療周期為21 d, 患者一般需進行2個以上周期的治療。化療時將適量奧沙利鉑130 mg/m2加進5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中, 靜脈滴注2 h[3]。
1.3評價標準[4]根據奧沙利鉑神經毒性的專用評價標準,將神經毒性分級。當患者感覺出現異?;蚴沁t鈍且功能障礙不能緩解時, 為Ⅳ級;當患者感覺功能異?;蚴沁t鈍, 功能障礙且維持3周不能緩解時, 為Ⅲ級;當患者化療時出現感覺功能的異常或遲鈍, 但可在1~3周內徹底消失, 為Ⅱ級;當患者受冷感覺功能異常或遲鈍, 實施另一周期治療前徹底緩解, 為Ⅰ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神經癥狀的嚴重程度。和對照組相比, 研究組患者的感覺異常多與接觸冷食、冷物(如涼水、金屬等)有關, 神經癥狀較輕, 無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癥狀;研究組患者神經毒性的發生率更低,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兩組神經毒性發生率比較 (n, %)
奧沙利鉑可以抑制腫瘤細胞遺傳物質的復制、增生, 從而起到抗癌的作用。奧沙利鉑的神經毒性反應主要表現為周圍神經感覺的缺損或麻痹, 慢性神經毒性反應和用藥劑量正相關, 當藥物累積量超過200 mg/m2時, 即可發生。當積累量在780~850 mg/m2之間時, 發生率可達15%, 累積量達1170 mg/m2時,毒性反應發生率可達50%, 累積量超過1560 mg/m2時, 發生率可達75%, 且出現感覺功能的障礙, 精細動作難以完成, 本體感覺障礙, 肢體麻木, 分辨力減弱等[5,6]。急性神經毒性的發生常與輸液的速度、濃度和劑量有重要的關系, 并和冷刺激相關, 累積量達90 mg/m2時即可出現急性神經毒性, 同時有12%的患者會出現功能障礙, 使輸液的時間延長, 避免接觸涼性物質均可一定程度上減輕毒性反應, 降低毒性反應發生率[7]。
作為人體內的主要活性成分, 谷胱甘肽對人的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甘氨酸殘基、半胱氨酸以及谷氨酸組成, 參與體內多種代謝活動, 通過代謝將SH酶激活, 發揮解毒作用[7]。靜脈滴注谷胱甘肽對奧沙利鉑化療引起的神經毒性有良好的控制作用[8]。
比較兩組患者接受化療后的神經癥狀, 研究組患者的感覺異常多與接觸冷食、冷物(如涼水、金屬等)有關, 神經癥狀較輕, 無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癥狀;研究組患者神經毒性的發生率更低,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谷胱甘肽預防奧沙利鉑所致神經毒性的臨床效果良好, 應在臨床加以推廣應用。
[1] 徐永成.晚期大腸癌使用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治療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0, 14(5):92.
[2] 張強, 王勇, 解記臣.奧沙利鉑聯合化療方案治療晚期胃癌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175-176.
[3] 劉偉先, 趙靚, 劉晶, 等.替吉奧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大腸癌的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0, 14(24):54.
[4] 白威, 劉月香.還原型谷胱甘肽對草酸鉑神經毒性的防治效果觀察.腫瘤研究與臨床, 2008, 20(2):234-235.
[5] 于紅, 嵇鈞安, 馬長華.谷胱甘肽預防奧沙利鉑神經毒性的療效觀察.現代腫瘤醫學, 2013, 21(6):1342-1343.
[6] 龐丹梅, 鄧燕明, 藍曉珊.還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預防和降低奧沙利鉑周圍神經毒性的研究.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0, 17(24): 2057-2058.
[7] 龐丹梅, 鄧燕明, 藍曉珊, 等.還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預防和降低奧沙利鉑周圍神經毒性的研究.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0, 17(24): 15.
[8] 苑珩珩, 白玉賢, 孫秀威, 等.還原型谷胱甘肽預防奧沙利鉑所致神經毒性的臨床觀察.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 15(11): 47-50.
2014-07-14]
461670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醫院腫瘤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