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其昌
摘 要:目前,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已經深入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師開始加強課堂討論、課堂探究內容。但是,新課改只是在表面上改革了教學模式,對教育的改革并不徹底,就教育改革深化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育;改革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化學在教材和教學模式上已經有了顯著的變化,同時也萌生出一些問題:高中化學教育的實用性不大;教學圍著高考轉;化學教師教齡過老,學問研究過于深入;化學教育培養的對象范圍過窄。針對以上幾個問題,高中化學教育改革還需深入進行,改革最終理念還需進一步完善。
一、注重學科實用性和綜合性
雖然新課改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但治標不治本,并沒有深入教材內容和考試模式中,課改中還存在一些弊端。
教材學問化色彩濃厚,注重理論現象解釋和研究,忽視了化學現象與生活的聯系。高中化學的學習強調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系統性,強調物質的本質研究,強調科學研究方法。這種教學方案將傳授知識與技能作為目標,忽視了學科的實用性。而且由于高中化學教材內容較多,學習時間又短,導致教師在課程進度上加快步伐,只抓考試重點,而對化學史和化學應用知識一掠而過。反應慢的學生完全跟不上課堂進度,只能在課下花費大量時間補課,這讓學生的課余時間變得岌岌可危。如,人教版“海水的利用”模塊的內容包括海水中有哪些元素、元素的提取、元素利用率的計算、元素在不同物質之間的轉化以及如何提高元素利用率幾部分,研究的問題從宏觀到微觀,注重化學反應本質的研究,對專業技能的培養過深,化學教育儼然是在培養化學家,而不僅僅是教學生如何運用。學習化學只是為考試、為升學,而對素質提升和從事專業沒有多大幫助。因此,在素質教育前提下,教材與教學改革還應進一步注重實用性和綜合性,充分利用課堂進行知識拓展,注重學科的實際作用,把學科與學生素質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二、注重實踐技能,避免單調理論
化學是一門偏理論的學科,它不像語文那樣靈活性高、應用廣泛、綜合性強,所以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它有自己的特點——化學實驗。但縱觀現在的化學課堂,教師注重理論研究而忽視實踐操作,用多媒體放映代替親身實踐,用死記硬背代替熟練操作,讓原本充滿樂趣的實踐課變為讓學生最頭疼的課程。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潑冷水,把學生原本的好奇心消磨殆盡。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化學課本多,學生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繁雜,而且許多學校的化學實驗器材不夠完善,化學試劑不夠精確。教師為趕課,為避免實驗事故,所以采用純理論課進行教學。
鑒于這種現象,學校應該提高重視度,完善化學實驗設備,提高化學試劑的密閉性,做好實驗室的安全措施,保障學生實驗安全。教師要重視實踐操作對學習化學的重要性,把時間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勇于創新,采用獨特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如人教版金屬的性質一節,我用具體的實物向大家展示,讓學生觀察金屬的光澤、碾展性、硬度等物理性質,再進行小的化學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描述反應前后金屬的變化,讓學生積極發言討論,接著引出實驗的原理,最后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我在旁邊指導講解。通過這一系列的環節,學生對金屬的性質產生了很大興趣,也提高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與生活小常識。
三、高考改革與課堂教育協調發展
從高考的角度看,現在高中化學教學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跨過高考這道坎兒,學生用高中三年的刻苦鉆研換來一份試題的通過,由于試題中的知識點繁多,導致高考中的偶然性。教師把高考升學率視為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把高考視為自己的前途命運,專家把高考視為選拔專業人才的門檻兒。三管齊下,將高考的選拔目的視為化學教育的終極目標。為了跨過高考的門檻,踏進夢想中的象牙塔,學生只得逼自己努力學習化學,把題海戰術、時間戰術作為拼過高考的武器。教師鼓勵學生只要拼過高考,就有美好前途。學生鼓勵自己只有拼過高考,才有美好未來。這種為考試而學習的心理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加了學生的考試心理負擔,導致學生發揮失常。從課堂教學角度看,教師重視學生分數而忽視學生素質培養,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的自主實踐,重視高考知識點而忽視生活實際聯系。化學本身是一門抽象學科,如果不通過實驗操作與生活聯系,很難讓學生靈活運用化學知識。
要改變以上現狀,首先應該從課堂出發,事實證明,高中生未來從事化學專業的學生少之又少,因此,對于化學學科的專、精、細就不太必要,重要的是化學與生活的聯系,把化學中的實驗現象與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聯系起來,讓學生對化學的用途有一定的了解,最終達到終身使用的目的。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把提高學生自身科學素養作為自己的教學目的,在課堂中要充分利用好化學自身的特點,挖掘化學中的樂趣,加強化學實際用途拓展,完善實驗教學體質。通過課堂教學改革,推動高考模式的改變,從本質上深化改革,讓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自身素質的終極理念深入教學中。
在學生初中化學的基礎上,教師不僅要做好銜接工作,還應重視學生對化學學習目的的正確認識,樹立積極的學習觀念,為高中化學學習打好基礎。高中化學是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的重要階段,化學教育改革應從教學理念、課堂模式、實踐操作、生活運用等方面進行,改變學生圍著教師轉、教師圍著課本轉、課本圍著高考轉的現象,增強化學教育的實用性與綜合性。改善化學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終身運用化學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國成,朱連森.模糊數學中的最大隸屬原則應用[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1(11).
[2]王志慧.改進聽評課機制,提高課堂教學評價效能[J].文教資料,2011(23).
[3]王艷榮,周榮蘭.正確認識新課改中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變化[J].學周刊,2011(16).
(作者單位 貴州省開陽縣第三中學)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