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軼,范 捷
正畸用自鎖托槽與非自鎖托槽牙菌斑情況對比分析
范 軼,范 捷
目的 比較粘貼自鎖托槽與非自鎖托槽的正畸患者牙菌斑形成情況。方法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4月于成都軍區機關醫院口腔科粘貼自鎖托槽或非自鎖托槽后3~6個月的正畸患者各36例,分為A、B兩組,A組為粘貼自鎖托槽的患者,B組為粘貼非自鎖托槽的患者。利用牙菌斑指示劑處理樣本30 s后,采集并檢測患者15、21、24、35、41、44唇頰面牙菌斑情況,依據Turskey改良的Q-H菌斑記錄法,記錄牙菌斑指數(PLI)并進行比較。結果 A、B兩組患者21、41唇頰面牙面的PLI無統計學差異(P>0.05),A組15、24、35、44的PLI均小于B組(P<0.01)。結論 與非自鎖托槽的正畸患者相比,自鎖托槽的患者后牙菌斑滯留相對較少,前牙則無明顯差別。
自鎖托槽;牙菌斑指數;正畸;牙面
在固定矯治過程中,由于矯治器的存在,改變了口腔內環境,導致齲菌(主要是變形鏈球菌)增多,同時患者對于口腔衛生清潔難度加大,唾液對牙面的沖刷效率變低,口腔的自潔作用變差,獲得性薄膜在托槽及其四周的牙面上形成增加,從而導致大量細菌聚集形成被基質包裹、互相黏附、軟而未礦化、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的細菌性群體,即牙菌斑。牙菌斑附著在牙面上,常易引起齲病及牙齦炎,嚴重者甚至會進展為牙周炎,最終導致牙齒松動、脫落,這些將對正畸治療療效和療程產生極大影響。本研究對成都軍區機關醫院口腔科72例使用自鎖托槽或非自鎖托槽的患者唇頰面牙菌斑情況進行比較,從而為選擇使用菌斑滯留較少的矯治裝置、保護患者口腔衛生提供參考。
1.1 材料 牙菌斑指示劑(上海雪豹日用化學有限公司)、自鎖托槽(上海卡西-盛邦上海牙科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非自鎖托槽(杭州新亞齒科材料有限公司)。
1.2 實驗對象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4月于成都軍區機關醫院口腔科選擇粘貼自鎖托槽或非自鎖托槽后3~6個月的正畸患者各36例,分為A、B兩組,A組為粘貼自鎖托槽的患者,B組為粘貼非自鎖托槽的患者。入選條件:知情同意本實驗;能遵醫囑定時來醫院復查;能自覺自主保持口腔衛生;15、21、24、35、41、44牙牙體無明顯疾病。
1.3 檢測指標及方法 囑患者清水含漱30 s,將1片牙菌斑指示劑溶解于10 ml清水中,囑患者含漱1 min后,用200 ml清水漱口1 min,漱后牙面上深紫紅色著色即為牙菌斑。選擇患者15、21、24、35、41、44牙作為檢測的指標牙位,記錄指標牙位唇頰面近中、中、遠中1/3牙面牙菌斑情況,取平均值作為該牙位牙菌斑指數(PLI)。每次由同一名醫生按照統一標準檢測并嚴格控制試劑計量和實驗時間,記錄數據。
1.4 牙菌斑指數計數標準 依據Turskey改良的Q-H菌斑記錄法記錄牙面PLI[1],記分標準:0:牙面無菌斑;1:牙頸部齦緣處有散在的點狀菌斑;2:牙頸部菌斑寬度不超過1 mm;3:牙頸部菌斑覆蓋面積超過1 mm2,但在牙面1/3以下;4:菌斑覆蓋面積在牙面1/3~2/3之間;5:菌斑覆蓋面積>牙面2/3。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對兩組患者同一牙位牙面PLI進行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的21、41牙面PLI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A組15、24、35、44的PLI均小于B組(P<0.01,表1)。

表1 兩組15、21、24、35、41、44牙位唇頰面PLI比較(n=36)
固定矯治器矯治功能完善,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一類矯治器。它固位良好,支抗充足,能矯治較復雜的錯頜畸形,且矯治力能持續發揮。其缺點是,固定矯治器戴入口內將會改變口腔內環境,尤其是牙及牙周組織環境,將有可能造成釉質脫礦和牙周組織健康損害。牙菌斑附著在牙面上,菌斑內的細菌攝入唾液及食物中的糖分,分解糖產酸。這些酸會破壞牙齒無機成分,細菌自身的代謝產物會分解牙齒的有機物質,最終導致牙體組織的崩解、形成齲洞。正畸治療常會使牙壓低,在此過程中可能使齦上菌斑變為齦下菌斑,最終導致牙周袋的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所以應當明確指出,造成這一切的直接原因為菌斑滯留,而非固定矯治本身。以往國內外的研究表明,在沒有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正畸患者牙釉質脫礦的患病率高達50%~60%,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2]。在青少年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出現牙齦炎癥[3-4]。一般而言,正畸過程中的牙齦炎癥將會隨著正畸治療的結束而好轉,然而當有牙周致病菌的介入時,將會引起牙周炎[5],使得正畸患者在治療完成之前不得不拆除固定矯治裝置以行牙周治療,這樣大大阻礙了矯治進程。故選擇并推廣能使菌斑滯留相對較少的矯治裝置,保護患者口腔衛生。
本實驗對比使用自鎖托槽與非自鎖托槽患者牙菌斑情況后發現,21、41兩牙位的PLI無統計學差異。這可能是由于其位于口腔前部,便于患者清潔,故兩組牙菌斑的附著均較少,無明顯差異。而15、24、35、44位于牙弓后部,牙面本身自潔作用差,患者清潔不便,故兩組后牙頰面牙菌斑堆積,使得獲取的實驗數據具有比較意義。
