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梅,吳云娣,林國英
七葉皂苷鈉凝膠聯合熱敷預防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
劉艷梅,吳云娣,林國英
目的 觀察七葉皂苷鈉凝膠聯合熱敷預防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方法 將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置管后給予外涂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2次/d,聯合局部熱敷2次/d治療,對照組僅給予局部熱敷2次/d治療,置管后1 w內觀察兩組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結果 治療組靜脈炎發生率為5.00%,對照組發生率為20.00%,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七葉皂苷鈉凝膠聯合熱敷能降低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
七葉皂苷鈉;熱敷;PICC;靜脈炎;預防
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留置時間長、能夠安全地輸注刺激性藥物、保護患者血管、減輕患者痛苦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為患者提供了一條無痛性輸液通道[1]。盡管PICC有許多優點,但仍存在一些并發癥和危險[2],其中 PICC導管對血管內膜機械性刺激引發的變態反應而產生的靜脈炎(機械性靜脈炎)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痛苦[3],其發生率高達15.15%[4]。探索其有效的預防方法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我科嘗試予七葉皂苷鈉凝膠聯合熱敷預防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2年1~12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根據患者入院日期及住院號,利用Rihaid Doll隨機分配卡法,把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向所有納入的患者告知置管后需要進行的預防方法,患者及其監護人均知情同意。治療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23~81歲,平均57.2歲;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24~76歲,平均55.5歲;兩組性別、年齡等經分析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PICC置管適應證,并無相關禁忌證[5],都是首次接受置管。
1.2 方法 選用德國貝朗公司生產的4F單腔導管,選擇左手或者右手的貴要靜脈或肘正中靜脈,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護士,按照操作流程行 PICC 置管術[6]。穿刺后X線透視證實穿刺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
1.2.1 治療組 置管后立即涂抹復方七葉皂苷凝膠(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168)于穿刺點上方(透明敷貼上緣)沿靜脈走向皮膚,直至腋下水平,輕輕按摩2~3 min,至完全吸收,2次/d,共7 d。藥物外涂后2 h,局部予 50~60 ℃濕毛巾熱敷,敷于上述涂抹藥膏的部位,每隔3~5 min 更換1次,保證熱敷溫度,每次熱敷20 min,2 次/d,共7 d。
1.2.2 對照組 PICC置管2 h后,只予熱敷,方法同治療組。
1.3 判斷標準 觀察1 w內穿刺部位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情況,機械性靜脈炎的診斷標準根據第2版《護理學基礎》靜脈炎診斷標準:沿靜脈走向出現紅、腫、熱、痛及條索狀改變[7];機械性靜脈炎的程度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靜脈炎程度判斷標準[8]:Ⅰ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靜脈炎發生情況比較 從表1可見,治療組靜脈炎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

表1 兩組發生機械性靜脈炎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2.2 兩組靜脈炎發生時間比較 治療組發生2例靜脈炎,1例發生于置管后第5 d,1例發生于置管后第6 d;對照組發生8例靜脈炎,4例發生于置管后48 h內,2例發生于置管后72 h內,1例發生于置管后第5 d,1例發生于置管后第7 d。對照組發生靜脈炎的時間明顯早于治療組。
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是急性無菌性炎癥,因置管損傷血管內膜所致,多與導管的選擇、穿刺技術的熟練、靜脈壁損傷的修復能力、穿刺側肢體活動等有關[9]。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通常發生于置管后1 w內,大部分在置管后48~72 h發生[10]。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是七葉皂苷鈉與二乙胺水楊酸的復合制劑,七葉皂苷鈉通過增加腎上腺皮質類固醇類化合物的分泌,發揮類激素樣抗炎作用,通過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增加靜脈張力、促進靜脈回流,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11]。水楊酸二乙胺具有抗炎作用,在治療由于炎癥及創傷引起的局部腫脹疼痛方面有著直接有效的作用[12]。加上局部按摩,改善血液循環,增強了患者局部的抗炎能力,炎癥和腫脹能更好吸收[13]。此外,凝膠劑外涂局部后,無油膩感,對皮膚黏膜無刺激性,使用方便、簡單,患者容易接受[14]。
熱敷是熱療方法的一種,可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局部新陳代謝加快,機體抵抗力和修復力增加。同時溫熱的作用能降低痛覺神經的興奮性,解除神經末梢的刺激和壓迫,減輕疼痛癥狀,對術后機械性靜脈炎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15]。
筆者將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機制與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及熱敷的作用特點相結合,嘗試予七葉皂苷鈉凝膠聯合熱敷預防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臨床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發生率僅為5.0%。而對照組的發生率為20.0%,發生率較高,可能因我科患者均為腫瘤患者,PICC置管前部分患者經歷過化療,而化療可使血管上皮細胞壞死,管壁變薄,彈性下降,脆性增加,靜脈萎縮變細,置管后更易引起血管壁機械性損傷而導致靜脈炎[16]。但是熱敷后患者出現靜脈炎的程度較低,沒有出現Ⅲ級靜脈炎,Ⅱ級也僅2例,其余都為Ⅰ級,可見熱敷還是發揮了一定的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七葉皂苷鈉凝膠聯合熱敷能降低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減少了患者的痛苦,臨床上值得進一步研究。
[1] Tilton D.How to fine-tune your PICC care[J].RN,2006,69(9):30-35.
[2] 梁艷,魏道琳.1例PICC置管后并發靜脈血栓的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08,7(6):48.
[3] 郭梅,汪丹,龔海芬,等.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預防[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9,30(2):163.
[4] Moureau N.Vascular safety:it's all about PICCs[J].Nurs Manage,2006,37(5):22-27.
[5] 楊繼軍,康賽霞,莊碧玉,等.PICC 置管的護理風險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8):47.
[6] 夏珍華,詹春娜.貝朗 PICC導管在腫瘤化療中的應用及護理[J].海南醫學,2009,20(3):136.
[7] 殷磊,于艷秋.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56.
[8] 梅思娟.腫瘤患者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8):13-14.
[9] 李彩云,柴長梅,曹慶榮.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5):22.
[10] 陳桂英,王惠琴,林丹妮.地塞米松預處理導管對PICC所致靜脈炎的預防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8.
[11] 楊慧,彭學勤,黃家群,等.七葉皂苷鈉預防諾維苯所致靜脈炎的臨床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61-62.
[12] 周欣華.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治療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機械穿刺性靜脈炎的療效[J].海峽藥學,2010,22(4):102.
[13] 鄭文靜,林玉琴,崔秀梅.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治療靜脈輸液滲漏的臨床觀察[J].現代護理,2005,11(12):938.
[14] 宋雪嫻,鐘凱惠.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治療老年人靜脈輸液外滲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2):295.
[15] 呂玉芳,林金香,王曉珍.濕熱敷在預防PICC 術后機械性靜脈炎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5):1391.
[16] 穆桂梅,陳紅梅.腫瘤患者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致機械性靜脈炎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黑龍江醫學,2011,35(7):551-552.
661600 云南 開遠,解放軍59醫院腫瘤科
R 543.6
A
1004-0188(2014)04-0421-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4.029
2013-04-01)