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芳 江瑞華
社會支持對2型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
鄭芳 江瑞華
目的調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會支持對其遵醫行為的影響并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對策。方法83例2型糖尿病患者, 采用社會支持量表(SSRS)及自制糖尿病遵醫行為調查問卷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社會支持對糖尿病患者的按時檢查、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和自我監測等遵醫行為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結論社會支持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 護士在門診臨床工作中應注意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
2型糖尿病;社會支持;遵醫行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us, DM)為慢性終身性疾病, 一經確診, 往往需要終身治療, 只能控制, 不能根治。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需要醫生的正確診斷與合理的治療措施, 更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遵醫行為[1]。尤其在2型糖尿病早期, 病程可逆的情況下, 良好的遵醫行為對病程的轉歸及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大量研究表明社會支持作為一種可重復利用的社會資源, 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反應過程及行為模式[3]。本文旨在探討社會支持對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法隨機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門診2型糖尿病患者83例。其中男45例, 女38例。其診斷符合1999年WHO的相關定義。患者均意識清楚主動配合, 排除有其他心、眼、腎等嚴重并發癥以及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完全遵醫的患者。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①社會支持量表(SSRS)。參考文獻[4]肖水源設計的社會支持量表, 該表有10個條目, 包括客觀支持( 3條)、主觀支持( 4條)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等三個維度。評定量表分析方法:總分:即10個條目計分之和, 客觀支持分:2、6、7條評分之和, 主觀支持分:1、3、4、5條評分之和, 社會支持利用分:8、9、10條評分之和。量表設計合理, 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②糖尿病遵醫行為調查問卷由作者自行設計, 經糖尿病科專家評定認可。內容包括按時檢查、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和自我監測5項,每項包括若干小項。調查結果分為完全遵醫和不完全遵醫兩種情況。
1.2.2調查方法 由作者向患者發放調查問卷, 征得患者同意, 并對患者詳細說明填寫要求, 由其自行填寫。問卷當場發放, 當場收回。發放問卷83份, 回收83份, 回收率為100%。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對遵醫率的比較,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2型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評定得分情況 患者的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的得分率(得分率為該項得分除去該項總分)分別為52.29% 、56.38 %、40.77%。其中社會支持利用度的得分較低(P<0.05)。見表1。
2.2以總分34.75為標準, 將調查對象分為高分和低分兩組。其中高分組42例, 低分組41例。對兩組的遵醫囑率進行比較:高分組的遵醫率高于低分組。兩組在按時檢查、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和自我監測方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評定得分情況
表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評定得分情況
注:社會支持利用度得分率低于其他兩個維度, P<0.05
統計項目總分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得分(分)34.75±6.7116.73±4.9311.28±4.144.89±1.92得分率(%)54.3152.2956.3840.77
表2兩組遵醫囑率比較情況[n(%)]
3.1社會支持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醫行為 社會支持作為一種重要應對資源, 對個體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對應激狀態下的個體提供保護, 即對應激起緩沖作用;另一方面對維持患者的良好情緒體驗具有重要意義[5]。良好的社會支持使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應激得到一定緩沖, 注意力逐步從不能接受疾病轉移到努力了解糖尿病的各種知識, 同時,良好的社會支持也對維持了解疾病的良好體驗具有重要意義。而對疾病知識了解程度的提高又促使患者能夠完全遵醫,因而, 護士在臨床工作中, 應針對不同的患者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方式, 反復多次的進行健康宣教, 使其牢記遵醫內容,從而提高遵醫行為。同時鼓勵患者傾訴其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的疑問及困難, 想方設法幫助其解決, 使患者情感上得到支持, 提高社會支持, 從而提高遵醫行為, 最終達到治療目的。
3.2改善護患關系, 提高患者滿意度 護士本身是患者社會支持的一個重要來源[6]。護理人員應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宣傳溝通的能力。在臨床工作中, 護士應該耐心細致地對待患者, 傾聽其心聲, 尊重患者, 給予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 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感體驗。尤其是對一些老年患者, 社會支持的來源較少, 護士更應對其做好心理護理, 讓患者覺得護士是一個可以依賴和傾訴的對象,從而提高社會支持。
3.3提高患者社會支持利用度 調查發現患者的社會支持利用度較低(得分率40.77%)。患者由于疾病原因, 不愿外出參加集體活動, 主動尋求社會支持。長此以往, 會使患者產生不良心理, 患者角色感會增強。針對這種情況, 護士應向患者耐心解釋, 只要血糖控制良好, 適當的活動是沒有問題的。鼓勵患者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參加糖尿病患者協會, 與別的病友交流經驗, 使自己精神解脫, 保持良好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3.4重視家庭支持 根據調查問卷, 大多數患者的社會支持很大程度上來自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家庭的支持為患者提供飲食調攝、控制飲食、合理鍛煉和服藥的條件, 有利于患者建立有規律、健康的生活習慣, 并且能夠幫助患者克服因慢性疾病折磨產生不遵醫的懈怠情緒, 家屬是患者最主要的社會支持來源。護士應重視對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 使其關心支持患者, 在家中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
[1] 王淑敏.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對策.中國鄉村醫藥, 2005, 12(6):63-64.
[2] 遲家敏.實用糖尿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50.
[3] 姜乾全.醫學心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20.
[4]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1994, 4(2):98-100.
[5] 朱秀, 宮玉花, 逮云.婦科腫瘤病人社會支持和遵醫行為調查分析.護士進修雜志, 2003, 18(5):414-416.
[6] Thoits PA.Dimensions of life events that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an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In:Kaplan H.et(des):Psychological Stres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3:33.
2014-07-02]
350004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