非自鎖托槽需要用結扎絲或橡皮圈與矯正弓絲固定在一起。自鎖托槽的閉鎖裝置如同在托槽上加了一道門,可以直接將正畸弓絲鎖閉在托槽的槽溝內,免除了結扎絲或橡皮圈對正畸弓絲的使用。本實驗觀察表明,非自鎖托槽的結扎絲末端及其所在牙面非常容易聚集菌斑,這可能是造成粘貼自鎖托槽的正畸患者后牙唇頰面菌斑滯留相對粘貼非自鎖托槽者較少的原因之一。結扎絲末端比較尖銳,正畸醫生為了防止其劃傷患者口腔黏膜,常將結扎絲末端彎向一側,使其緊貼牙面或者與牙面僅留出空隙,這樣就相當于在牙齒的唇頰面人工形成了一塊粗糙區域。正常的唇頰面是不會有這一粗糙區域的,它們光滑且有一定弧度,可以使食物殘渣不易停留在牙面,同時,唾液能夠很好地沖刷牙面,再加上唇頰黏膜與牙面的機械摩擦,這些都能夠加強口腔的自潔作用。然而結扎絲末端在唇頰面形成的粗糙區域破壞了正常牙面的自潔作用,利于食物的嵌頓停留,導致牙菌斑更易形成。另外,據筆者的親身經歷,粘貼非自鎖托槽的正畸患者刷牙時,牙刷刷毛偶爾會與結扎絲末端鉤繞,常在無意中使得尖銳的結扎絲末端移位,劃破口腔黏膜,造成患者疼痛不適。為避免這樣的疼痛,患者可能會減少刷牙的次數、時間或力度,患者的口腔衛生受到嚴重影響。口腔自潔作用變差,正畸患者本身不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從而導致B組患者后牙唇頰面牙菌斑的大量形成,其PLI明顯高于了A組。自鎖托槽摒棄了結扎絲這一結構,避免了以上兩種可能導致PLI顯著增高的因素,故A組15、24、35、44的PLI均小于B組(P<0.01)。
在國內外很多關于自鎖托槽對于牙菌斑附著的影響的實驗中,研究者僅檢測患者上頜或者下頜牙的PLI,每個牙位只檢測一面,最后取其平均數或中位數作為其臨床PLI進行比較。本實驗選擇患者15、21、24、35、41、44等6顆牙作為檢測指標牙位,記錄指標牙位唇頰面近中、中、遠中1/3牙面牙菌斑情況,取平均值作為該牙位PLI,原始數據更加精確,得出的結論更加準確。然而由于本實驗數據僅采集于1個醫院科室,加上實驗者可能的主觀因素影響,可能對實驗數據造成一定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的核實驗證。
總之,與粘貼非自鎖托槽的正畸患者相比,粘貼自鎖托槽的正畸患者的后牙唇頰面菌斑滯留相對較少,前牙則無明顯差別。
[1] 顧長明.口腔預防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2] 傅民魁.口腔正畸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3] 胡煒,傅民魁.正畸治療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和衛生保健[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6,41(5):313-315.
[4] Ristic M,Vlahovic Svabic M,Sasic M,et al.Effects of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s on subgingival microflora[J].Int J Dent Hyg,2008,6(2):129-136.
[5] Sanders NL.Evidence based care in orthodontics and periodonties:a review of literiture[J].J Am Dent Assoc,1999,130(3):521-527.
A contrast study of dental plaques in patients of orthodontics with self-ligating bracket and traditional bracket
Fan Yi1,Fan Jie2
1.Department of Oral Medicine,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Sichuan,646000,China;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Institution Hospital of Chengdu Military Command,Chengdu,Sichuan,610011,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formation of dental plaques between the patients of orthodontics with self-ligating bracket and the patients of orthodontics with traditional bracket.Methods 36 patients of orthodontics with self-ligating bracket for 3 to 6 months and 36 patients of orthodontics with traditional bracket for the same time length were selected within the period from Oct.,2013 to April,2014 to be group A and group B;PLI in 15,21,24,35,41 and 44 of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scor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PLI in 21 and 41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P>0.05);the values of PLI in 15,24,35 and 44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B(P<0.01).Conclusions Patients of orthodontics with self-ligating bracket have less dental plaques molar teeth than patients of orthodontics with traditional bracket,while in front teeth the difference is not obvious.
self-ligating bracket;dental plaque index(PLI);orthodontics;tooth surface
646000 四川 瀘州,瀘州醫學院口腔醫學系(范 軼);成都軍區機關醫院口腔科(范 捷)
范 捷,電話:13882139256
R 783.5
A
1004-0188(2014)09-0983-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9.021
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